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招風雨,該放手時要放手
2024-10-11 05:50:27
作者: 李宏民
人生在世,一定要懂得取捨。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有些時候,適當放手才能得到更多。
三國時期曹操的著名謀士荀攸智慧超群,謀略過人,他輔佐曹操征張繡、擒呂布、戰袁紹、定烏桓,為曹氏集團統一北方、建立功業做出了重要貢獻。他在朝二十餘年,能夠從容自如地處理政治旋渦中上下左右的複雜關係,在極其殘酷的人事傾軋中,地位始終穩定,立於不敗之地,就在於他能淡泊緘默。
曹操有一段話形象而又精闢地反映了荀攸這一特別的謀略:「公達外愚內智,外怯內勇,外弱內強,不伐善,無施勞,智可及,愚不可及,雖顏子、寧武不能過也。」可見荀攸平時十分注意周圍的環境,對內對外,對敵對己,迥然不同。
參與軍機,他智慧過人,連出妙策;迎戰敵軍,他奮勇當先,不屈不撓。但對曹操、對同僚卻不爭高下,表現得總是很謙卑、文弱、愚鈍、怯懦。
有一次,荀攸的姑表兄弟辛韜曾問及他當年為曹操謀取袁紹冀州的情況,他卻極力否認自己的謀略貢獻,說自己什麼也沒有做。他為曹操「前後凡畫奇策十二」,史家稱讚他是「張良、陳平第二」,但他本人對自己的卓著功勳卻是守口如瓶,諱莫如深,從不對他人說起。他與曹操相處二十年,關係融洽,深受寵信,從來不見有人到曹操處以讒言加害於他,也沒有一處得罪過曹操,使曹操不悅。
請記住𝒃𝒂𝒏𝒙𝒊𝒂𝒃𝒂.𝒄𝒐𝒎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建安十九年,荀攸在從征途中善終而死,曹操知道後痛哭流涕,說:「孤與荀公達週遊二十餘年,無毫毛可非者。」並讚譽他為謙虛的君子和完美的賢人。這都是荀攸避招風雨,精於應變的結果。
避招風雨的應變策略,初看起來好像比較消極。其實,它並不是委曲求全、窩窩囊囊做人,而是通過少惹是非、少生麻煩的方式更好地展現自己的才華,發揮自己的特長。同時,對於一些謀士來說,運用避招風雨的策略,不僅可以保命安身,還可以求得一個好的終結。
「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千古良輔張良,在功成名就時,漢高祖讓其擇齊地3萬戶為封邑。
那時,連年戰爭,人口銳減,糧食奇缺。齊地素以富饒著稱,對於立國不久、困難重重的漢朝來說,齊地的3萬戶是個極為豐厚的食祿。然而,張良卻婉然謝絕了劉邦的厚賜,只選了個萬戶左右的留縣,受封為「留侯」。張良置榮利而淡之,行「避招風雨」術,其明哲保身的用心可謂良苦。
其實,一個有內涵、有實力的人也不一定永遠站在最高峰。忘記曾經的成功、曾經的輝煌,正視現實,這樣的人即使退居幕後,人們給予他們的仍然是掌聲和鮮花。
精明世所畏也,而暴之;才能世所妒也,而市之,不沒也夫!
——《呻吟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