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做的決定自己負責

2024-10-11 06:49:52 作者: 霍慶苓

  在兒子剛上小學時,早上喜歡睡懶覺,每次都要我三番五次地喊才會起床。有時候,我叫他他還一副不情願的樣子,嘟囔著說:「我再睡一會兒。」有一次真的起晚了,致使他上學遲到了,他很不高興地責怪我說:「都怪你,媽媽,沒有按時叫我起床,害我遲到了。」

  看著兒子責怪我的樣子,我突然意識到哪裡有些不對勁了。本來,我事無巨細地照顧兒子,把他該做的事情都幫他做了,結果卻導致他對自己的很多事情缺少責任心,動不動就要求我「給他削一下鉛筆」「幫他系一下鞋帶」「給他洗一下水果」。慢慢地,兒子越來越缺乏責任心,成了依賴性很強的「寄生蟲」。

  想到這裡,我意識到自己犯了一個很嚴重的錯誤——過分寵愛兒子,而忽視了對他責任心的培養。責任心是一個人做人、做事、立世的根本,一個具有強烈責任心的人才會認真努力地去做好自己該做的每一件事情。可以說,責任心是一個人成就一切的根本,而培養孩子的責任心是家長義不容辭的責任。

  為此,我給兒子買了一個鬧鐘,並告訴他:「起床吃飯上學是你自己的事情,我不負責。從明天開始,你自己安排起床時間,鬧鐘響了你要是不起來,就是到了中午12點我也不會叫你。」

  最初的幾天,鬧鐘響了以後,兒子常常會把鬧鐘按下去繼續睡一會兒,結果有時睡過了頭,我也不管他,任他遲到。由於事先約定好的,按時起床上學要兒子自己負責,這樣他遲到了也不好對我說什麼。

  一段時間後,兒子開始自己想辦法解決睡懶覺、遲到這個問題。他在房間裡放了兩個鬧鐘,並且把鬧鐘放在了手夠不到的地方。如此一來,兒子只得乖乖起床,按下響起的鬧鈴。從那以後,他再也沒有遲到過。

  同時,為了培養兒子的責任心,我還做了以下幾點努力,並由此獲得了不錯的效果。

  首先,讓兒子為自己的失誤負責。

  在生活中,我經常看到有些孩子做錯了事情之後,父母馬上會為孩子去補救。比如,吃飯灑了湯,父母就趕緊拿抹布擦乾淨桌子,為孩子換下灑上湯的衣服並替他洗乾淨;孩子因為馬虎弄丟了學習用品,父母會馬上花錢為他買來新的;孩子上學忘了帶書本,父母會馬不停蹄地送到學校……很多人認為,父母為孩子做的這些事情很正常,沒什麼不可以的。

  

  但事實卻是,父母的這些做法難以激起孩子的責任心,甚至會讓他產生這樣的心理——反正出了問題有父母呢,自己繼續出問題也沒有什麼關係。出了問題由父母「兜著」,孩子自然難以用心地去做好相應的事情,這樣怎能更好地培養他的責任心呢?

  在兒子還沒有培養起責任心時,一個學期會弄丟好幾件校服,而他自己對此還表現出滿不在乎的樣子。剛開始時,兒子丟一件校服丈夫就給他買一件。後來,我制止了丈夫,不讓他再給兒子買新校服了。因為我發現,兒子認為丟了校服爸爸馬上就會給他買一件新的,所以,他覺得丟了也無所謂。若想讓兒子通過此事吸取教訓,那就要讓兒子自己來處理這件事——自己去找丟了的校服,找不到第二天就不能穿校服去上學,若是因此被老師批評,就讓他接受批評;他若不能忍受老師的批評,就讓他自己花錢去買新的校服,若是他的零用錢不夠,就讓他取消自己的一個消費項目。比如,最近不去吃麥當勞了,或者少去看一場電影,以此省下錢去買新校服。

  一段時間後,兒子丟校服的次數慢慢減少,直到後來再也沒有丟過校服。

  其次,讓兒子承擔必要的社會責任。

  父母從小教育孩子承擔起他能夠承擔的社會責任,是培養孩子責任心的一項重要內容。但需要注意的是,這裡所說的承擔社會責任並不是說要像科學家、政治家那樣為社會做出巨大的貢獻,年幼的孩子還達不到這個程度。孩子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是指:讓孩子關心社會、愛護社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對社會有益的事情。簡單地說,就是去做他能做的、對社會有益的事情,而不去做那些對社會有害的事情。

  比如,我會告訴兒子出門在外要懂得愛護公物,遵守公共秩序和公共道德,要有意識地維護社會環境,如不要隨地吐痰、隨地扔垃圾,坐公共汽車時要排隊、在車上要為有需要的人讓座,要愛護公共場所的設備設施,等等。在這樣的一件件小事中,兒子就會知道哪些事情該做,哪些事情不該做,明白了哪些事情也有他的一份責任,因為這代表著一個人的道德責任心。

  此外,我還鼓勵兒子去做一些對社會有益的事情,比如用自己的零花錢為災區、為貧困地區的孩子捐款獻愛心,或者參加一些義務植樹、志願者活動等。

  從我懂得要培養兒子的責任心開始,到如今已經近十年,這期間,我一直在不斷地培養著兒子的責任心。令我感到欣慰的是,讀高中的兒子如今已經是一個有著很強責任心的小小男子漢了。不管是在學校里,還是在校外的各種活動中,別人對他的評價很多都是「有擔當、有責任感」。作為媽媽,我有理由相信,未來的兒子也一定會是一個對工作負責、對家庭負責的好男人。

  責任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我希望每個孩子都能成為一個有責任感的人。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