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籌帷幄,清華建築系步入正軌
2024-10-11 05:39:30
作者: 沈念
回到北平後,北平的教育事業逐漸開始振興,作為國內建築業權威的梁思成被清華大學聘請為建築系主任。其實,早在李莊的時候梁思成便已對戰後教育重建工作有所準備。抗戰期間,梁思成與林徽因每到一個地方都想盡一切辦法對當地建築進行分析研究。戰後,梁思成對多年來搜集的資料進行了整理,那些零散的資料變成了一部部珍貴的建築學寶典。
踏入清華校園,梁思成心中百感交集。他上一次走進清華大學已經是三十多年前的事情了,那時候他與弟弟思永還在這裡學習,如今他已成為清華大學建築系第一任系主任。
鑑於清華大學建築系此時正處於百業待興的狀態,梁思成任職後,帶來了他在營造學社的助手,還聘請了一批當代有名的建築學家。1946年,清華大學建築系正式成立,首屆招收了15名學生,後來這15人亦成為當代建築行業不可缺少的精英。
看到梁思成在經歷了戰亂後終於能實現自己的理想,作為妻子的林徽因感到無比自豪。她想起了夫妻二人在東北大學任教的時光,那時候雖然每日埋首工作至深夜,卻是她一生中最開心的歲月,如今自己疾病纏身,反而成了丈夫的拖累。
1947年,林徽因的病情突然加重,每天夜裡都被劇烈的咳嗽與喘息折磨得無法入眠。此時梁思成正在清華大學的安排下遠遊美國,多次在耶魯大學、普林斯頓大學等著名學府講學,普林斯頓大學更是授予他文學博士學位,一時之間梁思成在建築業聲名大噪。越是如此,林徽因越不願意讓正處於事業巔峰的梁思成分心,她在給丈夫寫信時開始刻意隱瞞自己的病情。奈何天不遂人願,日漸加重的病情使林徽因甚至無法正常生活,大家不得不將她送往醫院,接受進一步的治療。
經過一系列檢查,醫生斷定林徽因體內的結核病菌已經擴散至一側腎部,當務之急是要進行手術切除。得知林徽因病情的梁思成急得百爪撓心,心中不由得一陣擔憂。
北平的十月依然無比炎熱,單調的醫院生活使林徽因對這個蒼白且寂靜的地方感到無比厭倦,奈何手術前的全面檢查使她只能屈身於此,那小小的、蒼白的房間便是林徽因這十幾天來唯一能活動的地方。
閒來無事,林徽因只能把無處安放的情感寄諸筆端,在詩歌中宣洩自己無奈的情感:
我病中,這樣纏住憂慮和煩擾,
好像西北冷風,從沙漠荒原吹起,
逐步吹入黃昏街頭巷尾的垃圾堆;
在霉腐的瑣屑里尋討安慰,
自己在萬物消耗以後的殘骸中驚駭,
又一點一點給別人揚起可怕的塵埃!
在詩歌的最後,林徽因更是史無前例地寫上了「三十六年十二月病中動手術前」的字樣,也許當時的她以為這便是生命結尾的一個標識。
手術前,好友紛紛前來探望。面對大家的關懷與擔憂,林徽因一如既往地與大家開著玩笑,看似若無其事。幸好,手術十分順利,雖然由於她的體質過於虛弱需要長時間觀察,但對比術前情況,林徽因的身體狀況已大有改善。
1948年,林徽因開始整理一些抗戰時期創作的詩作。看她身體稍稍有所恢復便開始工作,梁思成既高興又擔心。林徽因不管梁思成的勸阻,自顧自地整理作品,為自己重獲「自由」而感到欣慰,恰如金岳霖在談論林徽因時所說的:「她倒用不著被取悅,但必須老忙著。」
1949年北平解放後,鑑於林徽因出色的建築學術水平,清華大學聘請她為建築系一級教授。這一年林徽因45歲,在時光與病痛的折磨下,她逐漸失去了年少時的靈動,取而代之的是洗盡鉛華的沉穩與成熟。這一年,中央政協籌委會決定把設計國徽的任務交由清華大學與中央美院聯合完成,林徽因在諸多學術專家中脫穎而出,成為清華大學設計小組中的一員。
對於這次挑戰,梁思成以及身邊的朋友都持反對意見,畢竟就如今林徽因的身體狀況而言,難堪重負,對她病情的康復也百害而無一利。然而,林徽因一再堅持,沒有人能說服她,她寧可透支身體的健康,也要完成這個具有歷史價值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