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馬雲內部演講:最新版> 為應對變化而做好準備

為應對變化而做好準備

2024-10-13 15:24:58 作者: 希文

  大家也許還記得,在二月的員工大會上我說過:冬天要來了,我們要準備過冬!當時很多人不以為然!其實我們的股票在上市後被炒到發行價近3倍的時候,一片喝彩的掌聲中,背後的烏雲和雷聲已越來越近。因為任何來得迅猛的激情和狂熱,退下去的速度也會同樣驚人!

  我不希望看到大家對股價有缺乏理性的思考。去年在上市的儀式上,我就說過我們將會一如既往,不會因為上市而改變自己的使命感。面對今後的股市,我希望大家忘掉股價的波動,記住客戶第一!記住我們對客戶,對社會,對同事,對股東和家人的長期承諾。當這些承諾都兌現時,股票自然會體現你對公司創造的價值。

  我們對全球經濟的基本判斷是經濟將會出現較大的問題,未來幾年經濟有可能進入非常的困難時期。我的看法是,整個經濟形勢不容樂觀,接下來的冬天會比大家想像得更長、更寒冷、更複雜,我們準備過冬吧!

  面對冬天我們該做些什麼呢?

  第一,要有過冬的信心和準備!

  冬天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沒有準備!可怕的是我們不知道它有多長,多寒冷!機會面前人人平等,而災難面前更是人人平等!誰的準備越充分,誰就越有機會生存下去。強烈的生存欲望和對未來的信心,加上充分的思想和物質準備是過冬的重要保障。阿里集團在經歷了上一輪網際網路嚴冬、非典等一系列打擊後,具備了一定的抗打擊能力。

  

  去年對上市融資機會的把握,又讓我們具備了20多億美元的過冬現金儲備。集團年初「深挖洞,廣積糧,做好做強不做大」的策略已經開始在各子公司得到堅決的實施。

  我想對嚴冬的到來,阿里人應該拿出當年的豪情:If not now, When?If not me, Who? (此時此刻,非我莫屬!)

  2001年我們對自己說過:Be the 1ast man standing!即使是跪著我們也要最後一個倒下!憑今天阿里的實力也許我們自己不會倒下,但是今天的我們肩負著比以往更大的責任,我們不僅僅要讓自己不倒下,我們還有責任保護我們的客戶——全世界相信並依賴阿里巴巴服務的數千萬的中小企業不能倒下!

  在今天的經濟形勢下很多企業的生存將面臨極大的挑戰,幫助他們渡過難關是我們的使命——是「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在今天最完美的詮釋!我們要牢牢記住:如果我們的客戶都倒下了,我們同樣見不到下一個春天的太陽!

  第二,要做冬天該做的事!

  一個偉大的公司絕不僅僅是因為能抓住多少次機會,而是因為能扛過一次又一次的滅頂之災!2002到2003年間,我們抓住了網際網路的寒冬大搞阿里企業文化、組織結構和人才培養建設。

  今天,我們在感謝去年上市給我們帶來機會的同時,也要學會感謝今天世界經濟調整給我們帶來的巨大機遇。阿里巴巴從18人創業到今天超過1萬人,我們的文化、組織和人才建設也在快速增長下面臨挑戰,但也因此得到機遇,讓我們這五年轟轟烈烈地經歷了組建淘寶網、支付寶公司,收購雅虎中國,創建阿里軟體、阿里媽媽和投資口碑網一直到去年上市。

  我們希望有幾年的休整時間,感謝這個時代又給了我們一次這樣的機遇。

  ——摘自《2008年馬雲內部郵件》

  在全球經濟的冬天漸漸逼近之前,嗅覺敏銳的馬雲已經開始準備如何過冬,並且已經為在嚴冬中積蓄力量做好準備,以迎接阿里巴巴下一個春天的到來。

  於是,在2008年7月23日馬雲寫給阿里巴巴集團全體員工的內部信——《冬天的使命》一文中,面對即將到來的冬天,馬雲發出了「冬天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沒有準備!」的呼籲。對此,馬雲提出了兩點過冬的措施:第一,要有過冬的信心和準備;第二,要做冬天該做的事。

  在馬雲看來,形勢比人強,變化總比計劃快。企業在運行的過程中不僅要把今天的事做好,還要有危機意識,準備好明天要做的事。面對網際網路的冬天,阿里巴巴只有做好過冬的準備,在嚴冬中「深挖洞、廣積糧」,醞釀整個集團下一個十年發展計劃,並幫助中小企業一起度過漫長的冬天,才是長久的發展之道。

  馬雲認為,作為企業領導者,要有敏銳的洞察力,要洞察未來的市場是什麼,CEO最困難的是要把災難扼制在搖籃之中。

  尤其是電子商務公司,要想穩步發展、獲得成功,必須能夠防微杜漸,站在整個大行業、大市場的全局高度上,在危機來臨前或者危機剛剛萌發時,及時調整策略,及時遏制危機的蔓延,才能持續地生存下去。

  對於有些企業來說,最大的問題不是做不好今天該做的事,而是缺乏危機意識,無法對未來可能發生的變化,做好充分的準備。尤其是那些處在高速成長期的企業,只看到自身的快速強大,而忽略了在瞬息萬變的商海洪流中可能面臨的危機:金融危機、產品安全危機、品牌信任危機、人事動盪危機……

  危機無處不在,如果不懂得以危機作為自己成長和進步的動力,企業將難逃失敗的宿命。幾乎所有成功的企業,要想持續發展,都必須注重未來可能出現的危機。

  比如,海爾集團以「永遠戰戰兢兢,永遠如履薄冰」為生存理念;小天鵝公司實行「末日管理」戰略,堅守「企業最好的時候,也就是最危險的時候」的理念;還有已經成為「全球最好的中文搜尋引擎」的百度,其創始人李彥宏卻始終在公司上下傳達「百度離滅亡只有30天」的警示……這些強大的企業無時不保持著居安思危的警惕性,注重防患於未然,才使企業始終保持著蓬勃向上的發展勢頭。

  2000年新世紀伊始,在「網絡股」泡沫破滅的寒流還未侵襲中國,國內通信業的增長速度仍保持在20%以上的時候,華為年銷售額達220億元、利潤以29億元人民幣位居全國電子百強首位,而正是這個時候,任正非卻大談危機,認為「華為的危機以及萎縮、破產一定會到來」。他的那篇題為《華為的冬天》的文章後來在業界廣為流傳,深受推崇。當然,「華為的冬天」並非只是華為公司的冬天。正如《華為的冬天》最後所說:「眼前的繁榮是前幾年網絡大漲的慣性結果。記住一句話『物極必反』,這一場網絡、設備供應的冬天,也會像它熱得人們不理解那樣,冷得出奇。沒有預見,沒有預防,就會凍死。那時,誰有棉衣,誰就能活下來。」

  馬雲那篇《冬天的使命》與華為的冬天恰有異曲同工之妙,它帶給我們這樣一個重要啟示——最危險的情況是你意識不到危險。繁榮延續時間長,意味著冬天要來了。在企業經營的過程中,危機總會不知不覺地到來,因此,企業家不得不預先做好準備。

  如果一個企業只顧眼前的發展,喪失了危機觀念,就好像一個人閉著眼睛開車一樣,早晚會出事。怎樣做好準備呢?那就是切實做好今天該做的事,並時刻樹立危機觀,對企業的不足之處加以改進,為企業未來的健康快速發展做好準備。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