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個體心理學> 人為何會有反社會情結?

人為何會有反社會情結?

2024-10-11 07:06:48 作者: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我們來看一個真實的臨床病例,它顯示了社會態度和目標是如何轉變為反社會類型的。患者是一個差不多14歲的女孩,她在一個溫馨的家庭里長大。她的父親很勤勞,一直以來勤勤懇懇地工作養家,但是後來生了病;母親是一個善良老實的女人,非常關心自己的4個孩子。老大是一個很聰明的女孩,但是12歲的時候死了;老二小時候病懨懨的,但是後來康復了就出去工作幫忙養家;老三是患者。這個女孩一直很健康,母親一直以來都忙於照顧生病的女兒和丈夫,所以就沒有太多時間關心這個女孩——我們可以叫她安妮。安妮還有一個小弟弟,他很聰明,身體也不是太好,結果安妮就覺得自己擠在了兩個被喜愛的孩子中間。她是個好孩子,但是感到自己沒有像別人一樣被喜愛,並且抱怨自己被冷落了,且感到很壓抑。

  在學校里,安妮非常努力,她在班裡名列前茅。但是當安妮13歲半上高中的時候,有個老師很不喜歡她——或許她給這個老師留下的第一印象不是很好,不管原因是什麼,缺乏讚賞使她的情況變得很糟糕。

  她一直以來都被老師喜愛,只要這樣,她從來就不是一個問題兒童;她曾經成績很優秀,而且同學們也都很喜歡她,但即使在那個時候,個體心理學家也能通過觀察她的朋友關係,發現事情有點兒不對勁——她總在責怪自己的朋友,並且總想要支配他們,她想成為關注的焦點,想被奉承,但是從來不會責怪自己。

  安妮的目標是被欣賞、被喜愛和被保護。她發現自己只有在學校才會實現這些,在家裡則不會。當她換了學校之後,她發現在那裡也得不到欣賞,老師指責她,說她沒有好好預習,而且成績也很差,她終於開始逃課,而且一逃就是好幾天。之後,她的情況比以前更加糟糕,最後老師建議學校開除她。

  開除學籍一點兒用都沒有,那是學校和教師方面對解決不了這一問題的妥協。但是如果他們不能解決這個問題,就應當請來可能幫上忙的其他人。跟家長交流後,他們本應當安排讓安妮轉到另一所學校,也許另一個老師可以跟安妮相處得很好,但是她的老師沒有那樣思考,她的想法是,「如果一個孩子逃課並且成績不好,就必須開除」。這種想法是個人邏輯而不是常識的表現,常識對於教師來說是極其重要的。

  

  我們能猜到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女孩失去了她對生活的最後一點兒把握,她覺得所有事情都土崩瓦解了。被學校開除後,她失去了在家裡僅有的一點點讚賞,於是她逃離了家庭和學校,失蹤了幾天幾夜,最後人們發現她跟一個士兵住到了一起。我們能理解她這樣做的原因——她的目標是被欣賞,一直以來,她都在努力做有用的事情,但是現在她不再那樣做了。那個士兵剛開始很欣賞她、喜歡她,但是後來,家人收到了她的來信,說她懷孕了,想自殺。

  這種給父母寫信的行為與她的性格是一致的——她一直以來的努力方向,都是期望得到讚賞,最後她回到了家裡,她知道母親肯定會對自己感到絕望,但不會責怪自己,因為她覺得家人巴不得自己能再回到家裡。

  在對待這類問題時,同情的能力——用同情心使自己站在當事人的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非常重要。這裡討論的主人公非常希望得到別人讚賞,並且努力朝著這個目標奮鬥,我們應當同情這樣的人,並問問自己:「我在那種處境中會怎麼做呢?」給予他們鼓勵也很重要——但應是朝著有益目標的活動。我們應當努力使她們達到這樣的一種境界,他們會說:「也許我需要換個學校,但是我並不蠢。或許我還不夠努力——或許我的注意力還不夠集中——或許在學校里我過於用自己的方式做事,而不能理解老師的話。」我們可以給一個人勇氣,這樣他們就學會了朝著生活中好的方面努力。正是自卑情結引起的缺乏勇氣導致了這些問題。

  換一個和安妮相同年齡、相同處境的人,可能會選擇犯罪。這種情況非常常見:如果孩子們在學校里沒了勇氣,他們可能不自覺就陷入了犯罪活動,或者成為暴力組織中的一員。這種行為很好理解,當孩子們失去了希望和勇氣時,他們開始逃課、撒謊、不做作業,並且找地方待著——不在學校裡面,在這些地方他們會找到那些跟自己「志同道合」的人,並加入他們。他們對學校完全失去了興趣,然後慢慢地退回到自己的個人世界裡。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