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作,待人待己皆真誠
2024-10-13 15:32:22
作者: 王建軍
蓋良知只是一個天理自然明覺發見處,只是一個真誠惻怛,便是他本體。故致此良知之真誠惻怛以事親便是孝,致此良知之真誠惻怛以從兄便是弟,致此良知之真誠惻怛以事君便是忠,只是一個真知,一個真誠惻怛。
王陽明認為,良知只是一個天理,良知的自然明白呈現就是真誠惻隱,這是它的本體。用致良知的真誠惻隱去侍奉父母就是孝,敬從兄長就是悌,輔佐君主就是忠。這一切都只是一個良知,一個真誠惻隱。這段話的核心意思是:真誠地面對自己、面對他人。
著名翻譯家傅雷說過:「一個人只要真誠,總能打動人,即使人家一時不了解,日後也會了解的。我一生做事,總是第一坦白,第二坦白,第三還是坦白,繞圈子,躲躲閃閃,反易叫人疑心。你耍手段,倒不如光明正大,實話實說。只要態度誠懇、謙卑恭敬,人家是不會對你怎麼樣的。」
所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假如我們沒有誠意,就會什麼事情也做不好、做不成。王陽明認為「惟天下之至誠,然後能立天下之大本」。在他看來,「誠」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字。在談到格物致知和誠意時,王陽明說「若以誠意為主,去用格物致知的工夫,即工夫始有下落,即為善去惡無非是誠意的事」,即必須要先有誠意,然後才能在事物上格致,否則就會無從下手。所以,在做任何事情時,都要講究「誠」,而這個「誠」應是發自內心的真誠、坦白。
孔子說,一個人講一些虛妄的、好聽的話,臉上表現出好看的、討人喜歡的面孔,看起來對人很恭敬的樣子,但不是真心的。用我們老百姓的話更直白:嘴上一套,背地裡是另一套,這樣的人就叫「兩面三刀」;還有明明對人有怨恨,可是不把怨恨表現出來,暗暗放在心裡,還和有怨恨的人故意套近乎,這種人的行徑是不對的,用心是險惡的。
大多數人通常是把心情寫在臉上,哪裡有那麼多精力用在陰謀詭計上,這樣活著未免太累了。
貞觀初年,有人上書請求清除邪佞的臣子。唐太宗問他說:「我所任用的都是賢臣,你知道哪個是邪佞的臣子嗎?」那人回答說:「臣住在民間,不能確知哪個人是佞臣。請陛下假裝發怒,以此試驗群臣,能不懼怕陛下的雷霆大怒,仍然直言進諫的,就是忠誠正直的人;順隨旨意,阿諛奉承的,就是奸邪諂佞的人。」
這個人的辦法看起來非常聰明,但是太宗對上書的人說:「流水的清濁,在於水源。國君是政令的發出者,就好比是水源,臣子百姓就好比是水。國君自身偽詐而要求臣子行為忠直,就好比水源混濁而希望流水清澈一樣,這是不合理的。我常常因魏武帝曹操為人詭詐而特別鄙視他,如果我也這樣,怎麼能教化百姓?」
於是,太宗對上書勸諫的人說:「我想在天下伸張信義,不想用偽詐的方法破壞社會風氣。你的方法雖然很好,但我不能採用。」
不管對誰,都需誠心誠意地對待,這樣才能夠贏得別人的信任,而不是通過一些看似聰明的手段來試探對方。因為這樣做一方面有被識破的危險,如果被別人利用,趁機表現,只會讓自己陷入被動、是非顛倒的境地;另一方面,如果自己都失去了誠意,就不可能再要求別人真心實意。
真誠,乃為人的根本。如果你是一個真誠的人,人們就會了解你、相信你,不論在什麼情況下,人們都知道你不會掩飾、不會推託,都知道你說的是實話,都樂於同你接近,因此也就容易獲得好人緣。
以誠待人處事,能夠架起信任的橋樑,消除猜疑、戒備的心理,能夠成大事、立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