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節 劉弘調停

2024-10-11 12:24:04 作者: 舊時艷陽

  司馬顒聽說公師潘等起兵為司馬穎打抱不平,怕公師潘的這把星星之火引發燎原之勢,內心很是焦慮。為了安撫公師潘等河北人士,永興二年(305)八月二十三日,司馬顒奏請惠帝任命司馬穎為鎮東大將軍、都督河北諸軍事,配給一千士兵,又任盧志為魏郡太守,跟隨司馬穎鎮守鄴城,另派建武將軍呂朗到洛陽駐守。

  司馬顒又請惠帝發布詔令,命東海王司馬越等各位王爺回到自己的封國,司馬越等人不予理睬。正在這時,豫州刺史劉喬那封關於抵抗司馬越的奏章送到,司馬顒感覺有了幫手,立即有了底氣。十月十八日,惠帝下詔:「劉輿逼迫范陽王司馬虓犯上作亂。現命鎮南大將軍劉弘、平南將軍彭城王司馬釋、征東大將軍劉准各率部隊,與劉喬並肩作戰。命張方為大都督,率領十萬精兵,與呂朗在許昌會師,消滅劉輿兄弟。」從這份詔書中可以看出,司馬顒還是想爭取司馬虓的。十月十九日,司馬顒命司馬穎率樓褒等人、石超率王闡等人共同防守黃河大橋,作為劉喬的援軍。為了激勵劉喬,司馬顒提拔他為鎮東將軍,假節。

  鎮南大將軍劉弘同時寫信給劉喬和司馬越,希望他們能化干戈為玉帛,共同輔助皇室,但二人均不接受。劉弘又給惠帝上書說:「近年來戰亂頻繁,親王、大臣互相猜忌的事情不斷上演,今天還是忠臣良將,明天就成了叛臣賊子。有史以來,骨肉相殘之慘烈從未像今天這樣,我感到非常難過!我建議陛下頒布詔書,從中調停,讓司馬越等人消除彼此間的猜忌,各安其位。從今以後,凡擅自動用兵馬的,全國共討之。」但掌實權的司馬顒認為依靠劉喬的力量就可以消滅司馬越,沒有接受劉弘的建議。

  劉喬乘虛而入,帶兵襲擊許昌(司馬虓總部),將其一舉攻克。司馬劉琨帶兵來救,但到時城池已經陷落,他只得和兄長劉輿以及范陽王司馬虓一起逃往河北。但劉琨的父母被劉喬抓住了。劉弘知道司馬顒主要的依靠是張方,張方天性殘忍,不得人心,司馬顒註定會失敗,於是就派參軍劉盤為都護,表示願意接受司馬越的調度。

  這時天下大亂,兵戈四起,劉弘負責維護長江、漢水(長江最大的支流,流經今陝西、湖北兩省)地區的秩序,影響力遍及南方。他和晉武帝司馬炎同年出生,曾是武帝的心腹,也善於處理政事;如果謀劃的事情成功了,他就說是某個具體辦事人的功勞;如果失敗了,就把責任攬到自己身上,因此深得人心。每當有政府調用民間人力物資,劉弘都親自寫信給郡太守,詳細列出諸多細節問題,防止出現紕漏,大家在他手下做事都感到心情愉快,樂意為他效命,他們都說:「能夠得到劉公的一封親筆信,勝過十個州里參謀官的督促。」雖受擁戴,但劉弘一心為晉,並無擁兵自重之意。前廣漢太守辛冉不長眼,建議劉弘割據稱霸,劉弘怒斬辛冉。

  范陽王司馬虓和劉琨等人逃往北方。劉琨遊說冀州刺史溫羨把職位讓給司馬虓,溫羨是個聰明人,照做了。司馬虓又派劉琨到幽州向王浚求援,王浚派精騎八百相助,襲擊在黃河橋上防守的王闡,大獲全勝,王闡被殺,司馬虓和劉琨遂率眾渡過黃河,在滎陽又殺死了石超等人。劉喬從考城(今河南蘭考縣蘭考鎮)率兵撤退。司馬虓派劉琨和都護田徽攻打司馬楙所在的廩丘(今山東鄆城縣),司馬楙抵擋不住,逃回自己的封國。劉琨等繼續率兵向東挺進,迎接東海王司馬越,又在譙縣(今安徽亳州市)攻打劉祜,劉祜兵敗被殺。劉喬的部隊四散奔逃,他本人逃到了平氏縣(今河南桐柏縣平氏鎮)。

  司馬越率部隊推進到陽武(今河南原陽縣東南)駐紮,王浚派他的部將祁弘帶領精銳的鮮卑、烏桓騎兵充當司馬越的前鋒,司馬越軍隊聲勢更勝。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