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越催促,孩子越磨蹭

2024-10-11 06:45:52 作者: 高瓊

  我們時常看到這樣的情形:

  早上的時候,父母焦急地催促:「快點!快點!我們快來不及了,你怎麼這麼磨蹭!」

  而另一方面呢?孩子依舊慢悠悠地,不著急不著慌地做著某些事情!

  如果要問孩子們做過的最讓父母暴躁的事情是什麼?無疑,很多父母會首選磨蹭的問題。因為磨蹭是孩子身上的一大頑疾,從四五歲的孩子到青春期的青少年,幾乎都有這樣的毛病。它甚至比叛逆、厭學、懶惰的行為更讓父母頭疼。

  絕大部分父母時常抱怨,自己的孩子做事磨磨蹭蹭,從穿衣吃飯到睡覺起床,從上學走路到寫作業做家務……好像只要讓孩子做些事情,就會有磨蹭的存在。而當孩子磨蹭的時候,父母最直接的反應就是催促、催促、再催促。催促孩子快點起床刷牙,催促他們趕緊吃飯,不要老是看電視,更催促他們快些做功課。可惜的是,父母逐漸發現,自己的催促好像對孩子沒有任何作用。有時候,父母越是不斷地催促,孩子的磨蹭反而更加嚴重。

  魏瀚的媽媽對此有很深的感觸。孩子從小就胖乎乎的,給人的感覺就是性情溫和,斯文有條理。可這孩子身上也有一個毛病,就是不管做什麼事情都是慢慢吞吞的。上了幼兒園之後,學校要求8點之前到校,在學校裡面吃完飯之後再上第一節課。可是因為孩子起床、刷牙都磨蹭,所以遲到。媽媽覺得孩子可能比較小,做事沒有效率,長大了就好了,也就沒有太嚴格要求。

  可後來,就連老師也時常向媽媽反映,說魏瀚做事總是不緊不慢,別人吃飯十分鐘,他半個小時都沒吃完,每次等老師催促才勉強加快些速度。

  這樣一來,媽媽就覺得不能再縱容孩子了,於是便有意識地催促孩子,希望孩子行動快一些。早上起床的時候,媽媽會大聲催促:「快一點,要不今天又遲到了!」吃飯的時候,媽媽也會催促孩子:「快點吃飯,不要一邊吃飯一邊玩!」而在寫作業的時候,媽媽也是要三遍五遍地催個不停。

  幾年下來,媽媽養成了催促的習慣,可魏瀚的磨蹭行為卻並沒有什麼太大改進。做起事情來依然是磨磨蹭蹭,絲毫沒有效率,而一旦聽到了媽媽的催促便手忙腳亂,什麼也做不好。

  本章節來源於𝑏𝑎𝑛𝑥𝑖𝑎𝑏𝑎.𝑐𝑜𝑚

  一次,學校組織了手工比賽,魏瀚積極地參加了。他選擇了組裝自己最喜歡的飛機模型。第一天,當媽媽幫孩子把模型買回來之後,就警告:「這次手工比賽的期限只有一個星期,你一定要抓緊時間,不能再磨磨蹭蹭了!」魏瀚也痛痛快快地答應了。接下來,他把全部零件都集中在一個盒子裡,仔細地研究了圖紙,然後決定第二天開始組裝。

  第二天,魏瀚只組裝好了飛機的四隻輪子。

  第三天,魏瀚組裝好了飛機的兩翼。這時候,媽媽看到魏瀚進度緩慢,便催促說:「你這個孩子怎麼一點都不著急呢?期限只有一個星期,現在已經過去三天了,你卻完成這麼一點點,到時間了,你怎麼能完成得了!」於是,接下來的幾天,媽媽總是催促魏瀚,讓他快點完成。可儘管媽媽一再催促,孩子的進度好像也沒有加快。到最後一天晚上的時候,雖然機艙、機翼、機頭、輪子等各部位已經組成完畢,但是還沒有完全組裝在一起。吃完飯後,媽媽著急地說:「你心裡想著什麼呢!一個星期時間都沒有把飛機組裝完,還不快點行動!」就這樣,在媽媽的催促下,魏瀚完成了自己的飛機模型。

  原本他認為自己的作品肯定會得獎,因為它是用1000多個零件組成的,構造非常精緻,造型也非常漂亮。可沒想到,等評獎老師拿著模型欣賞的時候,機翼和輪子竟然掉了,魏瀚也因此失去了獲獎的機會。

  回到家之後,媽媽抱怨地說:「你做事磨磨蹭蹭,還這麼不專心,本來大好的機會就這樣失去了!」魏瀚也生氣了,大聲地反駁道:「我不是想早點完成嗎?你總是催我快點快點,我一著急,能不手忙腳亂嗎?」

  聽了孩子的抱怨,媽媽突然覺得孩子的話似乎也不無道理。一直以來,自己總是催促孩子,可孩子的磨蹭卻始終沒有改善,還時常變得忙手忙腳,難道自己的方法真的錯了嗎?

  事實上,正如魏瀚媽媽所想的那樣,不斷地催促會讓孩子產生一種壓迫感和緊張感,導致注意力不集中,從而犯下一些本來應該避免的錯誤。更重要的是,父母的催促會讓孩子產生麻痹心理,甚至形成免疫或是依賴。

  時常被父母催促著做事情的孩子,他們會這樣想:反正到時候父母會來催我,我不如在這之前多放任自己。當父母第一次催促的時候,他們一點兒都不在乎,因為他們知道這只是一個預防針,反正一會兒還會再催,於是他們就心安理得地慢悠悠做事。當父母第二次催促的時候,他們心裡有些緊張感了。雖然也會加快一些節奏,但是還會不太在意。而等父母第三次催促的時候,孩子們就知道父母真的發火了,再不快點就會被罵甚至是挨揍,所以才會加快步伐。慢慢地,孩子養成了這樣的習慣,不管做什麼事情,父母不催促三四次,他們是不會主動行動的。

  所以,父母與其不停地催促孩子,跟在孩子屁股後面讓他們「快點!快點」,還不如給孩子設定一個時間範圍,要求他們按時完成。當孩子產生一種緊迫感的時候,就沒有時間磨蹭了,更沒有等著媽媽催促的心理了。對於比較小的孩子,父母可以培養他們的時間觀念,利用小鬧鐘來「限制」他做事情的時間。一旦孩子在規定的時間內,做完了規定的事情,父母就應該給予獎勵,否則就給予相應的懲罰。

  而對於十幾歲的孩子來說,他們已經有了較為明確的時間觀念,知道如何提高自己的做事效率,這時候,父母只需要給孩子設定「最後期限」就好了。父母還是應該儘量將事情交給孩子自己處理,鼓勵孩子獨立做事,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這樣不僅可以讓孩子改掉磨蹭的毛病,還可以慢慢地提高孩子規劃個人時間的能力,提高做事效率。

  父母們,要知道,很多時候,孩子的磨蹭是父母催促出來的。所以,改掉「催催催」的壞習慣,適當地放手,讓孩子學會管理時間。這才是最輕鬆、最有效的教育方式!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