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放養」孩子
2024-10-11 06:03:28
作者: 金文
台灣詩人非馬在一首詩中這樣寫道:
打開籠門讓鳥兒飛走把自由還給鳥籠
打開籠門,飛走的鳥兒獲得了自由,然而全詩的點睛之處在於,鳥兒獲得自由的同時,鳥籠也獲得了自由。
隨著社會發展速度的加快和社會競爭的加劇,父母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願望比任何時候都更為迫切,與之相對應的是父母對孩子將來的規劃越來越多,甚至日常生活都要嚴加管理,時時刻刻地看管、監視和提防,這使得父母自己耗盡時間、心機和精力。
「囚禁」孩子的同時,父母也失去了自由。
然而,結果卻與願望不相符。籠子裡的鳥兒——孩子感嘆:好沒自由!父母這隻鳥籠也慨嘆:活著真累啊!
被餵養慣了的動物接受放養時,通常自己不會捕食,生存法則告訴我們:動物如果學不會自己捕食的話,就有可能餓死。孩子也是同樣。在父母的庇護下長大的孩子通常沒有在社會獨自生存的能力。一旦父母因為一些原因無法顧及他們,他們就只能被社會淘汰。
讓孩子知道,屬於他自己的事,他能夠做好的,他就應該做好,父母儘管可以幫他,可以教他,但不可能一輩子替他做。而他做那些事,是為了他自己,不是為了父母。
一個孩子如果能夠具備基本的生存能力,他就會很有信心處理生活中發生的事情,面對困難也能夠想盡辦法去解決,因而也就能夠讓父母放心地把他放到社會上去經受考驗。這就跟把動物放歸山林之前,需要訓練它們的捕食能力一樣。
給孩子自由,並不意味著父母放手不管。
孩子由於社會經驗不足、年齡太小等原因,往往不能很好地處理自己的事情,父母如果撒手不管,給予孩子太多自由,效果並不一定很好。這時就又用到了「野生動物保護區」的政策——「有保護地放養」,既讓他們在自然的環境裡自由成長,又進行必要的追蹤保護;既不是放任自流,又不是管得面面俱到。
「有保護地放養」就是父母不斷地觀察和了解孩子的心態,在關鍵時刻及時伸出援手,向孩子們提供解決問題的原則和思路,同時把最後的決定權交給孩子,讓孩子自己承擔結果。
把孩子「放養」,最重要的就是讓孩子從小就得培養一定的獨立自主的能力及一個為自己生存負責的觀念。要讓孩子知道:他要靠自己努力,才能達到他的目標。每個人的能力有大小,但人都要為自己負責,應該盡力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努力達到自己的目標。
繫鞋帶、鋪床疊被就是一個簡單的例子。在教孩子繫鞋帶的時候,父母要傳導給孩子這樣一個觀念:這是你的事,你要學會自己做自己的事。你必須做好你自己能力範圍內的事,如果你做不好,你就得自己負責任。
給孩子自由並不是說孩子可以不遵守社會規則,隨心所欲做任何事。
事實上要想在現代社會生存,每個人都有必要遵守一些基本規則。如果孩子從小能將某些規則內化成習慣,他就不會覺得那些規則是難忍的束縛,就能最大限度地享受自由。而那些沒有任何規則意識的孩子長大以後,在一個秩序化的社會將感受到更多的壓抑,甚至無法融入社會。
此外,社會通用的基本規則也能夠幫助孩子適當地克制他們的任性,有計劃地、有條理地去完成他們要做的事,而不用父母事事督促,時時檢查。
比如在給孩子自由安排自己生活的同時,也要讓孩子知道他們應該按時睡覺和起床,否則第二天上學將受到影響。這樣的規則延伸到學習上,孩子就會知道什麼時候該做作業,什麼時候該玩,用不著父母去催促。
如果孩子沒寫完作業就去玩,對他來說,就是頂著壓力去玩,玩不痛快,只有做完了,他才能輕輕鬆鬆。而為了有更多的時間去玩,他學習的時候專心致志,盡力提高速度。這一好習慣如果養成了,不但孩子能夠獲得尊重和自由,家長也獲得了很多自由,不用再為這類事情操心。
事實證明,沒有硬性管理的孩子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學習向來不需父母督促,自己的生活也管理得不錯,算得上井井有條;能專心做自己喜歡的事,比較有主見,較少受外界的影響。
打開籠門,把自由還給「鳥兒」和「鳥籠」,也許當你打開籠門,鳥兒反倒願意回來了。因為敞開的鳥籠已不再是牢房,而成了一個溫暖的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