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束布匿戰爭,征服迦太基
2024-10-11 09:00:55
作者: 金文
坐在枝繁葉茂的無花果樹下乘涼,是中東地區盛夏時節難得的享受。公元前2世紀中葉的迦太基,樹蔭更是稀罕,尤其是房前屋後,無論是什麼樣的樹,只要能夠遮擋烈日,都令人艷羨不已,在當地,沒有什麼樹能比無花果樹更能提供濃蔭、更能解除睏乏了。無花果樹根系發達,在大多數土壤中都能存活,不怕中東一帶漫長而又乾燥的炎夏。在葡萄園角落裡種植的無花果樹,是園丁們理想的小憩之所。除此之外,無花果還營養豐富、美味可口,就像「樹上結的糖包子」,乾果也便於收藏,全年都可以享用。
也許正因為無花果樹有這麼多優點,所以迦太基人才會大面積種植它。但也正是因為它,當時的羅馬執政官老加圖才成功地煽動了元老院,讓他們再次向迦太基投去了貪婪的目光。
第二次布匿戰爭之後,羅馬和迦太基相約兩國至少要維持50年的和平。隨後,羅馬將大部分精力都花在了征服希臘上,迦太基則走上了復興之路。
在迦太基的各大港口,商船來來往往,絡繹不絕。除了對外貿易發達之外,迦太基的農業更是享譽地中海。每到秋天,一陣風吹過,無花果樹寬大的葉子就會上下左右舞動,露出紫紅色的果實;碩果纍纍的橄欖枝則像一個老太太,顫巍巍地招呼人們前來採摘它所結的「液體黃金」……
曾經參加過第二次布匿戰爭的老加圖,也許就是在看到這一景象之後才動心的。這時第二次布匿戰爭已經過去40多年了,老加圖看到迦太基在遭受重創之後依然漸漸恢復了元氣,不禁再次不安起來,決定徹底打倒迦太基。
從迦太基回來之後,他就把自己隨身帶著的無花果拿到了元老院,對議員們說:「這就是距離我們只有三天海路的地方出產的優質水果,各位都來嘗嘗好不好吃。不過,如果有人還想吃,就得自己掏錢去買……一定要消滅迦太基。」
憑藉對最容易說服人的事實的生動闡述,老加圖成功地說動了許多議員。這些議員既想免費吃上美味的無花果,也不想讓漢尼拔大軍直逼羅馬城的歷史重演,都同意向迦太基出兵。不過,以西庇阿·納西卡為代表的溫和派提出了反對意見。西庇阿·納西卡是西庇阿的女婿,人稱「小西庇阿」,無論在軍界還是政界,他都是頭等人物,因此,議員們不得不考慮他的意見,暫緩議論此事。
就在這時,迦太基人做了一件愚蠢的事,打破了這一微妙的平衡,給羅馬製造了發動第三次布匿戰爭的口實。
本書首發𝙗𝙖𝙣𝙭𝙞𝙖𝙗𝙖.𝙘𝙤𝙢,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由於第二次布匿戰爭,迦太基淪為羅馬的被保護者,卻深受同為羅馬的被保護者——鄰國努米底亞的擴張的困擾。按理說,迦太基和努米底亞都是羅馬的盟邦,羅馬對他們應該一視同仁,然而事實並不是這樣。在當年的扎馬會戰中,努米底亞前國王馬西尼薩曾經協助西庇阿戰勝了漢尼拔;在希臘戰場上,羅馬的隊伍中也能看到努米底亞士兵的身影。因此,羅馬給兩國的待遇截然不同。如果只是這個問題,迦太基也不覺得有什麼不妥,真正令他們不安的,是努米底亞人的勢力越來越強大,已經開始向迦太基滲透。
為了阻止努米底亞人的滲透,迦太基置「未經羅馬允許,迦太基不得與任何國家開戰」這條協議於不顧,招募了6萬名僱傭兵。此舉立刻引起了羅馬人的注意,但是由於西庇阿·納西卡從中調解,已經踏上迦太基國土的努米底亞軍隊退回了本國。
很多人都相信迦太基的危機已經解除,迦太基卻誤以為採取妥協策略的西庇阿·納西卡是一隻軟柿子,根本沒有把他放在眼裡,又猜測努米底亞是受了羅馬的慫恿才這麼放肆的,如今羅馬又偏袒努米底亞,分明是有意欺負迦太基,因此斷然命令僱傭兵追擊努米底亞軍隊。於是,6萬僱傭軍聲勢浩大地越過努米底亞國境線,直逼努米底亞首都。
在迦太基僱傭軍距離努米底亞首都只有90公里時,羅馬元老院得知了這一消息。議員們見迦太基根本不把羅馬放在眼裡,終於被激怒了,一致同意派兵前往迦太基。迦太基立刻意識到自己闖了大禍,趕緊派人去羅馬,承諾迦太基會立刻遣散僱傭軍。
羅馬元老院相信了迦太基,改派調查團去迦太基了解詳情。但是,迦太基再次糊塗起來,沒有很好地配合調查團的工作,徹底失去了羅馬的信任。公元前149年,羅馬元老院照例選舉執政官,並且宣稱當選的兩位新執政官的任職地都在非洲,也就是迦太基王國所在地。隨後,兩位執政官率領8萬名步兵、4000名騎兵、600艘戰艦離開羅馬,直奔迦太基而來。
迦太基措手不及,立刻派出5位特使,表示願意無條件向羅馬投降。這時羅馬的兩位執政官已經站在了迦太基的土地上,他們要求迦太基交出所有武器。迦太基乖乖交出了2000件石弓器、20萬套盔甲。這些裝備,即便對羅馬人來說也不少,兩位執政官非常滿意。除此之外,他們還建議迦太基派遣30位代表與羅馬元老院交涉,迦太基也照辦了。
到了羅馬,迦太基代表團表示,只要兩國能繼續和平共處,迦太基人什麼都願意做。不幸的是,此時正趕上希臘的阿亞卡同盟聯合抵抗羅馬,讓羅馬意識到寬容其他民族只會讓自己備受打擊,因此這一次羅馬絲毫沒有對迦太基心慈手軟,而是要求迦太基人拆毀首都,全部遷移到距離海岸線15公里的內陸地區。
迦太基代表團帶著這個苛刻的條件回到國內,立刻被戴上「賣國賊」的帽子,隨後全都死於狂怒的民眾之手。迦太基人習慣於臨水而居,一出家門就得坐船,讓他們在內陸地區過活,是他們無法想像的。因此,他們不再依靠在他們看來軟弱無能的政府,也不再區分窮人和富人,一邊製造武器、調集糧草,一邊召回被遣散的僱傭軍、被流放的「反羅馬者」,同時釋放犯人和奴隸,然後關上城門,一致與羅馬對抗。
迦太基城建在突尼西亞灣西側一個突出的海角前端,三面向海,地理位置險要,而且城牆堅固,易守難攻。迦太基人在城裡守了3年,吃完了糧食吃樹皮、泥土,卻從未想過投降。公元前146年春天,羅馬軍隊向孤立無援的迦太基城發起總攻,徹底摧毀了它。
斷斷續續地持續了118年的布匿戰爭,最終以歷史比羅馬城還悠久的迦太基城從地圖上消失宣告結束。迦太基及其盟友的領土,全都變成了羅馬的一個省——阿非利加行省。帕加馬國王臨死前留下遺言,說他沒有繼承人,決定把他的王國託付給羅馬。於是,該王國所在的小亞細亞西岸一帶,也成為羅馬的行省。除此之外,西班牙也不再是王國,而是羅馬的一個行省。
至此,對羅馬人來說,地中海不再是一個任人進出的地方,而是羅馬的一片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