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父母格局有多大,孩子就能走多遠> 你就是你,不需要模仿任何人

你就是你,不需要模仿任何人

2024-10-11 06:44:17 作者: 高瓊

  或許是現代家庭對孩子的期待過於高了,也或許是因為社會競爭異常激烈,沒有哪一位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時時處處怕自己的孩子落於人後。這種心態直接衍生出一系列的行為,即看到某種教育方式有效,就爭先恐後地模仿他人;看到別人家孩子繪畫、跳舞、學鋼琴,就盲目地給孩子報各種興趣班;看到別人家孩子成了童星,於是就讓孩子學各種才藝,想盡辦法讓孩子參加各種選秀……

  於是,我們時常會看到這樣的現象:朋友家孩子從小學習鋼琴,並且在鋼琴比賽中獲得了名次,有些父母就會覺得學習鋼琴有出息,急匆匆讓孩子學鋼琴,報培訓班、找專業老師,甚至是不惜斥巨資買下了昂貴的鋼琴;別人家孩子成績優異,「奧數」得了獎,英語參加了口語大賽,於是,有些父母就認為自己家孩子落後於人了,又急匆匆地給孩子報「奧數」班、英語班,每天督促著孩子學習、培訓、上興趣班……

  這些家長美其名曰: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別人報什麼班,就給自己孩子報什麼班;別人哪方面突出,就督促自己孩子向別人學習。可是,他們一味地讓孩子學習別人,模仿別人,卻完全沒有考慮到自己孩子這方面是否有優勢,是否適合學習,更沒有考慮到孩子的意願,問一問孩子是否有興趣,是否願意學?

  就像美國著名心靈導師迪帕克·喬普拉(Deepak Chopra)說過的:「我們今天現在的樣子不是我們剛出生時嬰兒的樣子,而是被大人放在一個錯誤的容器里擠出來的變形的樣子。」現在絕大部分父母的教育都是如此,他們或是按照自己的意願來培養和教育自己的孩子,或是按照自己認為出色的、優秀的「別人家孩子」的樣子來打造自己的孩子。在他們看來,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好,因為「學習了鋼琴才有氣質」,因為「學習了『奧數』,才能找到好學校」,因為「像某某一樣優秀才有前途」。

  然而,我們並不是在培養別人家的孩子。別人家的孩子雖然優秀,雖然有眾多的優點,可那並不是你的孩子。你的孩子是他自己,是獨一無二的個體,不需要模仿任何人。他或許存在著這樣那樣的缺點,或許需要學習優秀者的長處和優勢,但這並不是父母隨時拿他和別的孩子作比較的理由,更不是父母讓孩子模仿別人的理由。

  所有的父母都應該反思一下,你期望孩子按照你的要求發展,期望自己的孩子成為某某樣的人,那麼你到底是要孩子為你眼中的優秀而努力,還是想要孩子成為最出色的自己,呈現他本來的天賦和能力呢?

  所以說,儘管教育經驗是可以借鑑的,我們也可以讓孩子向優秀者學習,但是教育絕對是因人而異的,也絕對不能照搬和複製。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因材施教才是最好的教育。這個道理,早在兩千多年前的孔子就強調過。為什麼現在的父母卻還不明白這個道理呢?非要照搬別人的教育方式,讓自己的孩子模仿那些所謂的優秀者呢?

  我們都知道,好的教育更注重孩子個性和天性的發展,父母通常會給孩子足夠的自主空間,並且非常尊重孩子本來的樣子。而這樣的教育也讓孩子更快樂,活出了屬於自己的價值和精彩。

  這個故事中的主人公丹尼爾就是如此。在普通父母的眼中,他是一個差生,每次考試都是倒數第一,也時常遭到同學們的嘲笑。可是,丹尼爾的媽媽從來沒有覺得丟臉,也沒有強迫自己的孩子像別人那樣努力學習,做好閱讀、算好數學、畫好圖畫。即便到了最後,校長認為丹尼爾不適合讀書,說他理解能力太差,說他太笨了,甚至讓他退了學,他的媽媽也沒有苛責孩子。媽媽知道丹尼爾喜歡雕刻,所以即便孩子荒廢了學業,媽媽也從來沒有干涉。媽媽覺得自己的孩子擁有一雙藝術家的手,經過他雕刻出來的東西都栩栩如生。所以每次當孩子拿著自己的東西來到她身邊的時候,她總是給予表揚和肯定,並且恰如其分地指出作品絕妙之處。

  正因為如此,儘管丹尼爾其他方面不盡如人意,可是在他內心中卻始終相信:我就是我自己,我有自己的優點,也可以做到別人做不到的事情。之後很長一段時間,丹尼爾都沒有找到合適的學校,但是他對自己充滿了信心,並且專心致志地進行著創作。

  

  最後,丹尼爾雖然沒有像其他孩子那樣考上大學,成為工程師、醫生等,卻成了著名的雕塑師。當時,市政府決定在市政府前面的廣場上樹立一座某名人的雕像,很多著名的雕塑家都躍躍欲試,最後一舉奪魁的卻是默默無聞的丹尼爾。

  就是因為丹尼爾的媽媽始終給予孩子積極的教育,讓他相信自己是最獨特的,並不比任何人差,所以丹尼爾才獲得了成功和幸福。父母要知道,尊重孩子的天性和個性,發掘和展示孩子的特點和優秀,孩子才能更好地成長。盲目地讓孩子模仿別人,人家孩子學這個就讓自己家孩子學這個,只會扼殺孩子的個性和天性,同時還會給孩子的心裡造成極大的傷害。

  其實,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和其他人沒有太多的可比性。父母應該明確地告訴孩子「你就是你,不需要模仿任何人」,然後按照孩子的天性去培養孩子,幫助孩子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如此才能使孩子的優勢和潛能發揮到最大,孩子也更容易獲得成功和快樂。

  這是因為,每個孩子都是一個完全特殊的、獨一無二的個體。就像是世界上飛舞的無數蝴蝶,卻沒有一對翅膀的圖案是絕對一樣的;就像是天空中飄浮的無數白雲,沒有一朵是形狀相似的。每個孩子的性格、心智、興趣、愛好、能力,包括心理和健康程度都不盡相同,所接受的家庭教育也是千差萬別。正因為如此,適合別人的教育未必適合你家的孩子,別人家孩子可以成為「鋼琴王子」,可是你家孩子卻不一定能行。也許是你家孩子對鋼琴沒有興趣,也許是你家孩子完全就沒有這方面的天賦。所以即便你給孩子報一樣的培訓班,找同一位老師,每天讓孩子勤加練習,那麼孩子也不可能成為別人家孩子那樣的「鋼琴王子」。

  每個孩子都應該成為最好的自己,都不需要按照別人的軌跡來發展,更不應該成為某位優秀者的影子。孩子就是他自己,如果他是一朵百合,父母就應該讓他盡情地綻放。父母又何必羨慕別人家艷麗的玫瑰呢?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