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李滿住的住地及建州左衛之西徙
2024-10-11 05:26:38
作者: 吳晗
建州介於三大國之間,西有新興的明,北有蒙古,南有朝鮮。建州在勢力強盛時,乘虛入寇,或助明攻蒙古,或聯蒙古寇明邊,或乘明之敝,抄掠邊境,或南下向朝鮮攻擊;在勢衰時,便卑辭求內服,同時受三國的官職,乞取賞賜糧食。
滿住部落原住奉吉古城,因迭被蒙古軍隊入侵,明永樂癸卯(公元1423)得明廷許可移住婆豬江,世宗六年(公元1424)滿住率管下指揮沈時里哈、沈者羅老、威舍歹、童所老、盛者羅大等一千餘戶南徙定居(《世宗實錄》卷二四)。婆豬江亦作撥豬江,蒲州江,亦作蒲州,這四個名稱在李朝各朝《實錄》中到處互用。
滿住勢力的壯大和建州左衛之移住婆豬江是有相當的關係的。明宣德八年(公元1433)原住斡木河之建州左衛童猛哥帖木兒父子為七姓野人所殺,部落殘破,朝鮮乘機拓境,加以壓迫。李滿住就利用這機會招引左衛西徙,因為他屢被朝鮮征討,兵力不能抵抗,想移居草河地面又不能得明廷允許,只能遠徙渾河,流離失所,猶恐朝鮮相逼,竄居山谷,不能安業。婆豬江土地肥沃,如能吸引左衛來住,兵力一充,便可合而抵抗。所以他就極力拉攏左衛領袖,和童猛哥帖木兒遺族聯姻:
世宗二十年九月庚午以童倉將求婚於滿住,傳旨令邊將責問之。(同上書卷八二)
又娶權豆(阿谷)的寡婦:
二十二年六月丁亥馬邊者、卞孝文奉書承政院曰:「千戶馬波羅來言:凡察、童倉等皆無叛離之心,但童權豆收養子指揮老古赤父母皆在李滿住部落,滿住欲娶權豆之妻,已定媒妁,指揮大也吾乃權豆妻之同產也,故此三人與前日資產被奪斡朵里三十餘人同謀,數請凡察等徙居李滿住部落。」(《世宗實錄》卷八九)
凡察自其兄死後,即入明朝見,受繼兄統部之命,懼忽剌溫侵掠求徙朝鮮境內被拒,朝鮮又移寧北鎮於斡木河,益反側不安(同上書卷六五)。乘入朝時到婆豬江李滿住家流連累日,密相計議,為移居之備(同上書卷六四)。一面奏請明廷求允移住,世宗十七年二月明廷許之,其敕書曰:
敕諭建州衛都指揮李滿住等,今建州左衛都督凡察等欲率領部下大小官民人等及百戶棗火等五十家俱來爾處居住,已敕其同毛憐衛都指揮郎不兒罕等一同前來居住,特諭爾等知之,故諭。(同上書卷六七)又怕朝鮮阻留不放,奏請明廷敕諭朝鮮勿阻(同上書卷八〇)。朝鮮方面聞訊極惶急,即奏請明廷勿許移住,理由是:
比來童倉、凡察等所居地方切近本國後門,其被虜人口容易逃來,益生恨心,欲要搬移。見今李滿住等仇嫌本國,往來作耗,兩相結構,曾未解忿。倘若本人等與李滿住一處聚居,同心作賊,本國邊患益滋不絕。(同上書卷八○)
同年五月明廷許朝鮮所請(同上書卷八一)。朝鮮大喜,極力招撫左衛,誘引來朝,授童倉等高爵。滿住見事不成,立奏明廷揭破朝鮮用意,明廷得息降敕朝鮮仍令左衛西徙渾河:
敕曰:「今得建州等衛都指揮李滿住奏:都督凡察指揮童山自永樂年間歸順朝廷,開設衙門,降給印信,屢蒙恩賞,升授重職,聽令管領部屬在邊自在居住,已有年矣。今凡察等不思出力報效,背國負恩,聽朝鮮國王招引去見,受其鞍馬衣服等物,就於本國鄰近地方相參住坐。又令毛憐衛都指揮郎不兒罕及凡察男阿哈答等來誘引李滿住等前去朝鮮國一同居住,並本國收留逃叛楊木答兀下人口。然此事未知虛實,俱置不問。已遣人齎敕往諭凡察等即將帶原管人民及挾同都指揮李將家指揮佟火儞赤等家屬並各人部下大小人口與收逃叛楊木答兀下人口,俱來遼東附近渾河頭與李滿住一處完聚。」(《世宗實錄》卷八四)
朝鮮遣使陳奏,斥李滿住所言為「虛捏」,並說童倉等已安生樂業,請勿搬移。明廷又聽其請,但今朝鮮敕戒童倉等安分守法,勿作非為(同上書卷八五)。但是凡察已決心和滿住合夥,再具奏請求移居,明廷先入朝鮮之訴,不許其請。朝鮮節日使李恩儉《聞見事目》記其經過說:
凡察遣指揮童答察兒奏云:「皇帝再敕朝鮮使我與李滿住一處居住,今朝鮮尚不解送,且禁打圍不得自由,請遣使於朝鮮,使我如敕解送與李滿住一處居住。」皇帝不允其奏,敕凡察曰:「往者建州衛指揮李滿住等屢奏搬取爾等移來遼東渾河頭一同居住,已遣敕諭朝鮮國王禁約彼處軍民不許阻當,仍差人護送出境,聽爾等搬移前來。既而得朝鮮國王奏李滿住等虛捏奏請,妄稱爾等欲移來同住。朕惟四海一家,彼此皆朕人民,況朝鮮國王世守禮法,必不敢擅自拘占,已諭其若果凡察、童山等在鏡城地面安生樂業,仍聽爾等在彼居住,不必搬移。今爾等又奏要搬回鳳州放豬地面居住,緣在此在彼均是朝廷官屬,茲特遣敕往諭爾等遵奉朝命仍在彼居住,朝鮮國王必能撫恤爾等不致失所。今爾等須守本分以安生理,朝廷或有敕召爾等來朝,或有征伐調遣,爾等須即聽命前來效力不違,庶見爾等敬天事大之誠。」(同上書卷八六)
明廷既不許移住,朝鮮又專事侵逼,童倉、凡察等只能舉族逃去。次年(公元1440)四月咸吉道都節制使金宗瑞報告童倉、凡察等率麾下舉家逃去,被朝鮮軍隊追截,棄其資產馬畜,只著破衣逃脫,麾下四十餘人被獲(《世宗實錄》卷八九)。六月間率管下三百餘戶逃至婆豬江,住白頭山西南亐多干之地(同上書卷九○)。
世宗二十三年(公元1441)正月明廷敕許同住。朝鮮自此多樹一敵。李滿住則自此一躍而綜三衛,發縱指示,為明和朝鮮的大患。
公元1424年滿住從回波江、方州(元開元路)一帶避韃靼和兀狄哈的侵耗移住婆豬江多回坪一帶(同上書卷二五)。世宗十五年(公元1433)四月朝鮮分兵七道來伐(同上書卷六○)滿住被箭,妻小被殺(同上)。被擄六十四口(同上書卷三一)。部族流離四散,懼逼復移居開原遼東近地之虎狼衛(同上書卷六七)。十年後似又移住於秋子河城,《世宗實錄》卷一一二,二十八年(公元1446)五月己丑條:
平安道監司啟:百戶張乙敬追茂昌入寇野人至羅里乃洞,得野人柏皮書,使人譯之,其文曰:「重治海子領兵將軍衛斯何處重治上文書,前者隨皇帝歸順效力,二家為一家,忽剌溫亐知介毛同古等擄掠之,故吾百姓盡了,是以報復而來。」譯者曰:「重治李滿住領兵中軸也,衛斯何處乃滿住時居秋子河城也。海子未詳。」
明景泰元年(公元1450)十二月蒙古脫脫不花王侵海西,海西建州等處逃避一空,《文宗實錄》卷六:
脫脫兵三萬於臘月二十三、四日間到海西,執不剌吹殺之,其部落降者不殺,不順者皆殺之。指揮剌塔以下一二百人逃奔黑龍江松林等處。建州衛李滿住聞脫脫王殺掠海西人,奔竄山林。脫脫不窮進,還於海西,海西、建州等處一空。
滿住逃回婆豬江,童倉、凡察逃於東分水嶺八渡河極南(《文宗實錄》卷七)。滿住使人示意於朝鮮,謀入居白頭山北南羅爾夫尼衛或慶源地訓春(同上書卷八)。據被擄逃來唐人唐貴、張順等之報告,滿住所逃之地距婆豬江二日半程,距前居渾河十日程:
滿住曾居渾河,今年三月畏達達及遼東軍馬,率部下移居渾河迤南十日程枉天地面。自枉天以南二日程地名五未何吾,五未以南半日程地名婆豬江。自婆豬江至枉天道路不險,其間雖有川河,人馬皆可通行。五未西邊有兀剌山城,滿住管下人等常言山城險阻,西不畏遼東,北不畏達達,唯南邊朝鮮軍馬甚可畏,然避亂之地莫如此處,今年秋後當來居於此。(《文宗實錄》卷九)
這是文宗元年(公元1451)八月辛未的報告,兩天後朝鮮政府又得報告,確實知道滿住的新住址:
甲戌下諭書於平安右道都節制使曰:「今來左道都節制使啟本節該:李滿住管下金納魯等六名到江界地面滿浦,問其來由,則曰脫脫兵馬擊海西衛殺虜人物,因此滿住不得寧居,今年三月還居兀剌山城瓮村。」
凡察子甫下土則移居瓮村迤北十五里吾毛水之地。充尚則移居瓮村。上項滿住管下一千七百餘戶,充尚、甫下土管下共六百餘戶。……(同上書卷九)
滿住所居地據另一報告為凡兒彌河,其遷徙原因為懼明徵伐:
滿住及童卜化禿(凡察之第三子)等嘗假稱達子,屢寇遼東,俘虜邊氓。畏其來討,自原居蘇子河移住凡兒彌河阿坡里等處。(同上書卷一二)
蘇子河為渾河支流,凡兒彌河阿坡里當是兀剌山城附近地名。和朝鮮的江界渭原相距才二三日程。瓮村亦名雍村。十年後又移居距雍村一日程地(《世祖實錄》卷二九),距滿浦百餘里。北距火剌溫地面三四日程,南距兀剌山城二日程(同上書卷三九),距里山八日程,所住地名所老非羅多(同上書卷四○)。
明成化三年(公元1467)明和朝鮮合兵攻建州,朝鮮大將康純、魚有沼、南怡於九月二十五日渡鴨綠江分道進,二十九日攻建州東北婆豬江李滿住等所居諸寨,三十日攻吾彌府諸寨,斬李滿住及其子古納哈、打肥剌等二百八十六級,生擒滿住、古納哈之妻等男婦共二十三名口(同上書卷四四)。
婆豬江即今佟佳江,兀剌山城在婆豬江左岸懷仁附近,吾彌府當即上述之五未何吾,與朝鮮之滿浦相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