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二:在門上貼一個「出門前守則」
2024-10-11 11:55:14
作者: 馬利琴
如果家長看到孩子出門的時候穿戴不整齊,可以提醒孩子一下。如果孩子總是記不住,可以在門上貼一張「出門前守則」,每次出門的時候逐一核對,漸漸形成習慣,孩子就會注意維護自身形象了。
我有一個小學同學叫李薇,據她說,她女兒是個急脾氣,有時候上學一著急就總是丟三落四的。於是,她寫了一個「出門前守則」貼在了門上,不僅夫妻倆,就連女兒臨出門時也要好好看看。這個「出門前守則」的第一條就是「請照一照鏡子,做到穿戴整齊」。最開始引導女兒照鏡子的時候,李薇也花了不少心思,只要孩子忘記了,她都會提醒一下。
有一次,女兒急著上學,吃完早飯,背起書包就要出門。李薇忽然發現女兒沒戴紅領巾,就提醒她說:「你去看看『出門前守則』,想想自己忘記什麼了?」
女兒忙著走,早把「出門前守則」忘了,更別說照鏡子的事了。「媽媽,我要遲到了,你快說我到底忘記什麼了。」
李薇說:「你去照照鏡子就知道了。丟了它,你們班就要被扣分了。」
聽說要被扣分,女兒急忙站到鏡子前,恍然大悟:「我沒戴紅領巾!」
說完,她轉身跑進自己的房間,紅領巾正乖乖地躺在床頭。
女兒系好紅領巾,說:「幸虧發現得早,要不我們班就真的被扣一分了。以後我一定上學前先照照鏡子。」
李薇知道,學校規定,不戴紅領巾,被學校門口安排的查考勤的學生發現,其所在班級就會被扣一分。這可是孩子們的集體榮譽啊,女兒自然不希望因為自己的疏忽而給班級抹黑。所以,自己的提醒開始讓女兒對出門照鏡子的事上心,她感到很高興。
人們都說,一個行為只要連續做28天,就會養成習慣!檢查衣物的行為,一旦連續做上幾十次,也會形成習慣,成為孩子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我們雖然不能將某種好習慣強行加在孩子身上,卻可以通過督促、引導等手段幫助孩子。孩子還小,離不開家長的督促和引導,如果你給他們提出的要求無人監督,那即使你給他提出的要求再合理,也是不行的。
本章小結
★ 如果孩子連家裡的長輩都不尊重、不孝敬,即使懂再多規矩、明再多的事理,又能怎麼樣呢?
★ 造成孩子「拖拉」的原因有很多,家長一定要區別對待,不能用統一的標準去對待。
★ 過去,家裡孩子多,每次吃飯,父母都免不了要強調:等家人都坐齊了再動筷子,吃飯時不能發出聲音,不能挑食,更不能在盤子裡亂翻……如今,不少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全家人的希望全都寄托在一個孩子身上,於是,中國傳統的家庭教育就慢慢被遺棄了。
★ 從醫學角度來說,在睡眠時,孩子的身體各部位、大腦及神經系統都在進行自我調節,內分泌系統釋放的生長激素會比平時增加3倍,因此平時就要鼓勵孩子主動睡眠。
★ 引導孩子自己的東西自己收拾!如此,不僅可以提高孩子的自主性,還能增加孩子的責任意識,一舉多得。
★ 跟自己的小夥伴在家裡玩,如果孩子確實年齡小,家長就要看著點,以免出現意外;但如果孩子已經上了小學或中學,跟同學在屋裡聊天,就要讓他們關上門了,否則會吵到他人,也是對他人的基本尊重。
★ 出門的時候要告知父母自己去什麼地方。如此,不僅可以讓孩子知道父母一直在擔心他,更可以讓孩子成為懂得負責的人,對自己負責、對父母負責,對自己的家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