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不做自己不懂的投資
2024-10-11 07:37:08
作者: 西武,李英,金立
前哈佛大學教育學院院長芭芭拉曾經將投資形容為尋找伴侶——「對婚姻而言,我們需要的是一個能相互溝通、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對象;對投資而言,我們也需要一個風險小、收益高、前景好的對象」。
這句話看似簡單,但未必是人人能夠做到的。現在我們可以反思一下自己在選擇理財投資品種時的情景:是否依賴於客服人員的介紹?是否逐條閱讀過相關說明?有沒有深入了解過該品種的歷史真實表現和收益?可以預見的是,有相當數量的人在聽到某產品風險低收益高后,就動了投資之心,至於它的質量如何,操作流程是怎樣沒有人在意。
巴菲特認為如果你對這項投資並不了解,那最好不要做。他在經營合夥公司時,時常接到客戶向他推薦個股的電話,但巴菲特回道:「我不懂這些股票,也不了解這些股票。我不會買我不了解的股票。」
請記住𝑏𝑎𝑛𝑥𝑖𝑎𝑏𝑎.𝑐𝑜𝑚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巴菲特這段話中所謂的「懂」與「了解」,就是指你要像了解你的伴侶一樣了解你的投資產品,如果僅靠客服人員的建議、瀏覽說明書,然後將投資項目交給理財公司打理是不行的。
近年,在華北地區曾興起以「合作造林」為名義的投資開發活動。這些開發公司通常自詡為「森林銀行」,以託管模式的合作造林為噱頭,吸引客戶進行儲蓄式投資。它們做出了低風險高收益的許諾,甚至拋出「只要肯投資,就在家裡坐等收錢」的豪言壯語,引來眾多投資者的關注。
然而事實又是怎樣的呢?
首先,國家規定不准占用耕地進行造林建設。就算有些公司強調自己可以辦理「林權證」,但它也不是萬能證書,如果在這種公司投資,遭受損失幾乎可以說是板上釘釘。
其次,樹木生長受環境中的各種條件制約,例如光照、降水、風災、蟲害等。像這些自然條件所造成的損失,開發公司是不會承擔責任的。到頭來,這個損失還是得靠投資者自己埋單。
再次,就算國內木材價格呈上漲趨勢,可國際上的廉價木材會對國內木材造成巨大衝擊。到時不要說贏利,能保住本金就是萬幸了。況且,這類投資期限最短以五年起步,誰又能保證未來的形勢如何發展?
我們暫且只列舉這三項疑點,還有更多的疑問難以得到解答,可即便如此,仍有大量投資者僅憑宣傳冊上的一家之言,在對植樹造林一知半解的情況下,暢想著「坐在家裡數錢」的情景,把畢生積蓄投在了裡面。曾經轟動一時的「璞真」案就是利用「合作造林」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達6.6億,受害民眾達五萬人的典型案例。這些人哪怕肯多了解一下時事信息,或是考察一下公司背景、仔細閱讀一些相關介紹,就不會掉入這個「綠色陷阱」中了。
「投資有風險」這句話已被洗腦式地宣傳,但人們一遇到看似「完美」的投資項目,就將它拋到了九霄雲外。其實,對於會投資的人來說,哪怕是股票這種高風險的品種也一樣耍得遊刃有餘,而對於不會也不懂投資的人們來說,即使是儲蓄上各種存單搭配的方法也未必玩得轉。所以,「投資有風險」不僅僅限於投資產品的自身性質,還在於我們身為投資者有沒有去了解它、吃透它的心思。
一個能讓人得到很多回報的產品未必適合你,你有可能承受不了它的高風險,也有可能不耐煩它的操作流程,或者你根本連它最基本的運營原理都不懂,你唯一知道的就是「它很美」,基於這些我們可以說,該產品對你而言就是「路人」級別——試想,誰會有膽量到街上找一個素不相識的路人來結婚、走完今後的人生之路呢?
喬韻在大學讀書時學習的是漢語言文學,對經濟理論和理財產品可以說是一無所知。但她的優點就在於善於學習和比較。她先是對銀行和金融公司提供的投資產品說明書仔細通讀,從產品結構和擔保責任入手,對投資操作規範、風險提示管理等各項條款進行逐條諮詢,遇到不清楚的地方更是反覆詢問。經過兩年的學習與實踐,喬韻不僅獲得了相當豐厚的回報,還成了朋友圈中小有名氣的理財專家。
理財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增加自己的收入,而不是遭受損失。如果我們能夠像喬韻這樣在投資前詳細學習和了解所投產品,做到知己知彼再出擊,還愁沒有回報嗎?
在生活中,我們購物時尚且還「貨比三家」,何況是承擔我們財富夢想的投資項目?但現實中較為常見的情景卻是,有些人看中某件昂貴的服裝,即使跑遍各家商場試上幾十遍也不會厭倦,而在選擇理財產品時卻往往靠一份說明書在幾分鐘內便做出投資決定,這顯得有些諷刺意味卻又令人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