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的甦醒

2024-10-11 11:59:43 作者: 吳冠中,傅抱石,徐悲鴻

  美術,美術,對美與術的相互關係之探索,耗盡了畫家的年華。

  兒童在生活中感受到形象之美,於是塗鴉,其術也幼稚,其美也鮮明。但進了美術院校,接受了如何準確描繪物象外貌的技術訓練,奴役於形似、酷肖,顧不上美感了,對美感日益麻木。我看,從原始人的繪畫形式到文藝復興技法之日臻完備,至近代最終以抒發感情為核心的數千年繪畫發展史,似乎就濃縮在從兒童到巨匠的藝術成長過程中。

  但技途往往使人誤入歧途。

  

  學習如何表達對象之形貌,其法有限,而如何表達對象之美感,其道無窮,因關係著作者的審美觀之發展。

  「技」往往受制於工具之異,因工具之異而派生的不同之技,反過來影響藝之變異。油彩和墨彩在劃分西洋畫和中國畫中曾起了標誌作用,像一盤棋局中的楚河漢界。藝術不同於下棋,在工具和手法上宜廢棄楚河漢界,須不擇手段,擇一切手段,唯求效果。

  林風眠在東、西方繪畫的跋涉中,認識到藝術本質之異同,於是他創辦的國立杭州藝專只設繪畫系,不分西洋畫系和中國畫系,兼容並蓄,學生必須雙向學習,先通而後專。今日幾乎所有的美術院校都分油畫和國畫系,國畫系中更分人物、山水、花鳥等科,本意當是培養專家。在一個院校的四年學習中培養專家,正如想在一個狹小的庭院中種植蒼松巨柏,連紮根的土壤也沒有。

  我終生從事美術教學,時時面臨著政治、題材、感情真偽、形式法則、藝術規律、誤人子弟等等問題的困擾,此中滋味,頗如魯迅所說的腹背受敵,只能橫站。我在《美術》1979年第5期發表《繪畫的形式美》提出:「……而如何認識、理解對象的美感,分析並掌握構成其美感的形式因素,應是美術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美術院校學生的主食!」其時當然遭到各式各樣的批判。二十年後的今天,見到中國美術學院「綜合繪畫工作室」畢業班教學成績展覽,令我十分鼓舞。教學中著力於「美」的啟示,「美」的構成因素之剖析,從黑白、彩色、材質等不同角度去探索,殊途同歸,使學習者直接地把握造型規律,明悟繪畫之「技」只為了服役於「藝」這一本質問題。這樣教學的核心著意於「眼」,有別於斤斤於「手」,眼是手之師。

  來源於生活,是這一實驗教學成果有別於西方藝術的自我面目,教師在教學中起了主導作用。「美」存在於自然中,又被自然的蕪雜所掩隱,教師向學生揭示「美」,好比媽媽已將生硬的食物咀嚼過,以便孩子更易消化吸收。當孩子的胃更健壯了,他自己能消化生硬的食物了,我提出過「美術自助餐」的觀點,即學院裡應開設傳統及西方的各種課程,由學生選修(學分制),學生各人各系,因材施教,因材自教,希望這將不止於設想。

  今天見到中國美術學院首先實驗了綜合繪畫教學,令我懷念我們最初在杭州藝專繪畫系的學習歷程。我以「美育的甦醒」為題寫這篇短文,以銘感、紀念林風眠老師的教學思想體系,且深信,星星之火必將燎原。我似乎已見到美術教學的更璀璨的前景。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