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兒童教育應當怎樣教育孩子?
2024-10-11 07:05:55
作者: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應當怎樣教育孩子?這恐怕是當前社會生活中最重要的問題,也是個體心理學需要付出巨大努力探究的問題。教育,無論是家庭教育還是學校教育,都是為了促使和引導個體性格的形成。因此個體心理學為正確的教育手段提供了必要的依據;可以把所有教育都當作心理學的分支,是一門關乎心理發展的藝術。
先來看一些預備知識,教育最普遍的原則是必須跟個體日後需要面對的生活一致,這表示它必須跟國家理想一致。如果不按照社會理想教育孩子,這些孩子日後的生活就可能會遇到困難——他們不會融入社會並成為其中的一員。
國家理想可能會發生改變——甚至可能會改變得很突然,比如在革命後或是在社會演變的過程中逐步地改變,但這僅僅表示教育者應當思考一個比較廣泛的理想,它應當是一個永遠具有一席之地的理想——能夠教會個體如何調整自己更好地適應變化的環境。
教育與社會理想的關係會受到它跟政府統治之間關係的影響,並且國家理想應當體現在學校制度中;政府不可能隨時接觸父母或家庭,但是可以監控學校內的事情。
在歷史上的不同時期,學校表現出的理想也不同。在歐洲,學校最初是為貴族家庭設立的,其理念也是貴族式的。後來,學校由教堂接管,只有神父才能成為教師。之後,國家提高知識水平的要求開始加強,更多的人開始接受教育,這需要大量的教師,超過了教堂所能提供的數量,於是除了神父和牧師之外的其他人也加入了教師行業。
直到近代社會,教師才成為一種專門的職業,在此之前教師隸屬於其他行業,比如製鞋、製衣行業裡面的師傅。但這些師傅中的很多人只會通過棍棒來教育學生,他們所在的學校不是那種可以解決孩子心理問題的地方。
歐洲的現代教育起源於裴斯泰洛齊(Johan Heinrich Pestalozzi)時期。裴斯泰洛齊是瑞士的一位教育改革家,也是首位推崇除棍棒與懲罰之外的其他方法的教育家。他表明了正確的學校教育方法的重要性。使用正確的教學方法,每個孩子——除非他或她是學習困難兒童——都可以學會閱讀、寫作、唱歌和算術。我們不能說自己找到了最好的方法,但是一直都在進步的過程中。為了使教學正確且恰當,我們在不斷地尋找新的更好的方法。
以前在歐洲只有貴族是有權勢的,對官員們是一種要求,對勞動人民卻是另一種。那些需要為更高地位做準備的人才會去上學,其他人根本不會接受教育,教育制度反映了當時的目標。現在,學校制度響應的是一套不同的國家理想。不再有那種孩子們在裡面必須安靜地坐著、雙手疊放在大腿上一動不動的學校。現在的學校,孩子們是老師的朋友,不會被管理者強迫著去服從,而是會受到鼓勵更加獨立地發展,以及獨立地思考。
學校制度和國家社會理想之間的關係是統一的——由於它的起源和組織方式,如我們所見——但是從心理學的觀點來看,它讓學校更像教育機構了。教育的首要目的是社會適應。同家庭相比,學校更容易引導孩子社交的潮流,因為它更接近國家的要求,並且更不容易被孩子們的要求和指責所影響。它不會溺愛孩子,總的來說更加冷靜客觀。
另外,家庭不會永遠洋溢著社會理想,更多時候,我們會發現傳統紀律觀念或絕對的物質主義在家庭中占主導地位。只有當父母自身能夠很好地適應社會,並且認識到教育的目的必須是社會化的時候,才可能會有進步;只有父母知道並懂得這些事情時,我們才會發現孩子們為學校做好了準備,就像是在學校裡面他們為生活中的特定角色做好準備了一樣。這應當是孩子在家裡與在學校的完美發展,學校處於家庭與國家的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