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靜心的智慧> 清淨心是內在的定力

清淨心是內在的定力

2024-10-11 09:13:42 作者: 虛雲大師

  只有找到內在的自性,才會有真正的定力,才是真正的富有。用一顆清淨的心無相地布施,才會獲得真正的功德、福報和善緣。

  人在日常生活中能做到清靜心並不容易,因為我們在生活中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事情,所以也會產生各種各樣的煩惱。

  人之所以會產生各種各樣的煩惱,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你有各種各樣的欲望和需求。當欲望和需求無法滿足的時候,煩惱自然會來。現實中,人生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因此煩惱也就無窮無盡。大師曾說,「要得一顆清淨心,先要斷掉妄想。我們人人都知道妄想不好,想斷妄想,但又明知故犯,仍然打妄想,跟習氣流轉,遇著順境,還是打無明,甚至好吃懶做,求名貪利,思淫慾等等妄想都被打起來了,也就很難內心清淨。」

  人只有有了內在的定力做支撐,才能有真正的內心清淨。當無盡的欲望和需求無法滿足而煩惱時,你需要靜下心來,用清醒的頭腦去思考,用強大的定力安定內心。什麼是定力?「定力」在佛語中指的是禪定。佛學之三藏十二部經典的核心或曰總綱,乃「戒、定、慧」三學,戒即戒律,定即禪定,慧即智慧,修行佛法者須「依戒資定,依定發慧,依慧斷惑」,方可「顯發真理,成正等覺」。而「三學」中,「定」又為佛法中樞。大師曾說:「有定力的人,正念堅固,如淨水無波,不隨物流,不為境轉,光明磊落,坦蕩無私;有定力的人心地清淨,如如不動,不被假象所迷惑,不為名利而動心,定學修持到一定程度自然開慧。」

  虛雲大師的父親蕭玉堂公宦遊福建,在永春州衙任幕僚,後來受聘入泉州府幕。虛雲大師誕生在泉州府署中。13歲時見佛法之物十分欣喜,16歲潛離家打算出家,在途中被家人給追回來,家人給他娶了兩房妻子,他都沒有動情,並說服妻子一起學佛。後來終於再次潛離出家。中途歷盡艱險,都沒有放棄自己的佛學之路,堅持苦行長達百餘年,歷坐15個道場,重興六大祖庭,以一身兼承禪門五宗,法嗣信徒達數百萬眾的高僧,成為一代禪師。

  虛雲大師以自己內在的定力衝破了世俗欲望的枷鎖,最終被譽為佛教泰斗,為佛教事業和民族團結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如何才能有一顆清淨心呢?第一,有克制力和自控力。這樣在欲望和需求面前才能看清楚自己,才能使自己的心趨向平靜,才能平和地拒絕誘惑,從而不被外界干擾。第二,要專心,要心無旁念。做每一件事情都要專注,一心一意去做,遠離干擾。這些方法容易說,但不容易做到。虛雲大師在發起佛七時曾經遇到過沒有定力的人,他以身作則感化了眾人。

  民國二十二年春季,在閩省福建功德林發起佛七時至第三日,虛雲老和尚離開鼓山湧泉寺,順途到功德林慰問大眾。剛好佛七止靜默念,大眾一聞虛雲老和尚駕到,大半離座迎接,叩頭禮足。當時虛雲老和尚大喝一聲說:「你們學佛好多年,今天對這樣嚴肅的佛七道場,給你倒插法幢了。佛法的門中,無論是禪是淨,貴在六根門頭用事,掉舉與昏沉,都是失念的病源,你們記得嗎?彌陀經中說過,假如一天、二天、三天,甚至於七天,都一心不亂,那個人在臨終的時候,阿彌陀佛和諸聖眾,會現在他的面前,接引往生。現在你們諸位不能一心不亂,如果一心不亂,怎會聽到老僧到來。如果一心不定,念到阿彌陀佛現身到來,你也不認識。他是佛是魔,你還不認識。是定是亂,也弄不清楚。那前途危險,真是可憐,可憐。」

  大眾被他教訓一番,都不知道怎樣是好。到佛七場中開靜了,虛雲老和尚就同大家入殿禮佛,向大家開示說:「你們大師說打佛七。貴在一心,如果心不一,東看西聽,這樣的念佛,就是念到彌勒下生,還是業障纏身。佛法世法,都是一樣。世法無心,尚且不可以,何況佛法呢。念佛的人,從頭到尾,要綿綿密密,一字一字,一句一句不亂地念去。佛來也這樣念,魔來也這樣念,念到風吹不入,雨打不濕,這樣才有成功的日子。為什麼呢,佛者是覺也,既然能覺悟,自然知道用力專心念去,魔者是惱也,惱害眾生慧命。知道他惱害慧命,當然更加用力專心去降伏他,所以當能夠覺時,就是見佛。如果遇害,就是著魔。現在佛七場中,如果坐在本位不動,繼續念下去的各位居士,算是見佛了。你們叩頭接我的有幾位,你們說接到什麼,既說不出好處,豈不是虛耗時光,空無所得。豈不是我來惱害你們一心大事,擾亂你們一心淨業,這樣就是你們置我於魔羅邊處了。」

  虛雲大師自己定力超人,做到了真正的內心清淨,點化眾人也恰到好處。

  

  我們也要學習虛雲大師的這種強大定力,在欲望和需求面前學會拒絕,並且遠離一切煩瑣雜事,使內心得到清淨。

  靜心小語

  人只有有了內在的定力做支撐,才能有真正的內心清淨。當無盡的欲望和需求無法滿足而煩惱時,你需要靜下心來,用清醒的頭腦去思考,用強大的定力安定內心。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