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雯:青春是一場冒險
2024-10-11 05:09:04
作者: 王新芳
她默默無聞名不見經傳,卻順利被張藝謀導演選中;她毫無表演經驗,卻在電影《歸來》中和鞏俐、陳道明演對手戲,飾演「丹丹」一角備受好評;她在娛樂圈沒有顯赫的背景,卻登上了坎城國際電影節的紅毯。她叫張慧雯,新一代「謀」女郎。這個幸運的90後女孩在總結自己的成長道路時說:「青春是一場冒險。」
2014年,張慧雯21歲,還是北京舞蹈學院大四的學生。她出生在江西,父母都是普通的公務員,和演藝圈沒有任何交集。張慧雯從小就對舞蹈特別痴迷,考上了北京舞蹈學院。在同學眼中,張慧雯有主見、有個性,她經常說的一句話是:「只要是我喜歡的,就算沒有把握也會去嘗試。就算失敗了,也能在這當中體會到一些東西。」
剛進北京舞蹈學院時,張慧雯原來上的藝校不如其他同學上的藝校有名,沒有引起老師的關注,每次上課給她安排的座位都是靠邊的,這樣的不公平待遇讓她有一種被遺棄的感覺。張慧雯自己跟自己較上了勁,埋頭苦練,沒人給她糾正錯誤,她就趁老師評價別人舞姿時,做自我心理調整,她心裡想著「老師評點別人相當於評點我,總有一天老師會認識我的。」第二年,她嘗試著自己創作了一個劇目《映山紅》,一下子抓住了老師的眼球。老師覺得這個女孩的表演還不錯,慢慢有了一些閃光點,於是就開始關注她。正是這一次大膽嘗試,給她帶來了好運,2011年,她幸運地代表班級參加了在土耳其舉辦的「中國文化年」的演出。
只要敢於嘗試,任何事情都可以改變,只要有機會,命運可以靠自己來創造。隨著年齡的增長,張慧雯越來越清晰地認識到這一點,她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
2013年3月,聽說有副導演到學校找演員,而且找的是芭蕾舞演員。張慧雯是學民族舞的,不符合條件,但張慧雯覺得這是個機會,不管行不行都要大膽嘗試一下,反正也沒什麼事情,她就去試鏡了。她根本不知道什麼是演戲,第一次試鏡,連導演是誰都不知道。在表演了幾段舞蹈,通過了劇組出題演的小品,兩輪面試之後,副導演帶著張慧雯見導演,門一推開,導演上來跟她握手,她反應了好幾秒鐘,才認出導演是張藝謀,一下就被驚到了。
眾所周知,參加張藝謀的海選比藝考還難,即使面試了七八回,最後也不一定就是你。經過層層海選,張慧雯在茫茫人海中被張藝謀相中,選定出演「丹丹」一角,但因為沒有表演經歷和基礎,張慧雯很快就投入到嚴苛艱苦的集訓中。為了《歸來》這部電影,張慧雯開始在很多新的領域中挑戰自己,這對她來說,是一次次大膽的嘗試。她的身材微胖,不太符合「文革」時期「丹丹」的身材,張慧雯就減肥,甚至餓暈過好幾次。她原來是學民族舞的,不是跳芭蕾舞的,因此腳尖著地的動作對她來說很困難,芭蕾舞的基本功就是「立足尖」,許多舞蹈演員從小開始練習,都需要練很多年,而張慧雯只有兩個月用來練習。她刻苦練習,每天練習結束,回去都得用冰袋敷腳。兩個月之後,她的芭蕾舞已經跳得有模有樣了。
影片《歸來》作為張藝謀執導的第二十部長片電影,主要講述了一段發生在「文革」時期感人至深的情感糾葛。作為90後的張慧雯對於「文革」那個時期沒有概念,只能憑導演講戲慢慢向角色靠攏。為了抓住角色在那個特定時期的眼神精髓,張慧雯一有空就看革命樣板戲,琢磨角色。在不斷的練習和揣摩中,張慧雯逐漸掌握了表演要領和精髓,完美地還原出了一個「文革」時期的少女獨特的氣質和心理掙扎。哭戲對於專業演員來說或許並不困難,但是對於從未學過表演的張慧雯來說則是一個挑戰。那一天在天津拍攝一場大雨中在街邊痛哭的一場戲時,已經是凌晨三四點鐘,天氣很冷,張慧雯等了很久,穿的衣服很少,又濕透了,就這樣坐在馬路邊上,一遍又一遍地拍攝。拍到最後,體力透支的張慧雯在停靠自行車時重重摔倒在地上,然而導演張藝謀並沒有及時叫停,任其在雨中掙扎。
張慧雯因為參演電影《歸來》而成為新一代「謀」女郎,走在坎城電影節的紅毯上,她落落大方、星味十足。生活中有許多的不可能」,其實,這些「不可能」大多是來自於人們的害怕和逃避,只要能拿出勇氣主動出擊,大膽嘗試,那些「不可能」就會變成「可能」。張慧雯的青春就是一場冒險,因為敢於大膽嘗試,她終於把「不可能」變成了「可能」,從一位普通大學生一躍成為新一代「謀」女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