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長早發現,天才早培養

2024-10-11 06:08:29 作者: 金文

  法國一家報紙進行智力競賽時有這樣一個題目:

  

  如果羅浮宮失火,當時情況只可能救一幅畫,那麼你救哪一幅?

  多數人都說要救達·文西的傳世之作——《蒙娜麗莎》。結果,在成千上萬的回答中,法國電影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著名作家貝爾特以最佳答案贏得金獎。

  他的回答是:「我救離出口最近的那幅畫。」

  這個故事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成功的最佳目標未必是最有價值的那個,而是最有可能實現的那個。

  年僅12歲的羅銳已經有44份證書了。這裡面有繪畫比賽的,有鋼琴演奏的,有數學競賽的,有作文比賽的……甚至還有英語四級證書。

  羅銳是從3歲開始加入「考證」大軍的。3歲的時候他就開始鋼琴演奏,從第一次登台演出至今,參加的各式各樣的演出和比賽不下百次。父母一心望子成龍,他們不想失去任何一個可以使羅銳得到鍛鍊的機會,認為每一個證書對羅銳的將來都會有幫助,因此,不惜讓12歲的兒子承受巨大的壓力。對此,爸爸說:「我相信孩子以後會明白我們的苦衷的。」

  因為「被迫」忙於考證,羅銳放學後基本不回家,抓緊時間趕去另一個地方學習,雙休日也不能休息,晚上常常只能睡兩三個小時。「長這麼大,我還從來沒到公園玩過。」羅銳遺憾地說。

  不加選擇地為孩子的未來做很多規劃,是很多父母的毛病。孩子們在沒有一個準確定位的人生道路上疲於奔命,更多的精力浪費在以後不會用到的特殊技能的學習上,真正有用的也可能因此而耽誤。

  美國作家梭羅說:我們的生命都在芝麻綠豆般的小事中虛度,毫無算計,也沒有值得努力的目標,一生就這樣匆匆過去,因此國家也受到損害。

  因此,在人生的路上,做好選擇,有所取捨是必不可少的。放棄什麼,選擇什麼,是一門藝術。人們常說「捨得」,捨得捨得,有舍才有得。有時,放棄就是獲得。培育孩子也是同樣的道理,什麼都想學,往往什麼都學不精;什麼都想得到,往往得不償失。

  珍妮·古道爾喜歡研究野生動物,她清楚地知道,自己並沒有過人的才智,但在研究野生動物方面,她有超人的毅力、濃厚的興趣,而這正是幹這一行所需要的。所以她沒有去研究數學、物理,而是到非洲森林裡考察黑猩猩,終於成為著名的科學家。

  實際上,每個人都有很多優點和才能,這些優點便是你成功的關鍵。等到你能清晰地看到自己的特長,確信能在什麼方面取得貢獻,你便開始邁向成功。相反,如果你看不出自己的優點和才能,盲目跟風,最後肯定無法如願以償。

  中國有句古語: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幫孩子尋找並確立一個好的開始,努力之前,先弄清方向,遠比一開始就埋頭追趕別人要來得有效率。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