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厚待人,得饒人處且饒人
2024-10-11 05:54:04
作者: 李宏民
洛克菲勒告訴兒子說:「走上坡的時候要對別人好一點,因為你走下坡的時候會碰到他們。」
人生一世,千萬不要使自己的思維和言行沿著某一固定的方向發展,直到極端,而應在發展過程中冷靜地認識、判斷各種可能發生的事情,以便能有足夠的迴旋餘地來採取機動的應對措施。
宋朝時,有一位精通《易經》的大哲學家邵康節,與當時的著名理學家程顥、程頤是表兄弟,和蘇東坡也有往來。但「二程」和蘇東坡一向不和。
在邵康節病重的時候,「二程」弟兄在病榻前照顧。這時外面有人來探病,程氏兄弟問明來的人是蘇東坡後,就吩咐下去,不要讓蘇東坡進來。
躺在床上的邵康節,此時已經不能再說話了,他就舉起雙手,比成一個缺口的樣子。程氏兄弟有點納悶,不明白他這個手勢是什麼意思。
不久,邵康節喘過一口氣來,說:「把眼前的路留寬一點,好讓後來的人走。」說完,他就咽氣了。
邵康節的話很有道理,因為事物是複雜多變的,任何人都不能憑著自己的主觀臆斷,來判定事情的最終結果。人的一生,更是浮沉不定,常常難以自料。
韓琦在北宋時長期擔任宰相職務。他在統率部隊時,夜間伏案辦公,一名侍衛拿著蠟燭為他照明。那個侍衛一時走神兒,蠟燭燒了韓琦鬢角的頭髮,韓琦忍著疼,什麼也沒說,只是忙用袖子蹭了蹭,繼續低頭寫字。
韓琦過了一會兒一回頭,發現拿蠟燭的侍衛換人了,他怕主管侍衛的長官鞭打那個侍衛,就趕快把他們召來,當著他們的面說:「不要換他,因為他已經懂得怎樣拿蠟燭了。」
韓琦提供的「台階」減輕了身邊眾人,尤其是那位士兵的壓力,這比批評和責罰更能讓士兵們改正缺點,盡職盡責,並且從心裡感激他、愛戴他,心甘情願為他效力。從韓琦的另一件事上同樣可見其格局。
本書首發𝒷𝒶𝓃𝓍𝒾𝒶𝒷𝒶.𝒸ℴ𝓂,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韓琦鎮守大名府時,有人獻給他兩隻精美的玉杯,這兩隻玉杯表里毫無瑕疵,是稀世珍寶。韓琦非常珍愛,送給獻寶人許多銀子。每次大宴賓客時,總要專設一桌,鋪上錦緞,將那兩隻玉杯放在上面使用。在一次勸酒時,玉杯被一個官員不小心碰到地上摔個粉碎。
在座的官員驚呆了,碰壞玉杯的官員也嚇傻了,趴在地上請求治罪。韓琦卻笑著對賓客說:「大凡寶物,是成是毀,都有一定的定數,該有時它就出來了,該壞時誰也保不住。」說完又請起趴在地上的官員,對他說:「你偶然失手,並非故意的,有什麼罪過呢?」
玉杯既已被打碎,無論怎樣也不能復原,如果責罵一頓肇事者,徒然多了一個仇人,眾位賓客也會十分尷尬,一場聚會便不歡而散,也會損害自己的形象。而他「寶物自有其定數」之言一出,就給對方留了一個台階下。這樣做既顯示了韓琦的寬容大度,博得眾人的讚嘆,又使肇事者對他感激涕零。
韓琦在帶兵抵禦西夏時,曾有「軍中有一韓,敵人聽了就膽寒」的威名。元代吳亮曾評價他:「功勞天下無人能比,官位升到臣子的頂端,但不見他沾沾自喜;所擔的責任重大,經常在宦海的不測之禍中周旋,也不見他憂心忡忡。」韓琦的一生,能取得如此巨大的功勞和成就,與他在做人做事上,善於為對方考慮,為對方留下「台階」的成熟練達,有著密切關係。
留餘地,其實包含兩方面的意思,給別人留餘地,無論在什麼情況下,也不要把別人推向絕路,不可逼人於死地,這樣會迫使對方做出極端的反抗,而事情的結果對彼此都沒有好處。另外,給自己留餘地,讓自己行不至絕處,言不至極端,有進有退,以便以後可以機動靈活地處理事務,解決複雜多變的問題。
不給別人留餘地,就等於伸手打別人耳光的同時,也在打自己耳光。人生就是這樣,不讓別人為難,就是不讓自己為難,讓別人活得輕鬆,就是讓自己活得自在,這就是留餘地的妙處。給別人留有餘地,他一定會感激你,協助你,這也就等於給了自己一次成功的機會。要培養自己的這種美德,切記以下「四絕」:權力不可使絕;金錢不可用絕;言語不可說絕;事情不可做絕。
而一位作家則對於如何做到得饒人處且饒人,進行了詳細的描述:
「對於人類的天生性情,比如恐懼、弱點、希望等,都要表示同情。」
「對於任何事情,都要設身處地地思考。在考慮事情的時候,要考慮到他人的利益。」
「表明反對意見的時候,不應該傷害到他人。」
「對於事情的好壞,要有迅速辨別的能力。必要的時候,做出一定的讓步。」
「不要固執己見,你要記住,你的意見只是千萬種意見中的一種。」
「要有真摯仁慈的態度,這種態度,能夠幫你化敵為友。」
「無論遇到怎樣難堪的事,都要欣然承受。」
「最重要的,就是有溫和、快樂、誠懇的態度。」
放別人一條生路,讓他有個台階下,為他留點面子和立足之地。人海茫茫,但卻常「後會有期」,你今天勢強不留任何餘地,等到他日二人狹路相逢,如果那時他勢旺你勢弱,你就有可能吃虧。所以任何時候做任何事情都要留三分餘地。
鋤奸杜倖,要放他一條去路。若使之一無所容,譬如塞鼠穴者,一切去路都塞盡,則一切好物俱咬破矣。
——《菜根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