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任正非商業的邏輯> 在模仿的基礎上創新

在模仿的基礎上創新

2024-10-11 14:14:09 作者: 申辰

  任正非認為,企業發展是作為一個整體,所有員工奮鬥的共同目的都是推動企業成長。有共同奮鬥目標,共享研究成果,避免無謂的時間、資源浪費是自然而然的事。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𝓫𝓪𝓷𝔁𝓲𝓪𝓫𝓪.𝓬𝓸𝓶

  任正非是一個不自私的人。華為的發展如此迅猛,與他的不自私關係極大。正因這種大智慧,華為得以吸引眾多優秀人才,為他們提供優異的學習與工作條件,並在收入方面大力傾斜於有突出貢獻的人員,從而令華為的創新能力有了基本的保證,市場開發有了重要的人才基礎。如果曾經有人認為民營企業家有所謂的「原罪」,那麼至少在任正非這裡,是不存在的。他是有理想的、有戰略高度的企業家。

  任正非認為,一個大公司,最能體現降低成本的措施就是資源共享。人家已經開發的一個東西我照搬過來裝進去就行了,因為沒有技術保密問題,也沒有專利問題,裝進去就行了,然後再適當做一些優化,這樣才是真正的創新。那種滿腦子大創新的人實在是幼稚可笑的,是沒有希望的。華為里非常多的高級幹部都在說空話,說話都不落到實處。

  除了共享發展成果,任正非還很重視員工們對於發展思維的共享。《華為基本法》的推出過程,其實就是任正非將自己的經營理念和價值觀傳遞給華為管理層的過程。正是這種共享精神,共同提高的精神,才令華為能夠與時俱進,共創輝煌。為了提高管理人員的綜合能力,開闊他們的視野,任正非曾經請大學教授給華為總監級以上人員授課。其中從北大哲學系和中國科學院聘請的8位教授的授課內容既有傳統的東方文化與哲學思想,如「周易與思維方式」「老莊的智慧」等,也有「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回到軸心時代」等西方哲學思想。任正非希望藉此開闊高層的視野,重塑其思維模式,為管理變革的深入打下思想基礎。

  隨著科學研究活動的不斷深入,科技的發展出現了明顯的綜合性特徵,表現為同一學科內部分工越來越細,要求單個科學工作者聯合起來,共同完成一項複雜的任務。同時,由於不同學科的交叉,科學需要不同學科科學家的聯合,需要不同部門科學家的通力合作。

  華為有很多做法是非常有效的,任正非信奉的就是實用主義。國外的好東西統統拿來,他就是模仿、學習,在這個基礎上創新。這種模式對於他去追趕和超越別人是一種最好的方式。模仿也是學習,對於學習者或企業來說,模仿是避免企業多走路、走彎路的捷徑。沒有模仿就沒有創新,不懂模仿就不懂創新。從某種角度可以說創新就是一定程度的模仿。對於企業來說,模仿相對安全一些,因為模仿是順著別人成功的路走的,遭遇阻力與失敗的風險較小。創新這個詞說起來簡單,但是實際操作起來卻需要付出極大的代價,需要承擔巨大的科研經費和有可能失敗的危險;模仿則可以讓我們的企業站得更穩、走得更快。

  很多國內汽車企業都是從模仿別人的車型開始起步的,雖然一路上磕磕絆絆,甚至有不少的官司和智慧財產權方面的糾紛,但隨著銷量的增大,我們欣喜地看到這些民族品牌開始逐漸變強大了,而且逐漸加大在汽車產業研究和開發方面的投入,開始有一些自己的專利技術。

  我國企業發展慢了別人不止半拍,現在全國都在講企業轉型,但是在創新和發展之間的確存在著一個巨大的斷層,這個斷層需要模仿來銜接。尤其是在企業資本及技術積累的初級階段,學習「山寨」精神以模仿起步,發揮草根企業敢想敢做的創新精神,準確把握消費者需求,採取准、快、狠的市場策略迅速突圍,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進行超越,從而進一步走上自主品牌之路,這是從中國製造走向中國創造的一條相對可靠的路。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