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拿得起放不下的大明史> 「我就是史可法,你們來殺我吧!」

「我就是史可法,你們來殺我吧!」

2024-10-11 12:19:33 作者: 歷史君

  01 揚州督師

  本書首發𝕓𝕒𝕟𝕩𝕚𝕒𝕓𝕒.𝕔𝕠𝕞,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作為崇禎元年(1628)的進士,史可法最初的人生並不輝煌,甚至還有點「不光彩」。這麼說的理由是,朝廷對他寄予厚望,派他到各地平叛,他的成績卻不怎麼樣,一個也沒搞定,並因此而於崇禎十一年獲罪。朝廷還算不錯,沒有一棍子打死,而是給了他一個戴罪立功的機會。

  第二年,史可法岳父去世,他離職回家奔喪,喪事期滿後朝廷任命他為戶部右侍郎兼右僉都御史,總管漕運。上任伊始,史可法就彈劾、罷免了三個不稱職的督糧道,大力疏通南河,對漕務進行了比較大的整治。朝廷對他「戴罪立功」的結果還算滿意,將他調任為南京兵部尚書。

  擔任兵部尚書後,史可法針對軍隊戰鬥力低下提出八條改革措施。然而,這些措施還沒來得及實施,北京就被李自成攻占了,崇禎皇帝在煤山上吊自殺,鳳陽總督馬士英等人在南京擁立福王朱由崧(弘光帝),建立南明政權,並設江北四鎮,任命史可法為兵部尚書,督師揚州。

  史可法本不贊成朱由菘當皇帝,原因是朱由菘不僅迷戀酒色,行事還極為荒唐,但馬士英和魏忠賢的餘黨操縱了南明政權,為了避免可能的內部衝突,史可法在這件事上未能堅持原則。

  不與這幫人待在一起,是避免發生衝突的最佳方式,於是他主動要求到前方統率軍隊。

  史可法沒想到,他雖然是兵部尚書,軍隊卻不好統率。江北四鎮的將領基本上都是些渾蛋,盡幹些爭奪地盤、縱兵殘殺百姓的壞事。好在史可法的威望極高,那些將領勉強還能聽他的號令。他讓他們駐在揚州周圍。

  坐鎮揚州指揮軍隊的史可法,從此有了個史督師的「外號」。

  02 五次拒降

  順治二年,打敗了李自成的清軍大舉南下,領頭的是清軍最會打仗的豫王多鐸。在史可法的指揮下,江北四鎮將士還算賣力,也打了一些勝仗。

  關鍵時刻卻出了亂子,專橫跋扈的馬士英、阮大鋮惹火了駐守長江中下游的左良玉,一氣之下,左良玉做了一件糊塗事:發兵攻打南京,朱由菘急令史可法救援。

  史可法率領軍隊剛過長江,就得到左良玉兵敗而死的消息。還沒來得及鬆口氣,又傳來清軍逼近揚州的消息,史可法急忙趕回江北,下令江北四鎮軍隊馳援揚州,聽他調遣的卻只有總兵劉肇基,其他將領對史可法的命令充耳不聞。

  清軍源源不斷地開來,多達十萬之眾,史可法手中的兵力,只有區區一萬。史可法心裡非常清楚,這是一場雞蛋和石頭的碰撞,還沒開始就有了結果。下定與揚州城共存亡的決心後,他開始給遠在南京的母親和妻子寫遺書。

  多鐸雖然是員悍將,打仗從不含糊,但也有靈活的一面,能夠不戰而勝總是好事,所以他打算來個先禮後兵,派人來勸降。史可法的回應很簡單,看都不看來人帶來的勸降書,直接燒掉。多鐸不死心,繼續派人勸降,史可法如法炮製。

  當第五封勸降書被史可法燒掉後,多鐸終於失去了耐心,惱羞成怒的他下令包圍揚州。

  大戰一觸即發,怕死鬼開始為自己打算。第二天,總兵李棲鳳、監軍副使高岐鳳趁夜帶走本部人馬投降清軍。面對守城力量更加薄弱的局面,史可法不得不向弘光帝求援,弘光帝卻置之不理。

  多次勸降無果,多鐸開始指揮清軍攻城。在雙方兵力、武器都懸殊的情況下,史可法領導揚州軍民誓死抗敵,擊退清軍無數次進攻,三天過去了,揚州城依然牢不可破。

  多鐸調來西洋大炮,對準史可法親自防守的西門猛轟,炮彈雨點般落下,城牆被炸開一個大缺口,清軍潮水般湧入。悲憤萬分的史可法拔劍自殺,部下見狀,急忙將他的佩劍奪下。

  此時的史可法只求速死,無奈拗不過部下,被部下強行拉走。當史可法被部下保護著走出小東門的時候,迎面碰到一群清兵。此時此刻,史可法身上的明朝官員服飾是那麼顯眼,但清兵顯然不認識他,喝問他是誰,出於不連累部下的考慮,史可法大聲說:「我就是史可法,你們來殺我吧!」

  03 英勇就義

  史可法被俘,是多鐸期待已久的消息。他不僅不打算怪罪這個讓他損失巨大、焦頭爛額的敵人,還對他以禮相待,口稱「先生」,並許以高官厚祿。

  這是多鐸最後一次勸降,仍然以失敗告終。多鐸一連勸了三天,得到的回應除了罵不絕口,就是這句話:「我為朝廷大臣,豈肯偷生為萬世罪人!吾頭可斷,身不可辱,願速死,從先帝於地下。」

  多鐸最後一次勸降史可法的過程,一個叫溫睿臨的目擊者留下了比較詳細的記載:

  豫王(多鐸)很友好地召見了史可法,說:「前以書謁請,而先生不從。今忠義既成,當畀重任,為我收拾江南。」

  史可法回答道:「我此來只求一死耳。」

  多鐸問道:「君不見洪承疇乎?降則富貴。」

  史可法答道:「彼受先帝厚恩而不死,其不忠於爾國明矣。我豈肯效其所為?」

  面對史可法的毫不動搖,黔驢技窮的多鐸說:「既然你想當忠臣,在下就成全你。」史可法一聲冷笑:「城亡與亡,我意已決,即碎屍萬段,甘之如飴,但揚城百萬生靈,不可殺戮!」

  史可法被殺後,多鐸對他頑強抵抗而導致清軍傷亡慘重非常惱怒,慘無人道地下令清軍屠殺揚州百姓,這種報復性殺戮持續了整整十天,製造了歷史上有名的大慘案,史稱「揚州十日」。

  長達十天的屠殺,揚州百姓被殺八十萬。

  史可法英勇就義後,養子史德威進城尋找養父遺體。面對太多太多的屍體,加上天氣炎熱,很多屍體開始腐爛,無法辨認,史德威的尋找沒有結果,他只好把養父生前穿過的衣服和笏板葬在揚州城外的梅花嶺上,這就是史可法的衣冠冢。

  04 精神長存

  英國外交家馬戛爾尼說過這樣一段話:「明末的反清不是民族鬥爭,也不是什麼捍衛明朝一姓私利的鬥爭,而是文明與野蠻、進步與落後的鬥爭,是關係到中國後來幾百年命運的一場鬥爭。史可法、劉宗周、黃道周、沐天波、鄭成功、張煌言、余應柱、熊汝霖、錢肅樂、張名振、何騰蛟、堵胤錫、瞿式耜、李定國、吳貞毓、王翊、張同敞、馮京第、董志寧、閻應元等,他們捍衛的不僅是中國的利益,同樣也是整個世界文明進步的利益,可惜他們失敗了!」

  他們雖然失敗了,但他們英勇不屈的精神,鼓舞和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成為抵抗外來之敵的利劍和堅強堡壘,成為中華民族多難興邦、愈挫愈強的強大動力。

  從這個意義上說,史可法之類的英雄才是真正的勝利者。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