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我還年輕,渴望出發
2024-10-11 09:17:50
作者: 吳靜琳
命運是個太大的範疇,所以不做具體解釋,先來看三個簡單事例。
第一個是聽朋友講的:
小張老家的房子要拆遷,動遷組還沒到,小張父親最小的弟弟便開始在家裡鬧,說拆遷賠償的房子和金額必須有他的份額,因為他也有居住權。這位弟弟一直在外遊手好閒,早就欠了別人一大筆債,這次聽到要拆遷,連夜從外地趕回來。
小張當時馬上高考,但是他父親的弟弟依舊每天不依不饒地在家裡吵。小張爸爸不是不給這個弟弟份額,而是,這個弟弟張口就要一百萬元,而且老房子一直是爺爺奶奶在住,總共也就三十多平方米,明眼人一看就是在漫天要價。小張對他說:「叔叔,我就要高考了,別在家裡吵了。」結果,這個弟弟一氣之下將小張一家告上法庭。再加上弟弟一番添油加醋地描述,爺爺奶奶對小張一家也頗有不滿。
第二個故事,是真實版的「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在鄭州市中牟縣,公安局民警說他們接到群眾報警稱中興路一個老年公寓裡有人打架,民警到達現場發現31歲的男子李某一隻手血肉模糊。值班民警趕忙將他送到醫院,檢查出左手粉碎性骨折。次日,公安局民警又將李某帶回中牟縣公安局法醫鑑定中心進行傷情鑑定,確定為左手粉碎性骨折。
李某對民警說,是老闆武某將其打傷。而武某一直堅決說自己並沒有對工人李某動手。兩邊各執一詞,為了查明真相,民警只好再次返回案發現場,調取查看了周邊監控錄像後,結果讓所有人都大吃一驚。老闆武某和工人李某確實在老人公寓院內發生了爭執,但只是口頭上的爭吵,老闆武某並沒有對工人李某進行毆打。在老闆武某離開小院之後,工人李某到一小堆水泥塊旁邊朝自己的左手狠狠地砸了好幾下。最後,報警稱老闆武某毆打自己。
民警將監控錄像放給李某看,李某知道鐵證面前任何的狡辯都無濟於事,就直接說明了自己自殘的原因。他說:自己當天是在向老闆武某要工錢,雙方發生爭執,為了讓老闆多賠自己點錢,他百般無奈只能以自殘方式砸傷自己的手。
最後,警方以涉嫌謊報案情對李某處以治安拘留的處罰。
第三個是個悲劇事件。
雲南省會澤縣牛泥塘小學二年級學生司順陽,記者來到他家的時候,看到空蕩蕩的土屋裡坐著瘦小的司順陽。他的肚皮上插著一根有點褪色的瘺管,半年以來,司順陽僅靠注射器將流食例如小米湯、牛奶等通過瘺管注入體內維持生命。醫生過去檢查說小司順陽的注射器其實已經感染了,要求他家裡儘快給換掉。
司順陽九個月的時候,他的媽媽就離家出走了,家裡只剩他和爸爸還有早已經喪失勞動能力的爺爺,三個人相依為命。屋漏偏逢連夜雨,才上小學二年級的司順陽因為在家無人看管,誤食了小姑放在家裡的燒鹼,造成了「食道灼傷」。小司順陽在喝之前,以為是家裡爸爸放的飲料,常年家境的貧寒讓他對這瓶突然出現的「飲料」有了強烈的好奇心,結果誤飲釀成了悲劇。
記者問小司順陽最渴望的事情,他說:「上學,早點回到學校去。」但是因為自身病情、學校沒有專門針對他的設施、家庭經濟等原因,他的歸校之路漫漫無期。
列夫·托爾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寫道:「幸福的家庭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生活給的糧票往往是入不敷出,我們掙扎著,逃避著,依舊在原地兜兜轉轉。
我們先不對這些故事做出評判,先來引入一個概念。
你知道什麼是習得性無助嗎?
習得性無助是美國心理學家塞利格曼在1967年提出的一個概念。如果一個人在一項工作上屢戰屢敗,最後就會放棄這項工作,甚至以後再碰到這一類的工作,連嘗試都不願意就直接放棄。習得性無助是因為一個人重複的失敗或者懲罰而造成的任外界擺布的行動,它是後天通過學習形成了一種對現實生活無望和無可奈何的行為和心理狀態。
你有沒有小時候因為英語口語在班級上出了洋相而以後都不願意再開口說英語的經歷?有沒有因為別人一句「你真醜」而不敢在眾人面前昂首挺胸地說話?有沒有一件因為小時候沒做成而被家長打罵導致以後都不想做的事?
長大後,很多我們以前沒有完成的事雖然現在能做了,能完成了,卻因為小時候留下的陰影而不去做,不去嘗試。有的人甚至把自身的失敗歸結為先天不可改變的因素,比如我智商真的不行,我對文字先天不通,我數學邏輯推理能力真的不行……
上面講的三則小故事,就是給這些自我否定,甚至有點習得性無助的人講的。不要認為這個世界上只有你一個人在受苦,很多人都在跟你一起受苦,跟你一起承擔著命運的無常。故事一中小張備戰高考,親叔叔卻將他家鬧得雞犬不寧,小張高考的成績能不受影響嗎?故事二中的工人李某不是真的走投無路,怎麼會親手將自己的左手用水泥塊砸成粉碎性骨折?故事三中小司順陽誤食燒鹼,9歲的他什麼都不能吃,只能靠爸爸用注射器通過肚子上的瘺管注射流食維持生命。
現在再看看自己目前遇到的困難,是不是也覺得其實還是可以扛過去的。《銀魂》中有一段話:「眼淚這東西啊,是流出來就能把心酸和悲傷都沖走的好東西。可等你們長大成人了,就會明白,人生還有眼淚也沖刷不乾淨的巨大悲傷,還有難忘的痛苦讓你們即使想哭也不能流淚,所以真正堅強的人,都是越想哭反而笑得越大聲,懷揣著痛苦和悲傷,即使如此也要帶上它們痛苦前行。」人生是沒有意義的,任何事情有了意義,都不過是我們給它賦予這樣或者那樣的意義。但我相信真正美好的東西是沒有人不喜歡的,萬物都是向善向美的!史鐵生的《命若琴弦》中有段話這樣說:「看來他懂,他知道奧林匹斯山上的神火為何而燃燒,那不是為了一個人把另一個人打敗,而是為了有機會向諸神炫耀人類的不屈,命定的局限盡可永在,不屈的挑戰卻不可須臾或缺。」
沙拉·雷納曾說:「我願意與世界握手言和,溫柔地向世界妥協。或許是目睹了生死才能恍然大悟,自己有多麼想要遇見一個人,原則沒有那麼重要,底線沒有那麼死板,妥協不代表軟弱。讓自己鬆弛下來,才能從沉重的過往中解脫自己。」仔細想想,其實生活已經給了我們很多,很多時候你要學著把自己從過往的災難中解脫出來,我們雖然沒有好運氣,天生就有很多現成的「糧票」。但生活給我們保質期最長的「糧票」就是我們本身,巴比倫空中花園、羅德島太陽神巨像、埃及的金字塔、中國的秦始皇陵兵馬俑哪一樣不是一點點完成的。把傑克·凱魯亞克的《在路上》中的名句送給每一個「在路上」的跋涉者:「我還年輕,我渴望上路。帶著最初的激情,追尋著最初的夢想,感受著最初的體驗,我們上路吧。在路上,我們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
hapter
是執著還是執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