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過磨難的企業更強大
2024-10-11 11:38:45
作者: 希文
張維迎:第一個問題我來提,對話的時候下面有任何問題可以交流,我提的問題是剛才我所講的,楊致遠先生和馬雲先生到底互相看重了什麼?
楊致遠:我很高興來論劍,沒想到(會)有今天到這裡來論劍。大家知道我跟馬雲第一次見面的時候是第一次來中國,是1997年的時候。那次也算是(有)緣分,我跟我母親、弟弟來,那次馬雲接待了我們。我那次沒有商議,完全是友情,第一次見面就覺得他很誠懇,很有雄心,對世界的看法是非常強烈的。那時我覺得他以後肯定會成為不平凡的人,我沒想到這次很榮幸又在這裡交流。
馬云:也許有人覺得10個億美金很大,我覺得這10個億並不算什麼。有人認為我很狂妄,我不這麼認為。我第一次上網在雅虎上搜索,我記得第一次碰電腦就碰到(的)是雅虎,在雅虎上搜索啤酒,我沒有找到中國啤酒,是其他國家的啤酒,在裡面居然沒有中國字,到現在活下來的好像只有雅虎一家。
剛汪延說因為雅虎免費,我覺得雅虎這麼多年來還堅強地活著,而且不斷發展,特別是在中國經歷了7年的磨難也好,發展也好,我喜歡跟經歷過磨難的公司合作。
楊致遠先生他比我小,所以我們第一次在長城上感覺就挺不錯,當然後來感覺就越來越好了,剛才你說朋友,我覺得不太像,像兄弟差不多。
——摘自《馬雲在第五屆西湖論劍網際網路高峰論壇上的講話》
2005年是中國商業網際網路誕生10周年,同時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認為, 2005年中國的網際網路公司,在經歷了網際網路發軔時的狂熱,網際網路泡沫後的精彩,納斯達克上市的浪潮之後,已經進入一個新的歷史時期。
本書首發𝖻𝖺𝗇𝗑𝗂𝖺𝖻𝖺.𝖼𝗈𝗆,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這一年,國內外巨頭同台唱戲縱橫開闔更為微妙和精彩;資本角逐與戰略布局更為宏大和直接;搜索和電子商務等網際網路新領域跑馬圈地更為決絕和激烈。從這個層面上講,2005年更可以因其競爭的日益國際化、規模化、白熱化及對未來戰略方向的重新把握和判斷層面,而成為中國網際網路的「元年」。
2005年9月10日網際網路業界盛會「西湖論劍」在杭州西子湖畔第五度召開。第五屆「西湖論劍」的主題為「天下」。美國前總統、極力推廣網際網路經濟的比爾?柯林頓,以及包括世界頂級網際網路公司的CEO和中國本土網際網路公司的CEO出席了本次盛會。
在此次「論劍」中,馬雲表示喜歡與經歷過磨難的公司合作。雅虎經歷過很多磨難而存活下來,並且不斷發展,正是在那一年的8月,雅虎以10億美元加上雅虎中國的全部資產兌換阿里巴巴集團39%普通股(完全攤薄),並獲得35%投票權。雅虎中國的資產包括雅虎門戶、搜索、IM產品、3721等。
通過此次交易,阿里巴巴業務涵蓋電子商務、搜索、門戶和即時通訊,成為當時網際網路公司中業務覆蓋範圍最廣的一家。馬雲解釋雅巴戰略合作原因時稱「合作的主要是為了電子商務和搜尋引擎。未來的電子商務離不開搜尋引擎,今天獲得的整個權利使我們把雅虎作為一個強大的後方研發中心」。
阿里巴巴的主要業務是B2B和C2C的電子商務,而雅虎中國的主要業務是門戶和搜索,門戶和搜索能夠為阿里巴巴的主業電子商務提供流量,雙方存在協同效應,這就是阿里巴巴「併購」的初衷。
投資大師巴菲特曾經有這樣一句名言:只有大潮退去才能知道誰在裸泳。在經濟狀況好的時候,那些一夜成名的明星企業備受關注,但是一遇到市場危機,它們中的絕大多數都會被打回原形。
能夠度過寒冬的企業必須擁有紮實的內功,不僅來自市場銷售數字,更要有主導企業長期發展的戰略體系及相應的戰略組織框架。因此,企業要成就卓越,僅僅區別於供應商或競爭對手還不夠,還必須在市場上時刻保持領先的地位。即在市場上,無論是企業形象還是市場份額,都要確保自己能夠獲得更多用戶的信任。
在磨難之中,你當然需要借鑑別人的最佳實踐,以減少過程中的痛苦,但是你千萬不能錯過每一個錘鍊自己的機會。傑克·韋爾奇曾說,一個企業的戰略只需要5頁PPT就夠了;然而,如果沒有經過多年的磨難與思考,你如何確保如此短的篇幅能夠體現出你的企業智慧?
面對危機,每一家公司的收入都會銳減,但只要通過一些科學、先進的組合,依然可以獲得「贏」的結果。著名經濟與管理學家阿里?德赫斯曾在他的著作《長壽公司》中說:「度過了無數寒冬的長壽公司都歷經戰爭、經濟蕭條、技術和政治變革的洗禮,卻總能夠將自己的觸角伸展開,坦然地面對未來將要發生的一切。一句話,它們擅長學習和適應環境。它們對環境非常敏感,能夠與時俱進,關注變化,適應市場,適應外界的需求。」
當然,除了企業外部環境的惡劣會影響企業生存外,企業自身在成長期也會遭遇種種的困難。首先,在初創期,企業信用不高,融資渠道匱乏,稍有不慎可能就會失敗,而一旦失敗,沒有人會為你輸血。這一階段,企業必須為生存而維持收支,這樣才不至於夭折。而作為企業的管理者,必須知道有收入不等於有利潤,有利潤不等於有真金白銀。很可能你以為你在賺錢,實際上你卻在虧損。這是初創期的磨難。
其次,在成長期,很多企業渡過了生存危機,開始擴張,需要大量資金髮展市場和擴大生產。企業收入在劇增,但應收帳款也在劇增。這時候最危險的,莫過於管理者被前期的勝利沖昏頭腦,再投入時沒有節制,最終導致資金鍊斷裂。這種悲劇在國內一再上演,表現形式不一,但最終的結局一樣——企業破產倒閉。這是成長期的磨難。
最後,在企業的成熟期,企業的業務趨於穩定,現金流充裕,但利潤開始減少,成長乏力。這時候的當務之急主要有兩個:一是提高企業的效率,想辦法降低成本,保持產品在價格上的競爭力;二是探索新的業務,測算好新項目的投入產出。但我們也看到很多企業成本控制缺乏方法,或者投資盲目,導致很多項目迅速失敗。這是成熟期的磨難。
不管企業處於哪個階段,只要胸有計劃、勤於行動、注重控制、持續改善,就能化解種種磨難,在戰勝磨難的過程中企業會越來越強大。可以說,磨難是企業在行業中做穩做大的必經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