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哈佛情商課> 米歇爾教授的軟糖實驗

米歇爾教授的軟糖實驗

2024-10-13 14:24:57 作者: 西武

  人要學會調動自己積極的情緒,控制自己消極的情緒。只有那些能夠成熟地調控自己情緒的人,才能走向成功。你能調動情緒,就能調動一切。

  在法庭上,律師拿出一封信問洛克菲勒:「先生,你收到我寄給你的信了嗎?你回信了嗎?」

  「收到了!」洛克菲勒回答他,「沒有回信!」

  律師又拿出二十幾封信,一一詢問洛克菲勒,而洛克菲勒都以相同的表情,一一給予相同的回答。

  律師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暴跳如雷並不斷咒罵。

  

  最後,法官宣布洛克菲勒勝訴!因為律師情緒的失控讓自己亂了章法。

  無論在工作中還是在生活中,面對不同的環境、不同的對手,有時候採用何種手段已不太重要,而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卻至關重要。

  1960年,著名心理學家瓦特·米歇爾在史丹福大學的幼兒園進行了這樣一個實驗。一群兒童依次走進一個空蕩蕩的房間,在房間最顯著的位置,米歇爾教授為每個孩子放了一顆軟糖。

  接下來,測試老師對每一個孩子說:「誰能堅持到老師回來時還沒把這顆軟糖吃掉,誰就可以得到另外一顆軟糖作為獎勵。但是,如果老師還沒回來你就把糖吃掉的話,你就只能得到這一顆軟糖了。」

  實驗結果發現,有些孩子自我控制能力差,老師不在,又受不了糖的誘惑,就把糖吃掉了。而另外一些孩子,則牢牢記住了老師的話,認為自己只要堅持一會兒,就可以得到兩顆糖,於是,他們儘量克制自己。他們並非不愛吃糖,卻努力地轉移自己的注意力,他們有的唱歌,有的蹦蹦跳跳,有的乾脆離開座位到旁邊去玩,堅持不看那顆軟糖,一直等到老師回來。就這樣,他們得到了獎勵——第二顆軟糖。

  研究者把孩子分成兩組:能夠抵擋住誘惑、堅持下來得到兩顆軟糖的孩子和不能堅持下來只得到一顆軟糖的孩子,並對他們進行了長期的跟蹤調查。

  結果發現,長大後,那些只得到一顆糖的孩子普遍沒有得到兩顆糖的孩子取得的成就大。這就說明,凡是小時候缺乏控制力的,無論他的智商如何高,其成功的機率都很小;反之,那些小時候便能很好地控制自己,尤其能夠通過轉移注意力來控制自己的孩子,往往能夠更好地把握自己的人生。

  由此看來,在決定人生成敗方面,人的非智力心理素質的作用常常超過智力因素。一個高情商的人,是一個能夠成熟地調控自己情緒和情感的人,同時他也就具備了調節別人情緒的能力。

  想要控制情緒,就需要先了解情緒。情緒其實具有兩極性:如積極和消極的情緒、激動和平靜的情緒等。同時,情緒的強弱程度、情緒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各種不同的情緒表現形式都可用來作為度量情緒的尺度,如情緒的緊張程度、情緒的激動程度、情緒的快感程度等。

  積極和消極的情緒就是情緒兩極性的典型表現。積極、愉快的情緒使人充滿信心,努力工作;消極的情緒如悲傷、鬱悶等,則會降低人的行為效率。

  情緒的兩極性表現為肯定和否定的對立性質:比如滿意和不滿意、愉快和悲傷、愛和憎等。而每兩種相反的情緒之間又存在著許多程度上的差別,具體表現為情緒的多樣化形式。

  雖然兩種情緒處於明顯的兩極對立狀態,但它們仍可以在同一事件中同時或相繼出現。例如,兒子在保衛祖國的戰爭中犧牲了,父母既體驗著英雄為國捐軀的榮譽感,又深切感受著失去親人的悲傷。

  同樣,對於人來說,同一種情緒也可能同時具有積極和消極的作用。恐懼會使人緊張,抑制人的行動,減弱人的正常思維能力,但同時也可能調動他的潛力,促使他向危險挑戰。

  緊張和輕鬆也是情緒兩極性的一種表現。緊張總是在一定的環境和情景下發生,比如客觀情況賦予人需要的急迫性、重要性等,人們在這種時候就極易產生緊張情緒。當然,緊張也決定於人的心理狀態,比如腦力活動的緊張性、注意力的集中程度、活動的準備狀態等。

  通常情況下,緊張能對人活動的積極狀態產生顯著的影響。它能引起人的應激活動,產生對活動有利的一面。但過度的緊張則可能使人產生厭惡、抑制心理,並導致其行為的瓦解和精神的疲憊,甚至崩潰。

  情緒的兩極性還可以表現為激動和平靜。爆發式的激動情緒強烈而短暫,如狂喜、激憤、絕望等。而平靜的情緒狀態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占據著主導地位,人們就是在這種狀態下從事持續的智力活動的。

  作為情緒兩極性的一種表現方式,情緒的強弱變化也異常明顯。它經常呈現出從弱到強或由強到弱的變化狀態,比如從微弱的不安到強烈的激動、從暗喜到狂喜、從微慍到暴怒、從擔心到恐懼等。情緒變化的強度越大,自我受情緒影響的趨向就越明顯。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