第二節 近代印度

2024-10-11 14:42:02 作者: (英)伊莉莎白·奧尼爾

  葡萄牙人是第一批從海上航行到印度的歐洲人。他們在果阿建立了一個殖民地。在那裡,他們可以用從歐洲帶來的東西交換印度的香料,然後再帶回歐洲。

  葡萄牙人聲稱,在所有歐洲人中,只有他們有權與印度進行貿易。但是不久,荷蘭的商船就開始與印度東海岸的城鎮進行貿易。後來,法國和英國也在印度建立了貿易站。

  英國主要的貿易站位於印度東海岸的加爾各答和馬德拉斯,以及位於西海岸的孟買。法國主要的貿易站位於馬德拉斯以南的本地治里。英國人和法國人每年都要向印度當地的一位君主支付一些款項,才能獲得進行貿易的許可。

  統治本地治里的法國人迪普萊克斯第一個意識到,一個強大的歐洲民族要想贏得印度,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他認為,只要能把英國人從印度趕走,法國就可以贏得印度這個美妙的戰利品。

  在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中,英法兩國是對立的。在歐洲本土,英法兩國一直處於和平狀態,直到1756年七年戰爭爆發,兩個國家又變成了敵人。在七年戰爭開始之前,英法兩國在印度就一直爭鬥不休,而且愈演愈烈。

  本章節來源於𝕓𝕒𝕟𝕩𝕚𝕒𝕓𝕒.𝕔𝕠𝕞

  這個時候,德干高原各個邦國的印度君主之間爆發了戰爭,而法國人和英國人也參與了這些印度君主之間的爭鬥,並由此開啟了戰爭。

  印度人為了德干高原各邦國的王位以及卡納蒂克省的歸屬曾發生過一些爭鬥。法國人支持其中一派,而英國人則支持另一派。

  得到法國人幫助的印度君主在剛開始的時候贏得了一些勝利,然後給予了迪普萊克斯極大的榮譽。他們為迪普萊克斯穿上了漂亮的伊斯蘭教長袍,還豎立了一座紀念碑,上面用四種語言鐫刻著他的偉大事跡。

  印度的土著以前瞧不起歐洲人,而現在他們才明白歐洲人到底有多厲害。在一次法國人與一個印度本地君主之間的戰鬥中,迪普萊克斯帶著很少的幾個法國士兵就打敗了一大群印度本地軍隊。

  印度人完全不知道如何訓練他們的士兵,這時,法國人和英國人都發現印度本地的士兵幾乎和歐洲士兵一樣優秀。用法國人和英國人的方式訓練的印度本地人被稱為「印度兵」。

  當馬德拉斯的英國人看到迪普萊克斯和他的印度朋友們獲得成功的時候,就派了一些士兵去支援一個叫特里奇諾波利的城鎮。那裡有一位名叫穆罕默德·阿里的印度本地君主,他被法國人圍困,因為法國人支持他敵人一方。

  被派去特里奇諾波利支援穆罕默德·阿里的英國士兵中有一個叫作羅伯特·克萊武的,他認為英國士兵在那裡幫不上什麼大忙,於是回到馬德拉斯,請求總督派士兵去進攻卡納蒂克省的首府阿爾果德。

  當克萊武率領200名英國士兵和300名印度兵向65英里(1)外的阿爾果德進發的時候,印度本地人都非常好奇地看著他們。途中他們遇到了一場可怕的暴風雨,但是克萊武根本沒有理會電閃雷鳴,他率領部隊繼續穩步前進。印度本地人都覺得這很神奇,於是他們派人趕到阿爾果德,告訴那裡的印度人有非常勇猛的敵人要來攻擊他們,結果阿爾果德人嚇得全部逃跑了。克萊武就這樣占領了這座空城,根本沒有遇到任何反抗。

  沒過多久,法國軍隊與他們的盟軍就進攻了被克萊武占領的阿爾果德。克萊武和他的部隊與敵人戰鬥了幾個星期。

  印度兵和英國士兵一樣喜歡克萊武,他們非常欽佩他。印度兵對英國士兵也很友好。當時克萊武和他的部隊沒有什麼食物,只有很少一點糧食,而印度兵將所有的米飯都留給了英國士兵,他們自己只喝一點米湯。

  有一天,敵人終於發起了最後一次猛烈的進攻。在軍隊的前面是頭戴鐵製武器的大象,它們猛烈撞擊著阿爾果德的城門,試圖把城門撞開。但當英國人向這些大象開火時,大象都轉身逃跑,而且把自己的人踩在了腳下。很快,敵人就撤退了,對阿爾果德的圍攻也就半途而廢了。

  在此之後,克萊武又贏得了許多場勝利,英國人在卡納蒂克的勢力很快就和法國人一樣強大了。

  迪普萊克斯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家,但他算不上一位傑出的軍人。他沒有得到法國其他人的幫助,一兩年後就被罷黜,然後被召回了法國。想到自己曾全力為法國贏得的印度帝國被英國人奪走,迪普萊克斯感到非常的抑鬱,很快他就在抑鬱中死去了。

  與此同時,克萊武回到了英國,得到了所有人的讚揚和尊敬。當他再次回到印度,卻發生了駭人聽聞的加爾各答黑洞事件,然而克萊武沒有立刻得知這個消息。

  到那時為止,加爾各答的一切都很平靜。英國人對孟加拉的統治者納瓦布阿拉爾瓦迪汗相當友好。納瓦布這個名號,指的是莫臥兒帝國分封在各地的軍政長官。納瓦布阿拉爾瓦迪汗死於1756年,他的外孫,一個名叫西拉傑·烏德·道拉的年輕人成為孟加拉的納瓦布。

  西拉傑·烏德·道拉簡直是一個瘋子,而且極其殘忍,他的性格非常像羅馬帝國的皇帝尼祿。他知道英國人在加爾各答的要塞里藏著很多財富,於是決定把這些財富全部據為己有。他和英國人發生了爭執,然後襲擊了那個要塞。除了一個不願意離開她丈夫的女人,英國人把所有的女人和孩子都安全地轉移到了河裡的船上。最後,西拉傑·烏德·道拉攻陷了要塞,裡面的200多人成了俘虜。

  這個年輕的納瓦布下令將其中的146人關在一個只有兩扇小窗戶的小房間裡。這就是「加爾各答黑洞事件」。

  那裡的晚上熱得可怕,很快,可憐的囚犯們就哭喊著要求得到新鮮的空氣和水。開始的時候,那些印度本地的士兵們只是笑著把火把舉到窗戶上,這樣就能看到關在裡面的人苦苦掙扎的場面,因為這時候他們已經被折磨得快要發瘋了。

  最後,他們拿來了幾皮袋子的水,但是皮袋子太大了,隔著鐵欄杆遞不進去。他們隔著窗戶灌了一些水進去,但是囚犯們只接住了幾滴而已,而裡面的掙扎聲和尖叫聲已經變得比之前更刺耳了,直到最後都變成了呻吟。

  第二天早上打開門的時候,只有23個人爬了出來。那個不肯離開丈夫的女人也在這些倖存者中間,但是她的丈夫已經死了。

  當克萊武聽到這個可怕的事情後,立刻像以前一樣,率領一支由印度兵和英國士兵組成的軍隊火速向加爾各答進發。他輕而易舉地打敗了西拉傑·烏德·道拉,成功奪回了加爾各答。西拉傑·烏德·道拉乞求克萊武饒恕他,並許下了很多諾言,克萊武就沒有進一步懲罰他。

  不過,克萊武很快就發現:西拉傑·烏德·道拉正試圖從附近的一個法國要塞那裡尋求幫助,以對抗英國人。於是他又率領軍隊圍攻並奪取了那個法國要塞。法國在印度北部的勢力就這樣終結了。

  接著,克萊武又去對付西拉傑·烏德·道拉——他在加爾各答以北96英里的普拉西還有一支龐大的軍隊。在這裡,克萊武以3000人的軍隊戰勝了西拉傑·烏德·道拉近6萬人的大軍,贏得了著名的普拉西戰役的勝利。

  然後,克萊武任命米爾·賈法爾為孟加拉的統治者,他是西拉傑·烏德·道拉的一名將軍,但他必須向英國人支付大量的貢金。不久之後,米爾·賈法爾就殺死了他原來的主人西拉傑·烏德·道拉,為在加爾各答黑洞事件中死去的英國人報了仇。

  克萊武在普拉西戰役中獲勝是在1757年,後來英國首相威廉·皮特又讓克萊武的軍隊參加英國與法國在歐洲和美洲的戰鬥,威廉·皮特稱讚克萊武是「天生的將軍」。

  三年之後,又有一位英國指揮官艾爾·庫特在印度南部的萬達瓦西戰役中擊敗了法軍。從那以後,法國在印度的勢力徹底崩潰。

  印度的情況仍然很糟糕。印度本地的君主不再有任何權力,英國人給了他們一大筆錢,而他們不得不因此而滿足。在印度收取的所有稅收現在都歸東印度公司所有,但是英國人並沒有真正意識到那裡發生了什麼,而印度本地徵收稅款的人貪污腐敗,橫徵暴斂。

  印度人變得越來越貧窮,還爆發了大饑荒。可憐的窮人們都沒有飯吃,餓得骨瘦如柴。成千上萬的人死去,屍體都得不到安葬,緊接著便爆發了可怕的瘟疫。

  後來,在東印度公司工作過並參加過普拉西戰役的沃倫·黑斯廷斯被任命為印度總督。他和迪普萊克斯一樣,是一位政治家,而不是軍人,他盡其所能使情況變得好轉起來。可即便如此,印度的情況仍然非常糟糕。

  有很多麻煩都來自英國人不理解印度人的風俗習慣。曾經有一個印度人非常卑劣地騙了英國人很多錢,結果他被處死了。在當時那個時代,即使是在英國,犯有盜竊罪和詐騙罪的人仍然會被處以死刑。然而這個印度人是一個婆羅門,對於印度本地人來說,殺死一個僧侶階層的人似乎是一件十分可怕的事情。

  最後,英國人開始認為東印度公司不應該作為政府來管轄印度,於是從本土派出了一位官員去統治印度。

  1788年,沃倫·黑斯廷斯受到了彈劾,他因為在印度治理不善而受到英國議會的質詢。埃德蒙·伯克是一位著名的國會議員,他是愛爾蘭人,也是一位傑出的演說家,是他首先在演說中描述了印度人民的悲慘遭遇和沃倫·黑斯廷斯在印度的種種惡行。

  當人們聽到埃德蒙·伯克所說的話時,都傷心地哭了,他們認為沃倫·黑斯廷斯是一個暴君。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開始逐漸了解這個案件的真相,最後沃倫·黑斯廷斯被宣布無罪。沃倫·黑斯廷斯的餘生一直在鄉下的家中度過,安穩而幸福,最後活到了87歲。

  漸漸地,英國人獲得了掌控所有印度本土君主的權力。他們之中的許多人都和英國人訂立了條約,把自己的士兵交給英國軍官管理,並由英格蘭人支付軍餉。與此同時,他們通常會將一部分土地完全割讓給英國人統治。

  然而,1857年印度北部的土兵(印度本地人組成的軍隊)發動了一場可怕的兵變。

  這一事件在某種程度上屬於一場宗教運動。當時軍隊中使用了一些新的槍枝,這種槍枝的子彈上塗滿了油脂。土兵們使用這些子彈之前必須將子彈的彈殼咬破。

  印度教和伊斯蘭教的教義都禁止教徒接觸牛油和豬油。然而據說當時這些子彈上塗的就是牛油和豬油。英國人告訴土兵,子彈上塗的不是牛油和豬油,不過他們不相信英國人的話。最後,他們被告知塗了油的子彈將不再使用,然而土兵又開始認為,包裹著沒有塗油子彈的那張發亮的油紙也是沾有牛油和豬油的,所以一場兵變還是爆發了。

  在整個印度北部,土兵襲擊了英國人——男人、女人和孩子。坎普爾發生了一場可怕的大屠殺,勒克瑙在經歷了一場可怕的圍攻之後得以倖免。兵變的爆發雖然使英國人完全措手不及,但兵變很快就被平息了。

  英國士兵的人數並不多,但有很多忠心耿耿的土兵。當他們打敗了這些叛軍之後,發現安置這麼多俘虜並不容易。而且英國人一想到被他們屠殺的女人和孩子,就十分憤怒,所以最後殺死了這些俘虜也不覺得愧疚。

  印度兵變之後,英國人認為東印度公司最好完全不要涉及印度的事務,所以東印度公司最終不復存在了。從那時起,印度一直由總督或者英國國王的特別代表來統治。英國直接管轄印度三分之二的土地,另外三分之一的土地在英國的控制下由當地君主來管轄。

  在印度,英國人完成了很多非常了不起的事情,這些事是印度本地人很難做到的。比如,修建的鐵路、公路及橋樑,讓從印度的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變得非常便利。在以前的時候,只要發生乾旱,便會引發饑荒。現在英國人修建了水利系統,蓄積的水在發生旱情時就可以用來灌溉了,這樣就大大減小了乾旱所帶來的影響。

  英國人建立了很多工廠,很多人離開農村,到城鎮裡的工廠里工作。孟買以生產彩色布料和平紋細布而聞名。有些人甚至擔心印度生產的棉織品會取代曼徹斯特和蘭開夏郡那些大城市生產的棉織品,還擔心棉花貿易會遭到破壞。很多歐洲國家都會購買印度出產的棉織品、茶葉和小麥。

  很多印度上流家庭出身的人都會到英國接受教育,一些年輕的學生認為印度應該由自己的人民來統治。英國人現在允許一些受過教育的印度人參與到他們自己國家的政府管理之中。

  (1) 1英里≈1.61千米。——編者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