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你若光明,萬物生> 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

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

2024-10-11 13:00:43 作者: 王建軍

  一友常易動氣責人。

  先生警之曰:「學須反己。若徒責人,只見得人不是,不見自己非。若能反己,方見自己有許多未盡處,奚暇責人?舜能化得象的傲,其機括只是不見象的不是。若舜只要正他的奸惡,就見得象的不是矣。象是傲人,必不肯相下,如何感化得他?」

  是友感悔。

  曰:「你今後只不要去論人之是非。凡當責辨人時,就把做一件大己私克去方可。」

  王陽明勸誡一個容易生氣、喜歡責備別人的朋友說:「你要學著反省自己。如果光是責備別人,就只能看見別人的不對,而看不到自己的錯誤。如果能反身自省,就能看到自己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哪還有閒工夫去責怪其他人呢?舜能夠化解象的傲慢,主要在於他沒有隻發現象不對的地方。如果舜僅僅是糾正象的奸惡,就只能發現他的不對之處了。象是一個傲慢的人,一定不願聽他的,這樣怎麼能夠感化他呢?你今後別再去談論別人的是非,當你想責備別人的時候,就把它當作自己的一大私慾加以克制。」

  談論他人是非並不是一個好的行為,古人曾如此告誡世人:「時時檢點自己且不暇,豈有工夫檢點他人。」聖人孔子也曾說過:「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其意思無非是,在靜查己過的同時勿論人非。

  其實,所謂是非本身就是極其無聊的談資。而背後議論別人也不是正人君子的作風。做人就應該光明磊落,有話就當面說,不要在背後搞小動作。要知道,搬弄是非不僅是害人,同時也是在害己,對自己沒有任何好處,反而讓人看不起。

  本章節來源於𝖻𝖺𝗇𝗑𝗂𝖺𝖻𝖺.𝖼𝗈𝗆

  李威被公司升為企劃科科長,而且事先沒有一點兒升遷的徵兆,對那些和李威在同一間辦公室相處好幾年的同事來說,真是一個極大的精神刺激。想到平日不分高下、暗中競爭的同事成了自己的上司,總讓人有那麼一點兒酸酸的感覺。企劃科的幾個人就在李威的背後嘀咕開了:「哼!他有什麼本事,憑什麼升他的官?」一百個不服氣與嫉妒都脫口而出了,於是你一句我一句,把李威數落得一無是處。

  孟剛是分配到企劃科不久的大學生,見大家說得激動,也毫無顧忌地說了些李威的壞話,如辦事拖拉、疑心太重等。可偏偏有一個陽奉陰違的王某,儘管他在私底下說李威的壞話說得比誰都厲害,可一轉身,他就把大家說李威壞話的事說給李威聽了。

  李威想:「別人對我不滿,說我的壞話我可以理解,你孟剛一個乳臭未乾的小子,才來公司幾個月,有什麼資格說我?」從此,李威對孟剛很冷淡,常藉故刁難他。

  可憐孟剛大學畢業,一身本事得不到重用,還經常受到李威的指責和刁難,成了背後說是非的犧牲品。

  背後議論人者,有些人是出於無聊,把議論別人當作一種消遣,從不考慮自己的言論將會對別人造成怎樣的後果。其實,這種人大多數時候並沒有什麼不良企圖,只是逞口舌之快,可是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無意中講的話很可能就被有意者斷章取義,成為攻擊他人和自己的武器。更何況什麼事情都應辯證地去看,被議論的滋味並不好受。「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自己不願接受的事,為什麼要強加於人呢?

  喜歡議論別人,對別人的缺點、錯誤了如指掌,而對自己卻不能有清醒的認識。喜歡議論別人的人,本身也存在著許多缺點,但他們往往看不到自己的缺點。這樣,缺點得不到改正,長此以往,就會阻礙自身發展。「正己才能正人」,不能律己,又何以要求別人呢?

  在王陽明看來,是與非相差並不遙遠,「所爭毫釐耳」,但只差毫釐就有本質的變化。正所謂「失之毫釐,謬以千里」,好與壞、對與錯、是與非只在一念之間。既然這樣,不如少談論一些是非,多一些對自己的省察,以便更好地完善自我。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