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感受與風格

2024-10-11 11:59:51 作者: 吳冠中,傅抱石,徐悲鴻

  兒童作畫主要憑感受與感覺。感覺中有一個極可貴的因素,就是錯覺。大眼睛、黑辮子、蒼松與小鳥,這些具特色的對象在兒童的心目中形象分外鮮明,他們所感受到與表現出來的往往超過了客觀的尺度,因此也可說是「錯覺」。但它卻經常被某些拿著所謂客觀真實棍棒的美術教師打擊、扼殺。

  我常喜歡畫鱗次櫛比密密麻麻的城市房屋或參差錯落的稠密山村,美就美在鱗次櫛比和參差錯落。有時碰上時間富裕,呵!這次我要嚴格準確地畫個精確,但結果反而不如憑感覺表現出來的效果更顯得豐富而多變化,因為後者某些部位是強調了參差,重複了層次,如用攝影和透視法來比較檢查,那是遠遠出格的了。

  情與理不僅是相對的,往往是對立的。我屬科班出身,初學素描時也曾用目測、量比、垂線檢查等方法要求嚴格地描畫對象。畫家當然起碼要具備描畫物象的能力,但關鍵問題是能否敏銳地捕捉住對象的美。理,要求客觀,純客觀;情,偏於自我感受,孕育著錯覺。嚴格要求描寫客觀的訓練並不就是通往藝術的道路,有時反而是歧途、迷途,甚至與藝術背道而馳!

  我當學生時有一次畫女裸體,那是個身軀碩大的中年婦女,坐著顯得特別穩重,頭較小。老師說他從這對象上感到的是巴黎聖母院。他指的是中世紀哥諦克建築的造型感。這一句話,確啟示了學生們的感覺與錯覺。個人感受之差異,也是個人風格形成的因素之一。畢沙羅與塞尚有一回肩碰肩畫同一對象,兩個過路的法國農民停下來看了好久,臨走給了一句評語:「一個在鑿(指畢沙羅),另一個在切(指塞尚)。」而我們幾十個學生的課堂作業就不許出現半點不同的手法,這已是長期的現象了吧!

  風格之形成絕非出於做作,是長期實踐中忠實於自己感受的自然結果。個人感受、個人愛好,往往形成作者最拿手的題材。人們喜愛周信芳追、跑、打、殺的強烈表情,也喜歡淒悽慘慘戚戚的程腔。潘天壽的鋼筋水泥構成與林風眠的宇宙一體都出於數十年的修道。

  風格是可貴的,但它往往使作者成為榮譽的囚犯,為風格所束縛而不敢創造新境。

  本章節來源於𝖻𝖺𝗇𝗑𝗂𝖺𝖻𝖺.𝖼𝗈𝗆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