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人唯賢,輪值CEO制
2024-10-11 14:10:49
作者: 申辰
任正非說:「大約2004年我們開始了輪值主席制度,由八位領導輪流執政,每人半年,經過兩個循環,演變到今年的輪值CEO制度。也許是這種無意中的輪值制度,平衡了公司各方面的矛盾,使公司得以均衡成長。輪值的好處是,每個輪值者,在一段時間裡,擔負了公司COO的職責,不僅要處理日常事務,而且要為高層會議準備、起草文件,大大地鍛鍊了他們。同時,還不得不削小他的屁股,否則就達不到別人對他決議的擁護。這樣他就將他管轄的部門,帶入了全局利益的平衡,公司的山頭無意中在這幾年削平了。」
早在2010年底,有關華為接班人的問題就眾說紛紜,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有報導稱華為掌門人任正非以10億元人民幣的「分手費」逼走公司董事長孫亞芳。對於任正非為了讓兒子順利接班,排除異己的謠言,2010年底任正非曾做出回應:「華為有近7萬名員工……他們將集體決定公司的命運,怎麼可能由一個人決定這個事怎麼做呢?華為不是我一個人的公司,從創立那一天起,確立的路線就是任人唯賢,而不是任人唯親!」
一年時間過去了,關於華為接班人的話題並未隨著任正非的回應畫上句號,反而愈演愈烈。於是2011年的聖誕講話上,任正非的演說終於涉及「接班人」這一敏感話題。
在聖誕講話中我們可以讀出三點任正非想要重點表達的思想。首先,任正非以極低的姿態做出了對自己能力的剖析,甚至用到了「傻」這樣的形容詞。這樣的任正非都能夠帶領華為走向今天,華為人怎麼能不相信下一代接班人的智慧?其次,任正非更加具體地闡釋了他2010年表達過的「集體的力量決定公司命運」這一思想,對於華為員工從創立伊始至今的貢獻給予了高度的讚揚,並希望其能繼續團結在下一代接班人身邊繼續貢獻光熱。最後,任正非提到了關注焦點之一的孫亞芳董事長,盛讚孫董事長在華為困難時期功不可沒,以此回應輿論的質疑。
任正非是智慧的,他不會為輿論的聲音所左右,卻能夠用一次內部講話的力量闡釋清楚他的觀點和信念,以達到安定軍心的作用。在講話的最後,任正非更是沒有忘記提到他時時刻刻記在心頭的危機意識,以鞭策華為的員工緊密地團結在一起,不斷地前進。
為公司挑選下一任CEO,是最重要的工作之一,這對公司的長期戰略和業績影響深遠。按理說這是一個常識,每一家公司都應該有一個繼任計劃。然而,很多公司的董事會根本就沒有這樣的計劃,仿佛這是一件並不緊迫的事情。直到公司現任CEO馬上要離職了,公司董事會才開始手忙腳亂地去尋找新任CEO的潛在人選,通常這時已經有點晚了。
讓我們看看那些堪稱卓越的公司是怎麼做的。在IBM、施樂和寶潔,一個新任CEO(他們通常也是公司的董事長)的重要職責,就是為自己尋找接班人。無論是即將卸任的IBM的CEO彭明盛,2010年初卸任的寶潔CEO雷富禮,以及2009年卸任的施樂CEO安妮·馬爾卡希,他們在上任伊始就開始尋找和培養自己的接班人,這個時間跨度甚至長達10年。
先看寶潔是怎麼做的。寶潔的董事會在指定核心職責時,把CEO繼任放在首位,其次才是戰略監管、公司治理和風險管理。寶潔的前任董事長和CEO雷富禮經常想方設法讓董事會早早介入、經常介入CEO繼任流程。為此,寶潔對董事會的工作方式進行了調整,每年董事會的第一次會議都致力於討論CEO繼任和高管領導力發展事宜。
如果公司運營良好,內部候選人就是最佳選擇;而當公司陷入危機時,外部候選人會表現更出色。總體而言,董事會成員出身的CEO比其他類型的候選人總體表現出色,他們比外人更了解公司,比內部人更能放開手腳,而且他們很多人本身就擔任過CEO,所以他們有著不可比擬的優勢。
當然每個公司的情況都不相同,這也決定了每個公司都有自己的接班人選擇模式。但是一定要注意的是,接班人的選擇一旦陷入紛爭,極易造成管理層不穩,企業內部軍心不穩,必須得到企業內部高度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