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明代特務政治> (一)朱元璋父子的偵緝網

(一)朱元璋父子的偵緝網

2024-10-11 12:12:12 作者: 丁易

  明代派特務偵緝天下臣民,遠在那位開國的「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就開始了。

  朱元璋的特務偵緝

  

  朱元璋以一個市井無賴遊方和尚,從元末許多人民義師手中篡奪了政權,做了皇帝,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他便想出種種方法來鎮壓天下臣民,這方法不外兩種:一是偵緝,二是屠殺。屠殺留待下節再說,這裡只說偵緝。

  朱元璋用特務偵緝,遠在他統一天下之前。如:

  至正十九年,上遣帳下衛士何必聚往探江西袁州守將歐平章。年已老,偵知之,上問:「汝到袁州有何為記?」答曰:「歐平章門有二石獅,吾斷其尾尖。」後克袁州,果然。(1)

  即位以後曾用了許多「檢校」,專干特務偵緝勾當,他自己曾把這些檢校比做「惡犬」,這些人有高見賢、夏煜、丁光眼、凌說、楊憲等:

  太祖用高見賢為檢校,嘗察聽在京大小衙門官吏不公不法,及風聞之事,無不奏聞太祖知之。又與僉事夏煜惟務劾人,李善長等畏之。及兵馬指揮丁光眼巡街生事,無引號者拘拿充軍。又凌說、楊憲執法不阿。太祖嘗曰:「有此數人,譬如惡犬則人怕。」見賢又建言:「在京犯贓經斷官吏不無怨望,豈容輦轂之下居之;及在外犯贓官吏,合發江北和州無為住坐。彼種荒田甚多,每人撥與二十畝開墾,亦且得人納糧當差。」(2)

  此外,還有耿忠、毛讓等人:

  耿忠即耿三舍,初與毛讓等參隨太祖,以心腹親信時令浙江等處,訪察官吏,問民疾苦。時紹興、衢州、金華秋旱,農民無收,有司不准告災,回京奏,太祖怒,提問官吏。(3)

  這些檢校的足跡無處不到,任何小事都要向朱元璋打報告,如洪武四年元璋下的一條手令,便是根據這些報告下的,令云:

  如今北平都衛里及承宣布政司里快行,多是彼土人民為之。又北平城內有個黑和尚,出入各官門下,時常與各官說些笑話,好生不妨他。又一名和尚,系是江西人,秀才出身,前元應舉不中,就做了和尚,見在城中與各官說話。又火者一名姓崔,系總兵官莊人,本人隨別下潑皮高麗黑哄隴問,又有隱下的高麗不知數。造文書到時,可將遣人都教來,及那北平、永平、密雲、薊州、遵化、真定等處鄉市,舊有僧尼,盡數起來。都衛快行承宣布政司快行,盡數發來。一名太醫,江西人,前元提舉,即自在各官處用事。又指揮孫蒼處有兩個回回,金有讓孚家奴也教發來。(4)

  幫朱元璋打天下的一些大將,元璋也是十分提防的,所以也經常派有檢校在他們家中偵緝:

  太祖嘗使人察聽將官家,有女僧誘引華高、胡大海妻敬奉西僧,行金天教法。太祖怒,將二家婦人及僧投於水。(5)

  至乎一般大臣家中,也都有特務來往蹤跡,如:

  (宋)濂性誠謹……嘗與客飲,帝密遣人偵視。翌日,問濂昨飲酒否,坐客為誰,饌何物。濂具以實對。笑曰:「誠然,卿不朕欺。」(6)

  又如吏部尚書吳琳已經告老回到故鄉黃岡,朱元璋還要派特務去調查他:

  吳琳……洪武六年,自兵部尚書致吏部,瑜年,乞歸。帝嘗遣使察之,使者潛至旁舍,一農人坐小杌,起拔稻苗布田,貌甚端謹。使者前日:「此有吳尚書者,在否?」農人斂手對曰:「琳是也。」使者以狀聞。帝為嘉嘆。(7)

  以後朱元璋屢次興起黨獄,功臣宿將,屠殺殆盡,這裡特務的偵緝也起了極大作用。如藍玉一獄族誅至一萬五千人,起因便是特務告密的:

  (洪武)二十六年,錦衣衛指揮蔣(左王右獻)告玉謀反,下吏鞫訊……獄具,族誅之。列侯以下坐黨夷滅者不可勝數。……至九月,乃下詔曰:「藍賊為亂,謀泄,族誅者萬五千人。自今胡黨、藍黨概赦不問。」……於是元功宿將相繼盡矣。(8)當時下獄的人株連攀染,親戚朋友都一網打盡,叫做「逆黨」。於是告密風起,一直到永樂間還有這現象:

  (永樂間)時有告黨逆者。(黃)准言於帝曰:「洪武末年已有敕禁,不宜復理。」(9)

  據一般歷史記載,明代派遣宦官緝事是開始於朱棣,其實這是不甚確實的,朱元璋就早已用宦官緝事了。雖然他屢次下詔禁止宦官干預外事。據《中官考二》所記洪武元年、二年、三年、四年、十年、十七年都有禁止宦官干預政事的詔諭,而且每次都諄諄告誡,不厭其煩。但這從反面看來也就說明了那時已有宦官干預外事了,不然為什麼老是這樣翻來覆去地說個不休呢?而這也正是朱元璋厲害的地方,他暗裡用了這些特務,在表面上卻又口口聲聲來說這些特務不能寄以心腹,藉以蒙蔽臣民。這遠在他得天下之前就是這樣了,如:

  徐達圍蘇州,太祖特命指揮傅有德,領馬軍三百與同徐州陸參政出哨濟定,以警中原。賜友德宴,命葉國珍陪飲,撥與朝妓十餘人。太祖令內官覘視,後國珍令妓婦脫去阜帽褙子,穿華麗衣服混坐。太祖怒,令壯士拘執葉國珍與妓婦連鎖於馬坊,妓婦劓去鼻尖,國珍稱說:「死則死,何得與賤人同鎖?」太祖曰:「爾不遵我分別貴賤,故以此等賤人辱之。」鞭訖數十,發瓜州做壩夫,後釋之。(10)

  又如洪武十二年十二月:

  占城入貢。(胡)惟庸等不以聞,中官出見之,入奏,上怒,敕責省臣。惟庸及(汪)廣洋頓首謝罪。(11)

  又如:

  太祖命樂人張良才說平話,良才因做場,擅寫省委教坊司招子,貼市門柱上。有近侍人言太祖曰:「賤人小輩,不宜寵用。」令小先鋒張煥傅投於水;盡發樂人為穿甲匠,月支五斗。(12)

  還有一件事也可以證明朱元璋曾派遣宦官緝事:

  洪武間,內使雲奇守西華門。時丞相胡惟庸謀大逆,居第距門甚邇,奇刺知其事,冀欲發,未有路。適惟庸謾言所居井涌醴泉,邀上往賞,駕果當西出。奇慮必有禍,會走犯蹕,勒馬銜言狀,氣方勃崪,舌橋不能達意。上怒其不敬,左右撾捶亂下,奇垂斃,右臂將折,猶奮指賊臣第,上乃悟。登城(左兆右頁)顧,見彼第內壯士伏甲數匝,丞返椶殿,罪人一一就縛,奇氣息斷矣。上追悼,賜葬太平門外鐘山西,贈少司監,命有司春秋致祭,仍給守冢六人。(13)

  雲奇如果不負有緝事責任,怎麼會知道胡惟庸要謀反?如果不是朱元璋命令他這樣做,怎麼他用手指了一下,朱元璋便會「乃悟」?至於朱元璋為什麼要打死他,那隻怪這個特務太老實了一點,他不該當著駕出的時候公開地來說,這還成什麼告密?何況朱元璋成天地在嚷著禁止宦官干預外事,這樣豈不是拆穿了朱元璋的虛偽面目?這打死當然是「咎由自取」了。但朱元璋究竟是個英明毒辣的人,他懂得怎樣駕馭特務,所以立刻便又賜葬、賜祭、賜官,鼓勵其他特務仍然繼續告密。據他自己告訴他的侍臣說,他駕馭宦特的方法是「但常戒飭,使之畏法,不可使之有功,有功則驕恣,畏法則檢束,檢束則自不敢為非也」(14)。所以終朱元璋之世,只有他用宦官特務,而宦官特務卻無法利用他。但這種駕馭特務方法,沒有朱元璋的魄力和手腕,是不會運用得恰到好處的。他的孫兒允炆是個怯懦的皇帝,但卻用乃祖的手法去駕馭宦官,結果是宦官們都偷偷地跑到燕王朱棣那裡「輸送國情」去了。說起來也可笑,朱元璋生時是苦心積慮地替自己孫兒打算,殺盡了元功宿將,使後人可以穩坐江山,留下一些宦官特務,使後人可以鞏固統治,以為這樣,孫兒應該可以高枕無憂了。但恰恰相反,殺盡元功宿將,卻使朱棣可以毫無阻擋地長驅直入,留下一些宦特,卻替朱棣報告國情。「愛之適足害之」,朱允炆就在乃祖的布置中斷送江山生命,這也是朱元璋始料之所不及的吧。

  朱元璋派出去緝事的人不僅有宦官,而且有和尚,如洪武十五年四月:

  詔徵東南戒僧屢建法會於蔣山,應對稱旨者輒賜金襴袈裟衣,召入禁中,賜坐講論。吳印、華克勤之屬,皆驟擢至大官,時時寄以耳目。由是其徒橫甚,讒謗大臣,舉朝莫敢言。(15)

  和尚雲遊各方,熟知民間情況、江湖活動,用做緝事特務,自然是非常相宜的。而朱元璋對他們也十分信任,如吳印和山東按察使張孟兼爭訐,印上奏言狀,朱元璋便將孟兼殺死,而且詔印曰:「吾為爾除害矣,善為之。」(16)

  朱元璋的特務雖多,但究竟不能散布到全國,於是他便設法獎勵人民告密,使天下老百姓互相監視。一些刁滑痞棍貪圖厚賞,便紛紛告起密來,而且竟成為一時風氣。如洪武十七年蕭岐上十便書,大意便說朱元璋「刑罰過中,訐告風熾,請禁止實封以杜誣罔,依律科獄以信詔令」(17)。甚至,朱元璋自己也常常微服偵緝,如:

  太祖在婺州,夜出私行,巡軍阻之。小先鋒張煥從之,謂巡軍曰:「是大人。」巡軍曰:「我不識是何大人,只知犯夜者。」言之再三,已之。次日太祖賞巡軍米二石,不復夜出。(18)而野史記載他微服偵緝的故事更多,茲摘錄一二則如下:

  太祖行京城中,聞一老嫗密呼之為老頭兒,因大怒……亟傳令召五城兵馬司總諸軍至,曰:「張士誠小竊江東,吳民至今呼為張王,今朕為天子,而此邦居民呼朕為老頭兒,何也?」即命籍沒民家甚眾。(19)

  太祖當於上元夜微行,京師時俗好為隱語相猜以為戲,乃畫一婦人赤腳懷西瓜,眾譁然。帝就視,因諭其旨,謂淮西婦人好大腳也。甚銜之。明日,命軍士大戮居民,空其室。蓋馬後祖貫淮西故云。(20)

  記載中像這類故事還多得很,事情雖不一定是真,但從流傳之廣且多這點看來,朱元璋之喜歡微行偵緝,大概是無可懷疑的了。

  朱元璋死後,孫兒允炆嗣位。如前所說,他是一個庸懦的皇帝。但即位之初,也曾派了三個特務去偵伺朱棣,可是結果其中之一卻背叛了他,替朱棣做特務了:

  張信臨淮人……惠帝初即位,大臣薦信謀勇,調北平都司。受密詔,令與張昺、謝貴謀燕王……成祖稱病,信三造燕邸,辭不見。信固請,入拜床下,密以情輸成祖。成祖懼然起立,召諸將定計起兵,奪九門。(21)

  而當朱棣兵臨江上的時候:

  諸宦官喧然謂不如避位,有竊寶敕出見文廟者。(22)

  從這點看來,朱允炆駕馭特務的方法,大概不甚高明。而駕馭宦官特務尤其不行,他只知道承襲乃祖的那套嚴厲作風,但卻沒有乃祖的手腕。而朱棣陰狠毒辣卻大有父風,結果朱元璋留下的宦官特務反為朱棣所用了。

  朱棣的特務偵緝

  朱棣是奠定並鞏固明代特務組織的獨夫,他能夠很快地奪取了自己侄兒的江山,主要原因之一便是靠了特務的幫助,也可以說他是以特務起家的。

  當他初在北平起事的時候,便收買朱允炆的宦官替他做特務工作,史稱他「刺探宮中事,多以建文帝左右為耳目」(23)。起兵之後,戰事打得並不怎麼得意,自己也不敢放開手去做,恰好這時又有允炆的宦官來奔,具言南京空虛可取,他這才下了決心率兵南下。這次如果沒有這宦官來告密,他怕是不會有這膽量來冒險的:

  (建文三年)十一月乙巳,(燕)王自為文祭南北陣亡將士。當是時,王稱兵三年矣。親戰陣,冒矢石,以身先士卒,常乘勝逐北,然亦屢瀕於危。所克城邑,兵去旋復為朝廷守,僅據有北平、保定、永平三府而已。無何,中官被黜者來奔,具言京師空虛可取狀。王乃慨然曰:「頻年用兵,何時已乎?要當臨江一決,不復返顧矣。」十二月丙寅,復出師。(24)

  這次出師不過半年光景便打到南京,一路上都有允炆的宦官跑來泄露南京虛實:

  燕師逼江北,內臣多逃入其軍,漏朝廷虛實。(25)

  朱棣在南京方面不僅布有宦官特務,並且還有其他特務給他刺探消息,如徐增壽、王寧都是:

  建文帝疑燕王反,嘗以問增壽。增壽頓首曰:「燕王先帝同氣,富貴已極,何故反。」及燕師起,數以京師虛實輸於燕。帝覺之,未及問。比燕師渡江,帝手詔增壽詰之,不對,手劍斬之殿廡下。(燕)王入,撫屍哭。即位,追封武陽侯,諡忠愍。尋進封定國公。(26)

  (王)寧壽州人,既尚(懷慶公)主,掌後軍都督府事。建文中嘗泄中朝事於燕,籍其家,系錦衣衛獄。成祖即位,稱寧孝於太祖,忠於國家,正直不阿,橫遭誣構。封永春侯。(27)

  朱棣既以特務起家,即位以後,他就更加強特務偵緝,要靠特務來鞏固他的統治了。

  他即位後第一件不放心的事便是朱允炆的下落。原來當他攻進南京時,宮中火起,允炆不知所終,或雲允炆由地道出亡。當時傳說不一,「或以為匿西平侯家,或雲泛海入西洋諸國」(28)。這事特別使朱棣放心不下,於是便派出許多特務去分頭偵緝,國內國外,陸上海中,偵緝了十餘年之久。《萬曆野獲編》對此有一段概括的敘述:

  文皇初平內難,即使給事中胡濙以訪仙為名,潛行人間。又遣內臣鄭和等將兵航海,使東南諸夷。最後則中使李達內部郎陳誠使西域……陳誠以永樂十一年十月返命,偕哈密等國使臣來朝貢,上厚禮之。次年六月遣歸,又命誠及中使魯安齎敕伴送……文皇初以遜國伏戎為慮,以故軺車四出,幾於上窮碧落下黃泉矣。(29)

  在國內偵緝的主要人物是胡濙,他在外偵緝了前後凡十五年之久,足跡所到,遍於天下:

  惠帝之崩於火,或言遁去,諸舊臣多從者,帝疑之。(永樂)五年遣(給事中胡)濙頒御製諸書,並訪仙人張邋遢,遍行天下州郡鄉邑,隱察建文帝安在。濙以故在外最久,至十四年乃還。所至亦間以民隱聞……擢禮部左侍郎。十七年後出巡江、浙、湖、湘諸府,二十一年還朝,馳謁帝於宣府。帝已就寢,聞濙至,急起召入。濙悉以所聞對,漏下四鼓乃出。先濙未至,傳言建文帝蹈海去,帝分遣內臣鄭和數輩浮海下西洋,至是疑始釋。(30)

  在國外偵緝的主要人物是鄭和:

  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蹤跡之,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永樂三年六月命(鄭)和及其齊王景弘等通使西洋。(31)

  當時除西洋外,陸上各國,朱棣也派許多宦官特務。如李逵使西域,海童到迤北各地,侯顯使西番,表面上說是通四夷,實際上還是去偵緝允炆的。

  關於這類偵緝允炆的事,明人記載的很多,如從亡致身諸錄所記允炆出亡等事,雖不一定可信,但敘述朱棣的偵緝的嚴密卻不會是假的。

  朱棣這個天下得來是十分不名譽的,按照專制時代法律來說是篡位,是一種「大逆不道」的行為,他當然怕天下臣民議論他。同時,他屠殺忠於允炆的臣民也殘酷異常,株連攀染,甚至把全村的人都殺光,稱之為「奸黨」,這點也是不能得人同情的。所以他即位之後,特別嚴申禁止「誹謗」,鼓勵告密。於是民間告密之風大盛,而挾仇誣陷的事也就層出不窮了:

  永樂二年,有典仗率軍卒往安慶采木。道過民家,縱軍強取民財。民將訴於官,典仗教軍誣民為誹謗,縛送刑部,獄具以聞。帝慮民受誣,命五府六部都察院共訊,得其實,遂釋民,而抵官軍罪。夫以一夫受冤,輒命為官雜治之,可雲辨釋無辜矣。然前此三年四月有錦衣衛校尉訐朝臣誹謗時政者,是年十月通政司引告有發人誹謗而引其毋為證者,後五年五月山陽縣民丁鈺訐其鄉誹謗罪數十人,鈺遂擢為刑科給事中,則當時側目重足之象亦可想見。(32)這個丁鈺告密完全是誣陷的,《明通鑑》卷十五記此事較詳:

  (永樂五年六月,)以山陽民丁鈺為刑科給事中。鈺居山陽,見時嚴誹謗之禁,乃訐其鄉人里社賽神事,指為聚眾謀不軌,坐死者數十人。法司希指謂「鈺才可用」,立擢之。由是陰伺百僚,有小過輒以聞,舉朝側目。卒以貪黷被劾戍邊。

  有一次幾乎釀成大獄:

  (永樂間)南京敕建報恩寺,役囚萬人。蜚語言役夫謗訕,恐有變,命(監察御史鄭)辰往驗。無實,無一得罪者。(33)

  這個誹謗之禁,終朱棣之世。直到他的兒子高熾即位後,還有告密誹謗的事:

  上諭刑部尚書金純……等曰:「往者法司無公平寬厚之意,尚羅織為功能,稍有片言涉及國事,輒論誹謗。中外相師成風,奸民欲嫁禍良善者,輒飾造誣罔,以誹謗為說,罣名於此,身家破滅,莫復辯理。今數日間覺此風又萌。……卿等宜體朕心,自今告誹謗者悉勿治。」(34)

  至於朱允炆的臣下,自他即位後差不多已殺盡滅絕,但他還疑心有他們的戚友漏網,還要各處偵緝,為他擔任這任務的主要人物是都御史陳瑛和錦衣衛指揮使紀綱:

  都御史陳瑛滅建文朝忠臣數十族,親屬被戮者數萬人。綱覘帝指,廣布校衛,日摘臣民陰事。帝悉下綱治,深文誣詆。帝以為忠,親之若肺腑。擢都指揮僉事,仍掌錦衣。(35)

  這個紀綱是當時的大特務頭子,作惡最多,他原是臨邑的一個「劣行被黜生」(36)。朱棣起兵,從臨邑經過,他便叩馬請自效。他善騎射,為人「便辟詭黠,善鉤人意向」(37)。朱棣十分寵愛他,即位後便叫他搞特務工作。他用指揮莊敬、袁江,千戶王謙、李春等為羽翼,到各地偵緝,詐財誣陷,無惡不作。如浙江按察使周新便是他誣陷死的:

  錦衣衛指揮使紀綱使千戶緝事浙江,攫賄作威福。(浙江按察使周)新欲按治之,遁去。頃之,新齎文冊入京,遇千戶涿州,捕系州獄,脫走許於綱,綱誣奏新罪。帝怒,命逮新。旗校皆錦衣私人,在道榜掠無完膚。既至,伏陛前抗聲曰:「陛下詔按察使行事,與都察院同。臣奉詔擒奸惡,奈何罪臣?」帝愈怒,命戮之。臨刑大呼曰:「生為直臣,死當作直鬼。」(38)

  至於他詐取財物,連死囚也不放鬆:

  帝所怒內侍及武臣下綱論死,輒將至家,洗沐好飲食之,陽為言,見上必請赦若罪,誘取金帛且盡,忽刑於市。(39)

  有些狡猾的富人就乾脆將財物獻出,討其歡心,然後再仗他的勢去詐取別人:

  吳中故大豪沈萬三,洪武時籍沒,所漏貲尚富。其子文慶蒲伏見綱,進黃金及龍角、龍文被、奇寶異錦,願得為門下,歲時供奉。綱乃令文慶求索吳中好女。文慶因挾綱勢,什五而中分之。(40)

  而老百姓遭受錦衣校衛緝事之害的,更是厲害,深文周納,無所不用其極,連買賣貨物都在偵緝之中。如:

  錦衣衛嘗執奏衛民與外國使人交通罪,帝詰實。對曰:「以氈衫市而與之,交語甚久。」(41)

  這連朱棣也覺得不大像話,說是「細人治生,富則以錢易物,貧則以物易錢,值之多寡,固非一語可決,彼豈知所謂交通禁哉。其釋之」(42)。但是,緝事的人卻沒有聽說有什麼懲罰。

  朱棣以藩王篡取侄兒天下,他以己度人,所以對一切親藩都不放心,常常派人偵察。負這責任的便是那個背叛允炆投降他的特務張信。

  凡察藩王勤靜諸密事,皆命信。(43)

  事實的例子,如:

  寧獻王權,太祖第十七子……永樂元年二月改封南昌……已而人告權巫蠱誹謗事,密探無驗,得已。自是日韜晦,構精廬一區,鼓琴讀書其間,終成祖世得無患。(44)

  谷庶人謀不軌,復命(鄭)辰察之,盡得其蹤跡。帝語方賓曰:「是真國家耳目臣矣。」(45)

  甚至,連自己的兒子高熾也在偵緝之中:

  建文三年,燕王師在德外,而朝遣錦衣千戶張安持詔諭世子降,許以燕王之位。世子不發封,並縛安詣軍前。時中官黃儼從留守,以奸險為世子所惡,而素結三郡王。乃先遣人馳報上曰:「朝廷與世子通密謀矣。」王不信,俄而世子所縛安及書至。王大感悅。(46)

  這裡雖沒有明說黃儼便是監視偵緝高熾的,但他敢於向朱棣誣告這樣大事,同時朱棣明白真相以後也並不懲罰他,便可見他是負有朱棣的使命的了。而這以後朱棣仍經常派人偵察高熾,也可見這次並非黃儼擅自誣告:

  高煦奪嫡謀愈急,蜚語譖太子。(永樂)十二年北征還,悉征東宮官屬下獄。以(金)忠勛舊不問,而密令審查太子事。忠言無有。帝怒。忠免冠頓首流涕,願連坐以保之。以故太子得無廢。(47)

  到永樂十六年六月又派胡濙偵察過一次:

  六月遣禮部侍郎胡濙巡江浙諸郡。陛辭,諭曰:「人言東宮多失德,汝至京師,可多留數日,試觀何如,密奏來。奏字須大,晚至即欲觀也。」濙至京師,居稍久。楊士奇等疑之,趣之行,濙以治冬衣為辭。比行至安慶,以皇太子誠敬孝謹七事密奏之,自是上疑始釋。(48)

  至於用宦官緝事,如前所述他在燕藩時便已實行,即位以後便越發加強。如:

  駙馬都尉梅殷,擁重兵淮上。文皇既即位,迫公主。公主,高皇后長女,大長公主也。公主齧指血作書招殷……乃還京……久之,殷不能平,時見詞色。文皇嘗夜遣小中官潛入殷第,察之。(49)

  又如永樂七年十二月:

  守京城門內使言:「城門郎擅離所守,縱酒廢事。」城門郎亦言:「嘗以母病,白內使暫歸,未嘗擅離。」蓋常以事忤內使,故挾私構。皇太子曰:「城門郎無罪,內使小人縱私,上罔朝廷,下誣無罪之人,豈可復用。」命下錦衣衛治之。乃命司禮監榜示:「今後內官內使有言事不實,及挾私枉人者,悉置重典。」(50)

  到永樂十八年便索性成立宦官緝事專門機關——東廠,竟使之公開合法,在內部組織方面,也日趨嚴密而系統化。從這以後,東廠權力便超乎一切執法機關之上,人民在它的威勢之下喘息達兩百餘年之久,一直到明王朝崩潰為止。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