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天使的罪惡——未成年人犯罪 第一節 未成年人犯罪心理分析
2024-10-11 06:16:36
作者: 楊珊珊
未成年人從事犯罪,特別是惡性暴力犯罪,已經不是偶然,而已成為一個觸目驚心的社會問題。所以,對於我們來說,關注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避免惡性暴力犯罪的發生是至關重要的。
犯罪心理學家指出,未成年人犯罪大致受以下幾個因素影響:第一,貧窮和社會階層的因素。諸多數據表明,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貧窮都是未成年人暴力犯罪的一個重要預測變量,這裡的貧窮是指家庭的收入不足以滿足對生活必需品的需要。
同時,值得注意的是,貧窮也不僅僅是指物質上的匱乏,更有隨之而來的偏見、種族歧視、家庭分裂、安全的居住環境得不到保障、失業、社會疏離以及有限的社會支持系統,等等。最顯而易見的是,貧窮影響了父母對孩子的教養方式,因為時間和精力有限,貧窮的父母往往會選擇粗暴式和專制式的教養方式。
比如,在下面介紹的「從兒童殺手到慈母——瑪麗的救贖」、「天生犯罪人——日本第一個被判死刑的未成年人」以及「全英最年輕的殺人犯——男孩A 和男孩B」這三個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出:不管是英國女孩瑪麗,日本少年福田孝行,還是英國男孩羅伯特和喬恩,他們的家庭都是非常貧窮的,瑪麗家靠領取社會救助金生活,羅伯特和喬恩的家庭環境也非常差。
第二,同伴經驗的影響。容易對未成年人產生影響的,一個是家庭,另一個是同伴。關乎經濟、教育、未來規劃的大問題,未成年人通常會求助於自己的家庭;但是在生活方面,比如穿著打扮、興趣愛好、娛樂方式等,未成年人則受同伴影響較大。
相關數據表明,同伴交往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一個最重要、最穩定的預測因素。一般來說,有行為不良朋友的青少年很有可能自己也存在行為不良的問題,尤其是吸毒行為和同伴關係之間的聯繫尤為密切。
比如,在「全英最年輕殺人犯——男孩A 和男孩B」這個案例中,羅伯特和轉學來的喬恩之所以會聯手作案,就是因為兩人志趣相投成了朋友,而且彼此之間的關係十分密切,即使學校將他們分在了不同的班級,他們也能同時逃課出來作案。
第三,學校經驗的影響。一般來說,那些放學之後大部分時間得不到父母監管的未成年兒童更容易出現越軌的行為,也正是因為沒有人監管,這些未成年人會和一些行為不良的同伴進行交往。
犯罪心理專家研究發現,早年在學校的失敗經驗和未成年人反社會行為的發展以及犯罪行為有密切的關係。比如,一項調查表明,被調查的學生普遍對在校留宿生持有負面評價,這些留宿生在日後更容易遭受其他同伴的拒絕和嘲笑。
第四,家庭背景因素以及父母的教養實踐。家庭是未成年人成長的一個重要場所,一個穩定的、安全的、相互支持的家庭能有效地預防未成年人犯罪,而單親家庭以及矛盾重重的家庭都和未成年人的犯罪有一定的關係。
比如,在下面介紹的三個案例中,犯罪的四個少年兒童都有一個不幸的家庭,他們要麼成長在一個單親家庭中,要麼父母具有暴力傾向而從小就受虐待。在他們長大之後,他們往往會以父母對待他們的方式去對待別人。
同時,和成年人犯罪相比較,未成年人犯罪普遍具有如下兩個特點:第一,犯罪動機上的差異。未成年人的犯罪並不像成年人一樣是有預謀和有計劃的,他們犯罪往往屬於臨時起意,並無確切的動機(比如謀財、圖色、報仇等),甚至可以說,未成年人的思維相當發散。
比如,英國男孩羅伯特和喬恩殺死小詹姆斯純屬娛樂自己,而英國女孩瑪麗殺人也是為了追求快感,日本少年福田孝行最開始只是想要強姦本村彌生,在遭到對方的反抗之後,才下決心將其扼死。
對未成年人臨時起意的這種犯罪動機,我們一方面可以解讀為,這些未成年人漠視生命、冷血殘忍;另一方面也可以說明,這些未成年人作案的主觀惡性不強,並沒有強烈的反社會人格(當然,日本少年福田孝行除外,因為他在事後依然沒有悔悟),這些未成年人還是有可能在日後改被造和教育成具備正常人格的人。
第二,成長環境中的塑造影響。犯重罪的這些未成年人在成長的過程中,已經多次亮起了「紅燈」,比如經常逃學、小偷小摸、欺凌或者毆打同伴或比自己更小的孩子、虐待小動物等。不幸的是,這些危險信號沒有被周圍人重視,進而導致他們的暴力行為一步步升級,最終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後果。從這個意義上來看,未成年人的監護人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所以,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我們應該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首先,父母要切實負起責任,給孩子營造一個充滿愛和溫暖的家庭。
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扮演的是最重要的角色,父母此刻的行為就是孩子日後的行為,所以,父母在做事的時候要三思而後行,切不可對孩子實施暴力。
其次,讓孩子遠離不良同伴的影響。未成年人的是非觀念還不明確,他們還分不清楚誰才是真正意義上對自己好的人,誰會害了自己。所以,作為父母,在孩子交朋友方面,要多為孩子把關,拒絕那些不良兒童接近孩子。
再次,學校要切實負起責任,認真對待每一個未成年人。當下,由於課程壓力的加大,學生在學校的時間有時遠遠大於在家裡的時間,所以,作為除了家長之外的監管人,學校方面不僅要關注未成年人的學習成績,更要關注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多了解未成年人的心理動態,多對他們進行心理上的撫慰。尤其是長期住校的少年兒童,他們經常見不到父母,內心肯定更加孤獨,老師們要多陪伴他們。
無數殘酷的事實告訴我們:預防一起未成年人犯罪,至少能拯救兩個家庭,這對於我們建立和諧社會和家庭幸福有著相當重大的意義。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儘自己的一分力,力爭使未成年人犯罪率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