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明代特務政治> 第四章 天下兵馬的總監督 第一節 一手握定天下兵權 (一)總督戎政

第四章 天下兵馬的總監督 第一節 一手握定天下兵權 (一)總督戎政

2024-10-11 12:11:40 作者: 丁易

  在專制獨夫時代,全國軍隊都是獨夫的私人軍隊,雖然對外有時也抵禦外侮、捍衛國家,但從本質上去看,那時候皇帝就是國家,保衛國家也就是保衛皇帝。而軍隊主要的任務還是對內,那就是用來鎮壓人民的反抗,鞏固獨夫的權位和利益,壓迫全國人民在刀槍劍戟之下,服服帖帖地做順民。因此,獨夫們對這些軍隊自然是特別重視的。

  所謂「重視」,是有兩方面意義的:一方面是獨夫要依靠這些軍隊來保護自己,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他怕統率軍隊的將官們反叛他,來「取而代之」。所以,歷來獨夫們對於防備自己將官的反叛都是特別注意的。

  防備的方法自然很多,在明代便是大量地使用宦官特務去監視或直接帶兵。

  使用特務監視軍隊並不始於明代,在唐宋兩朝便已有「監軍」的設置,但在明代卻使用得最為普遍。無論戰時平時,軍營邊塞,都有宦官特務在裡面提督監察。從朱棣起到朱由檢止,一直沒有停止過。而朱由檢使用得更多更雜,直接關係明代的滅亡,故特辟第八章詳述之,不附於此。

  明代兵制概況

  

  在敘述明代宦官特務掌握天下兵權之前,必須先知道一些明代兵制。明代兵制大略可分為三:一是京兵,二是衛所兵,三是邊兵。京兵又分為二:一是錦衣等上十二衛,用以保衛宮禁,所謂「天子親軍」,無所隸屬;一是京營,是從全國各衛所更換調來,用以保衛京城。衛所兵分列各省及要害之地,每衛約計兵五千六百人,每千戶所一千一百二十人,每百戶所一百一十二人,下設總旗二人,小旗十人。邊兵則是捍禦各邊、屯戍要塞。

  這三種軍隊,最重要的部分要算是京兵中的京營。衛所兵和邊兵分散各處,每處人數也不多,不能成為一個軍隊的集團。只有京營因為是保衛京城的,同時遇有大征伐還要調遣一部分出去作戰,所以最為龐大,也最為精銳。在洪武初年,京營勁旅就有七八十萬之多,後來雖有裁減,但常額軍也還保持著三十八萬之巨的數目。這一大部分軍隊是關係獨夫們生死存亡的,所以明代歷朝統治者都十分重視它,統率這些軍隊的人是勛戚重臣和宦官特務摻雜任用。一方面使特務統有軍隊,另一方面還可以監視那些勛戚重臣。

  提督京營

  底下便敘述這京營與宦官特務關係的沿革情形。

  明代京營編制,大體說來一共變更了三次:朱棣時是三大營,朱祁鈺改為十二團營,朱厚照又改為兩官廳,朱厚熜時又恢復三大營制度,其中小變動還很多,底下再說。但無論如何改編,宦官特務的提督監視始終沒有改動。

  宦官特務監督京營,據王世貞說是開始於朱祁鎮時,《鳳洲雜編》卷五:「正統中添設提督坐營監槍太監。」孫承澤《思陵典禮記》卷四引蔣德燝、王錫襄奏疏則謂:「景泰中始有分坐十營或稱監槍者。」而劉獻庭《廣陽雜記》卷一云:「成化初增為十二營……用中貴人監之,曰監槍。」但據《明史》,卻遠在朱棣開始成立三大營時,便已經有提督內臣了。

  《明史·兵志一》卷八十九:「京軍三大營:一曰五軍,一曰三千,一曰神機。其制皆備於永樂時。」這三大營成立經過情形是——朱棣遷都北京,增京衛為七十二,又分步騎軍為中軍左右掖左右哨,歲調中都山東河南大寧兵,番上京師隸之,名曰五軍營,後來得邊外降丁三千,成立三千營,分五司,分掌大駕旗,傳宣號令,載御寶及兵仗之屬。後征交阯,得火器法,立營肄習,號神機營。五軍營設提督內臣一人,武臣二人。三千營設提督內臣二人,武臣二人。神機中軍坐營內臣一人,武臣一人。其下四司,各設監槍內臣一人,這是因為火器在當時是最厲害的武器,所以底下四司都設有宦官特務督視。至於這些宦官特務的派遣照例是由司禮監,外庭兵部不能過問,如朱祐樘時:

  司禮監太監陳寬等奉命揀選坐營近侍內官,上命劉尚書大夏往預其事。大夏對曰:「國朝故典,外官不得干預此事。」(1)

  三大營自朱棣至朱祁鎮相沿未變,朱祁鎮土木被擄,京軍幾乎完全覆沒。朱祁鈺用于謙為兵部尚書,「謙以三大營各為教令,臨期調撥,兵將不相習,乃請於諸營選勝兵十萬,分十營團練,每營都督一,號頭官一,都指揮二,把總十,領隊一百,管隊二百。於三營提督中推一人充總兵官,監以內臣,兵部尚書或都御史一人為提督。其餘軍歸本營,曰老家,京軍之制一變」(2)。這裡所說的「監以內臣」,是由下而上層層監視的,從各營一直到總節制全有宦官特務參加,這十團營成立後的統率情形如下:

  景泰三年總督少保尚書于謙、武清侯石亨等議選精兵十五萬,分為十營。太監阮讓、都督楊俊提督四營,太監陳瑄、盧永,都督郭震、馮宗各提督三營,俱聽謙亨及太監劉永誠(曹)吉祥節制。(3)

  朱祁鎮復位,取消團營恢復三大營,命司禮太監曹吉祥總督之。(4)在這以前,京營雖有宦官特務在裡面提督節制,但還不是一人專掌,宦官特務一人專掌京營,是從這時開始的。

  朱見深即位之初,又恢復團營,增為十二:「有奮、耀、練、顯四武營,敢、果、效、鼓四勇營,立、伸、揚、振四威營。命侯十二人掌之,各佐以都指揮,監以內臣,提督以勛臣。」(5)而總聽太監劉永誠節制。成立之初,各營宦官特務如下:

  命太監周忠於奮武營,右少監王亨耀武營,太監唐順練武營,右少監林貴奉顯武營,太燕張溫敢武營,右少監趙永果勇營,奉御鄭達效勇營,右少監米童鼓勇營,左副使高廉立威營,奉御王璇伸威營,右副使張璘揚威營,奉御張紳振威營監神槍,仍聽太監劉永誠節制。(6)

  後來汪直得寵,便叫汪直一人總督十二團營。

  朱厚照即位之初越發重用宦官,正德元年正月便命太監陳寬傳旨神機營中軍二司:「內官監太監劉瑾管五千營,御用監太監張永管神機營並顯武營,神機營右掖御馬監徐智調中軍頭司管奮武營。」(7)到十月便又令「張永督十二團營兼神機營,魏彬督三千營」(8)。這些宦官特務並奉旨攜帶軍伴,如正德二年,「增提督團營太監苗達、張永軍伴各百人,坐營坐司太監黎安等各三十五人。又增五軍神機三千等營太監馬永成、魏彬、寧瑾、谷大用軍伴各百人,內官劉倍等各三十人」(9)。

  正德八年邊將江彬得寵,江彬也是個大特務,後來曾兼督東廠、錦衣衛兩大特務機關,這時朱厚照命他及另一特務許泰分領京營。不久又改設兩官廳,仍以彬、泰分領之(10)。所謂「兩官廳」,是「選團營及勇士、四衛軍於西官廳操練,正德元年所選官軍操於東官廳。自是兩官廳軍為選鋒,而十二團營且為老家矣」(11)。同時,江彬想借邊兵以自固,便請朱厚照調兵入衛,於是「調遼東、宣府、大同、延綏四鎮軍入京師,號外四家,縱橫都市。每團練大內,間以角牴戲。帝戎服臨之,與彬聯騎出,鎧甲相錯,幾不可辨」。這四鎮軍統由江彬率領,將官們都頭戴「遮陽帽,帽植天鵝翎,貴者三翎,次二翎。兵部尚書王瓊得賜一翎,自喜甚」(12)。

  朱厚熜即位,團營兩官廳都照舊設立,照舊派宦官特務領營。到嘉靖二十九年又罷設團營兩官廳,恢復三大營舊制,但將三千營改為神機營,同時又罷去提督監槍等內官。終明之世宦官特務監督京營只是在這時才算暫時停止了一下。(13)

  朱載垕即位之初,又下旨「以太監呂用等分監團營兵」,大學士徐階奏免之。(14)朱翊鈞是個糊塗皇帝,只曉得貪財好貨,根本不重視京營。朱由校時魏忠賢當政,「又增內臣為監視及把牌諸小監」(15)。朱由檢即位,曾一度撤去內臣,但不久復用,「京營自監督外,總督捕務者二員,提督禁門,巡視點軍者三員,帝皆以御馬監、司禮、文書房內臣為之,於是營務盡領於中官」(16)。而明朝也就因此滅亡了。還有,在這裡要附帶說一下的,便是明代閱兵大典,照例是由司禮太監主持,《明通鑑》卷六十四:「故事,京營兵每三年遣司禮太監一人閱視。」同閱的人無論地位如何尊貴,也不能和他並坐,如朱祐樘時:

  北虜火篩寇邊,勢甚猖獗。馬鈞陽文升以少傅兼太子太傅為兵書,朝庭特所倚重,命閱兵於教場,又命司禮監太監李榮同閱。馬欲與李並坐,往返言再三,榮竟不允,遂各居一幕而遞閱之。夫以保傅之官,掌本兵之柄,又值弘治之世,而宦官乃若此,其可駭也夫!(17)

  提督四衛營掌管各門禁

  明代統治者既將京營大權交給特務掌握,他還覺得不是萬全之策,於是便將保護宮禁、近乎自己的私人衛隊也交給特務管理,這就是騰驤左右衛,武驤左右衛,所謂「四衛營」。

  四衛營是侍衛上直軍的一部分,朱元璋初年設錦衣、旗手、金吾前後、羽林左右、府軍、府軍左右、府軍前後、虎賁左等上十二衛。朱棣時又增設金吾左右、羽林前、燕山左右前、大興左、濟陽、濟州、通州等上十衛,總稱上廿二衛。其中錦衣衛專掌巡察緝捕,管理詔獄,為一大特務機關,已詳第一章。其他廿一衛只是更番看守皇城門禁,或是皇帝出來時拿拿儀仗,不能算是正式軍隊。於是到朱瞻基時便正式成立了四衛營,叫宦官特務統率操練。

  四衛營雖正式成立於朱瞻基時,但實際上在朱棣時便已存在,而且那時就已由特務管理,《明史·兵志一》:「四衛營者,永樂時,以迤北逃回軍卒供養馬役,給糧授室,號曰勇士。後多以進馬者充,而聽御馬監提調,名隸羽林,身不隸也。」到朱瞻基宣德六年,「專設羽林三千戶所統之,凡三千一百餘人,尋改武驤、騰驤左右衛,稱四衛軍。選本衛官四員,為坐營指揮,督以太監,別營開操,稱禁兵」(18)。從這以後,一直都由太監管理。朱厚照時設兩官廳,曾一度選四衛勇士隸西官廳,由邊將江彬、太監張永掌管,但四衛還是照舊。

  這四衛營由於是宦官特務直接統率,所以「器械、衣甲異於他軍,橫於輦下」(19)。同時,他們的給養服裝不必通過兵部便可領得,《菽園雜記》卷八云:

  近有中官怙寵市恩,以紿人心,騰驤四衛勇士小廝及養馬軍,奏乞悉給以胖襖、褲鞋,事不下該部,即可之。

  還有明代京城各門禁也全是由宦官特務管理的,禁城皇城各門各設門正一員,管事無定員,內外城正陽等九門,永定等七門,各設正副提督二員,並有關防一顆,任務是「司晨昏啟閉,關防出入」(20)。

  內 操

  京軍、侍衛、城門全由特務掌管,統治者也許還覺得不保險,所以又興起「內操」一種兵制。

  所謂「內操」,就是將一些宦官們加以軍事訓練作為貼身衛隊,在宮禁中開闢教場操演:

  (正德)三年太監李榮傳旨:御馬監官勇士旗軍,系禁兵重務,其令太監谷大用提督,太監楊春坐勇士營,李堂坐四衛軍營。(21)

  據王世貞說這就是「內教場之漸」,這以後朱厚照便訓練一批宦官,親自率領,在宮禁中操演:

  上乃自領閹人善騎射者為一營,謂之中軍,晨夕下操,呼噪火炮之聲,達於九門,浴鐵文組照耀宮牆間,上親閱之。其名曰「過錦」,言度眼如錦也。時諸軍悉衣黃罩甲,中外化之,雖金緋錦綺,亦必加罩甲於上,市井細民,無不效其裝,號時世裝。(22)

  這個「中軍」從領隊到士卒全由宦官充任,在獨夫們看來,當然是最可靠的私人衛隊了,所以後來朱厚熜嘉靖三十一年二月又「建內府營,操練內侍」(23)。朱載垕初年也「命修內教場,勒中貴人習騎射」,以大學士徐階切奏,沒有實現。(24)到朱翊鈞時,便又大規模興起內操來,《明史·盧洪春傳》卷二三四云:「十二年,帝集內豎三千人,授以戈甲,操於內廷。」朱由校初年宦官劉朝、魏忠賢(其時名李進忠)勾結閣臣沈?又請恢復內操,即由劉、魏二人掌管,並決定巡視榆關。周宗建上疏諫阻,內稱:「內官非巡視之官,禁兵無輕視之理。」加以劉、魏二人之間也有矛盾,方才作罷。後來魏忠賢得勢,又「增置內操萬人,衷甲出入,恣為威虐」(25)。這些人又叫做「內丁」,「內丁下各有親丁余丁,合之數萬人」。(26)在明代內操中算是規模最大的了,朱由檢即位後,忠賢雖然被誅,但內操仍是照舊。

  這些特務兵由於直接由獨夫統率,任何人都管不了,所以威權極大,橫行各處,莫敢誰何。朱翊鈞時兵部尚書張學顏奏其放肆情形說:

  皇上恭奉聖母,扶輦前驅,拜祀陵園,考卜壽域,六軍將士十餘萬,部伍齊肅。惟內操隨駕軍士,進止自恣。前至涼水河,喧爭無紀律,奔逸衝突,上動天顏。今車駕已還,猶未解散。謹稽舊制,營軍隨駕郊祀,始受甲於內庫,事畢即還。宮中惟長隨內侍許佩弓矢。又律:不系宿衛軍士,持寸刃入宮殿門者,絞,入皇城門者,戍邊衛……今皇城內被甲乘馬持鋒刃,科道不得糾巡,臣部不得檢閱。又招集廝養仆隸,出入禁苑,萬一驟起邪心,朋謀倡亂,嘩於內則外臣不敢入,嘩於夜則外兵不及知,嘩於都城白晝則曰天子親兵也;驅之不肯散,捕之莫敢攖,正德中,西城練兵之事,良可鑑也。(27)

  疏入,宦官特務們都切齒痛恨,造謠中傷張學顏,朱翊鈞雖然也知道是造謠,但對張學顏的話仍是不用。只是這些特務兵平日養尊處優,實際上是不堪操練之苦的,朱翊鈞時刑部主事董基就說過這些特務兵一點也不中用,他說:

  內廷清嚴地,無故聚三千之眾,輕以兇器嘗試,竊為陛下危之。陛下以為巡幸山陵,有此三千人可無恐乎?不知此皆無當實用。設遇健卒勁騎,立見披靡,車駕不可恃以輕出也。夫此三千人安居美食,筋力柔靡,一旦使執銳衣堅,蒙寒犯暑,臣聞頃者竟日演練,中暍瀕死者數人,若輩未有不怨者……且自內操以來,賞賚已二萬金。長此不已,安有殫竭!(28)

  這番話朱翊鈞當然是不愛聽的,疏入大怒,命貶二秩調遠方。

  占役買閒

  明代統治者即這樣信任宦官特務,派他們統率京營大軍和自己親軍,在統治者看來,這該是可以高枕無憂了。但結果呢,明王朝的滅亡就亡在這上面。這其中的原因《明史·兵志一》說得好:「京軍積弱,由於占役買閒。其弊實起於紈褲之營帥,監視之中官,竟以亡國雲。」

  底下便敘述這些宦官特務「占役買閒」的情形。

  占是「吃空額」,役是替私人服役做工,買閒是納賄替代。這些現象開始大概很早,到朱見深時就已經發展得甚為嚴重了。據《明史·兵志一》:

  帝在位久,京營特注意,然缺伍至七萬五千有奇,大率為權貴所隱佔。

  《明通鑑》卷三十四也說:

  時團營弊日滋,營帥中官習以軍士供私役,謂之應役。市井游販之徒,以賂竄名軍籍,避操練,率賄將弁祈免,謂之買閒。而提督守營諸官,又詭以空名支餉,缺伍輒以萬計。

  這些情形從當時臣工奏疏中也可以看出,如成化二年正月御史魏瀚上言:

  今京師軍士不下三十餘萬,或占役於私家,或借工於公府,或買閒而輸月錢,或隨從而備使令。其操練者不過老弱充伍。(29)

  成化廿一年御史汪奎奏稱:

  內外坐營、監槍內官增置過多,皆私役軍士,辨納月錢,多者至二三百人。(30)

  朱祐樘時,宦官特務用士兵做工的情形也很嚴重:

  孝宗即位……是時營軍久苦工役……尚書劉大夏陳弊端十事,復奏減修乾清宮卒。內臣謂其不恤大工。(31)

  朱厚照時役占情形更可怕,即位之初,「十二營銳卒僅六萬五百餘人,稍弱者二萬五千而已」(32)。當時御史蔣瑤曾奏明宦官私役軍士的情形是:「內府軍器局軍匠六千,中官監督者二人,今增至六十餘人,人占軍匠三十。他局稱是,行伍安得不耗。」(33)及至正德末年則京營戎政益大壞,給事中王良佐奉赦選軍,「按籍三十八萬有奇,而存者不及十四萬,中選者僅二萬餘」(34)。其時,縱有一二較好的將官不願這樣做,即使聲望甚高,也制服不了宦官特務們,如:「英國公(張)懋自五軍營來代,英國公頗老成,不朘軍士,而監軍大璫谷大用、陸闓等橫甚,不制也。」(35)

  朱厚熜即位時,京營「額兵十萬七千餘人,而存者僅半」(36)。嘉靖十五年都御史王廷相提督團營,曾指三種弊病是:

  一,軍士多雜派,工作終歲,不得入操,雖名團營聽征,實與田夫無異。二,軍士替代,吏胥需索重賄。貧軍不能辦,老羸苟且應役,而精壯子弟不得收練。三,富軍憚營操徵調,率賄將弁置老家數中。貧者雖老疲,亦常操練。(37)

  弊病雖然指出,但宦官特務及營帥占役仍然照舊。如:

  (嘉靖中)虜報歲急,團營見兵少,乃僅遷三萬騎聽征,號曰東西二官廳,各都督一人總之。而團營所余者,非老弱則入中貴元帥私家矣。(38)

  嘉靖廿九年俺答犯京師之後,兵部尚書王邦瑞又曾揭出京營腐敗情形:

  今武備積弛,見籍止十四萬餘,而操練者不過五六萬。支糧則有,調遣則無。比敵騎深入,戰守俱稱無軍。即見在兵,率老弱疲憊、市井游販之徒,衣甲器械取給臨時。此其弊不在逃亡,而在占役;不在軍士,而在將領。蓋提督、坐營、號頭、把總諸官多世胄紈褲,平時占役營軍,以空名支餉,臨操則肆集市人,呼舞博笑而已。(39)

  這種士兵當然無法作戰,所以俺答犯京師的時候,把這些兵驅出城門,士兵竟痛哭流涕不敢向前:

  是時冊籍皆虛。禁軍僅四五萬,老弱半之,又半役內外提督大臣家,不歸伍,在伍者亦涕泣不敢前……久之不能軍。乃發居民及四方應武舉諸生乘城。(40)

  而「諸將領亦相顧變色」(41),這就是宦官特務監督管理京營的結果。但當俺答燒毀了宦官特務們的城外園宅時,他們卻又去嫁禍別人:

  (俺答犯京師,)毀城外廬舍。城西北隅火光燭天,內臣園宅在焉,環泣帝前,稱將帥為文制,故寇得至此。(42)

  這「占役買閒」種種腐敗情形,到朱由檢時已經病入膏肓,縱想整治,宦官們也要千方百計地阻止,終於人民義師四處蜂起,海內土崩,「宦豎降於關門,禁軍潰於城下,而國遂以亡矣」(43)。

  至於四衛營是由宦官特務直接率領,隱佔虛冒,在朱棣時便「軍卒相冒,支糧不可稽」。朱瞻基時仍是「往往為中官占匿」,朱祐樘時人數竟增到「勇士萬一千七百八十人,旗軍三萬一百七十人,歲支廩粟五十萬」。但這人數並不是真的,因為四衛營招進新兵,照例不必由兵部查驗,宦官特務們便虛報人數,支取糧金。這時人數加到這樣多,朱祐樘才派人查核,並令「內臣所進勇士,必由兵部驗送乃給廩,五年籍其人數,著為令」(44)。這樣一來,一年竟省去數十萬金錢。但到朱厚照即位,占役情形卻又變本加厲,《春明夢余錄》卷四十二:

  騰驤四衛,舊稱禁軍。正德中隸中官,詭冒依附,為奸欺不可詰。

  又如《明史·劉(上艹下洍)傳》卷一八八稱:

  武宗立,詔清核騰驤諸衛及在京七十二衛軍。給事中葛嵩剔抉無所徇,得各監局占役者七千五百餘人,有旨送各營備操。既而中官魏興、蕭壽等撓之,格不行。

  於是宦官寧瑾便趁勢乞留以前淘汰的人數,又得允許。朱厚熜即位,開頭曾下詔「自弘治十八年存額外,悉裁之,替補必兵部查駁」。但不上幾年,「御馬太監閔洪復矯旨選四衛官。給事中鄭自璧劾欺蔽,不報」(45),嘉靖九年正月御馬太監麥福又奏乞「騰驤左等四衛軍士,見操者不必差科道點閘,新補者不必由兵部審驗。兵部復言,委官驗審,科道點閘,皆弘治間舊例。又屢奉皇上詔旨申飭,宜如舊為便」(46)。這回算是從了部議,但十六年「又命收復登極詔書所裁者,凡四千人」。後五年「內臣言,勇士僅存五千餘,請子侄充選,以備邊警。部臣言:『故額定五千三百三十人。八年清稽,已浮其數,且此營本非為備邊設者。』帝從部議。然隱射、占役、冒糧率如故」。朱翊鈞即位,初曾「減坐營官二員。已復定營官缺由兵部擇用。其後,復為中官所撓,仍屬御馬監」。萬曆四十二年給事中姚宗文點閱四衛營,說是:「官勇三千六百四十七,僅及其半。馬一千四十三,則無至者。官旗七千二百四十,止四千六百餘。馬亦如之。乞下法司究治。」但是,朱翊鈞竟不能問。(47)

  以上是宦官特務直接統率的四衛營上役冒糧的情形。

  掌管查核、選拔、訓練及軍需

  明代統治者不僅派宦官特務統率和監督軍隊,其他一切軍事部門的工作,差不多全派宦官特務去掌管,如清理京營文案:

  (成化三年三月)戶部尚書馬昂及副都御史林聰,清理京營文案,閣臣陳文謂「必得內臣共事,始可劃除宿弊」,因薦太監懷恩,從之。(48)

  如選拔官軍:

  (正德六年五月)丙子,命太監張永會兵部尚書何鑒及科、道官各一員,選京營軍,南京太監黃偉會科、道官各一員選南京軍,備討賊也。(49)

  (正德六年十月)太監張永奉敕揀選團營官軍,得十二萬三千七百有奇。(50)

  如訓練軍士:

  (正統十四年六月)命平鄉侯陳懷、駙馬都尉井源、都督王貴、吳克勤、太監林壽分練京軍於大同、宣府,備衛喇特也。(51)甚至連軍隊的器械服裝馬匹也大部分交給宦官特務管理。器械服裝歸內庫各局:

  刀牌、弓箭、槍弩、狼筅、蒺藜、甲冑、戰襖,在內有兵仗、軍器、針工、鞍轡諸局,屬內庫,掌於中官。在外有盔甲廠,屬兵部,掌以郎官。(52)

  而馬匹則歸御馬監:

  明制,馬匹之屬內廄者曰御馬監,中官掌之,牧於大壩……牧於官者為太僕寺、行太僕寺、苑馬寺……牧於民者,南則直隸應天等府,北則直隸及山東、河南等府。(53)

  宦官特務們掌管這些東西,當軍官們來領取的時候,往往故意刁難,甚至軍情緊急,他們也是照樣。如嘉靖廿九年,俺答犯京師,京營「從武庫索甲仗,主庫奄人勒常例,不時發」(54)。而管馬匹的宦官虛報馬匹,冒領草料更是稀鬆平常的事了。

  總括以上所述:有明一代兵事,從軍隊的統率、監督、訓練一直到兵器、衣服、馬匹統由宦官特務掌管或監視,在統治者看來,也許認為只有這樣才萬無一失,但結果呢,卻正相反,自己的江山竟亡在這批宦官特務手中,這就是信任特務的下場,倒是統治者始料之所不及的。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