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信息戰,用好離間計
2024-10-11 04:59:59
作者: 徐文
信息不是一個固定不變的常量,而是每一個時刻都在發生著變化的變量。既然如此,我們就應把握住和利用好它的這個特點,通過不斷調整自己的信息策略,讓對手對我們的信息無從掌握,更談不上跟上我們的變化。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對手永遠無法知道我們下一步將要如何行動,從而讓自己永遠處於主動地位;也只有這樣,才能一方面掌握對手的信息和策略,另一方面隱藏自己的信息和真實意圖。這似乎有點兒不按規矩出牌的意思,但這恰恰是十分有效的信息博弈策略。
秦相范雎曾提出了著名的遠交近攻的外交策略,當時秦兵連續攻韓,秦昭王派大將白起攻打韓國,占領了野王(今河南沁陽),使韓國上黨郡(今山西和順、榆社以南,沁水流域以東地)和以韓都城新鄭(今河南中部)為中心的韓本土完全隔絕。
韓桓惠王在秦軍凌厲的攻勢之下焦頭爛額,想獻出孤懸的上黨郡向秦求和。韓上黨郡郡守馮亭不願降秦,但又無力抗秦,為促成與趙國聯合抗秦的局面,就把韓上黨郡十七縣獻與了趙國。趙接受了上黨郡的降附之後,遣名將廉頗麾重兵進駐戰略重鎮長平(今山西高平西北),以便鎮撫上黨之民。趙國虎口奪食置秦國霸權於不顧,深深激怒了強秦。於是,秦以此為藉口派左庶長王齕率大軍轉而進攻長平。於是,秦、趙長平大戰爆發了。
老將廉頗率趙軍主力抵達長平後,立即向秦軍發起攻擊。由於秦軍勢重,趙軍連戰不利,二鄣四尉皆失,損失頗大。極富實戰經驗且老成持重的廉頗鑑於敵強己弱、初戰失利的形勢,及時改變戰略方針,決定轉攻為守,將軍隊有組織地撤回到丹河東岸,準備依靠占據的有利地形——除有水寬谷深的丹河可憑外,還有大糧山、韓王山兩大制高點,可鳥瞰丹河兩岸數十里,敵我動靜,了如指掌——構築城壘固守,以圖挫秦軍銳氣,使其陷入疲憊之中。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𝑏𝑎𝑛𝑥𝑖𝑎𝑏𝑎.𝑐𝑜𝑚
秦兵雖然勇武善戰,多次挑戰,怎奈廉頗行軍持重,堅築營壘,遲遲不與秦兵決戰。兩軍對峙於長平三年之久,仍難分勝負,大大削弱了秦軍的進攻勢頭,秦國君臣將士個個焦躁萬分,卻又束手無策。
秦軍遠道而來,糧草輜重補給艱難,難以持久;而趙軍則以逸待勞,補給可源源不斷而來,又有上黨吏民的全力合作與支持。這就決定了秦軍最好採取速戰速決的策略,趙軍則以打持久戰為上策。
秦相應侯范雎清醒地認識到了兩軍繼續相持下去對秦軍不利,作為出色的謀略家,他很快找到了問題的癥結。秦軍若想打破僵局,速戰速決,必須設計除掉老將廉頗。
於是,范雎遣一心腹門客,從便道進入趙國都城邯鄲,攜千金向趙國權臣行賄,且散布流言說:「秦之所惡,獨畏馬服子趙括將耳,廉頗易與,且降矣。」(意思是:秦軍最懼怕的是馬服君趙奢之子趙括,廉頗老而怯,容易對付,現已不敢出戰,就快要投降了。)從這時起,秦國與趙國之間的信息博弈便開始了。
趙孝成王年少氣躁,軍事知識貧乏,對於先前廉頗連吃敗仗、損兵折將已經不滿,又認為廉頗後發制敵、堅壁固守的戰略為不敢戰,更加急不可耐,因而聽信秦所施離間計的謠言,疑心大起,竟不辨真偽走馬換將,讓紙上談兵的趙括取代了老將廉頗。
局勢正式進入了信息博弈的對局中,趙王所接受的信息是:為戰勝秦軍,應該任用趙括為將,他成了不對稱信息博弈中虛假信息的承受者,而這正是范雎所用反間計要達到的效果。秦國實際上是真實信息的掌握者:趙國若繼續任用廉頗為將,則秦國的取勝之路將十分艱辛。因此,秦國就要想方設法讓趙國易將。
趙括雖精通兵法,但徒讀經文書傳不知變通,只會空談兵法,毫無實戰經驗,而且趙括本身就是剛愎自用、好勝逞強之輩。他剛上任,就一反老將廉頗的部署,全盤放棄了廉頗堅壁固守的戰略戰術,而且還任意更換了將校,調換防位,一時間弄得全軍上下人心浮動,戰鬥力下降。
范雎探知趙國已入圈套——命趙括為趙將,便向秦昭王奏議,暗中派武安君白起為上將軍,而表面統帥王齕卻為尉裨將,並約令軍中:「有敢泄武安君將者,斬!」范雎之所以要秘密調換,目的就是使敵鬆懈,以期出奇制勝。
白起是戰國時期無與倫比、久經沙場的名將,一向能征慣戰、智勇雙全。這樣,戰爭形勢就由以久經沙場、老成持重的廉頗為主將的趙軍,對以年輕氣盛、缺乏實戰經驗的王齕為主將的秦軍的格局,轉變為了由以年輕氣盛、缺乏實戰經驗的趙括為主將的趙軍,對以久經沙場、老成持重的白起為主將的秦軍的格局。這就註定了戰局向著利於秦而不利於趙的方向發展,弱趙與強秦三年僵持、平衡的局面終將被打破。
白起到任後,面對沒有實戰經驗只會紙上談兵,又魯莽輕敵、聽信謠言、高傲自恃的對手趙括,決定採取後退誘敵、困敵聚殲的戰略方針。他特做了如下部署:
命前沿部隊擔任誘敵任務,在趙軍進攻時,佯敗向主陣地長壁撤退,誘敵深入;
利用長壁地形縱深構築袋形陣地,將主力配置於此,準備抵擋趙軍的進攻;
組織一支精銳突擊隊,揳入敵人先頭部隊與主力之間,伺機割裂趙軍,以消耗趙軍有生力量並挫傷其銳氣;
另以精兵二萬五千人埋伏在兩側翼,插到趙軍的後方,切斷其退路,完成對其合圍;
最後用騎兵五千秘密潛入趙軍防禦陣地中,很好地牽制和監視留守軍士。
兩軍交戰,戰爭態勢果然按著白起預計的方向發展。趙括在不明虛實的情況下,貿然出兵攻擊秦軍。秦軍佯敗後退,趙括大喜過望,窮追不捨,當前進到秦軍的預定陣地——長壁後,遭到了秦軍主力的頑強抵抗,攻勢大大受挫。趙括見中了奸計,打算退兵,但被秦軍暗中所設的兩翼騎兵挾制,斷了糧草,被圍困於長平。秦軍又派輕騎兵不斷騷擾趙軍,趙軍連戰不利,戰勢十分危急,被迫就地構築營壘,等待救援。秦昭王聞報,親臨河內督戰,把全國15歲以上的壯丁悉數調往長平,傾全國之力與趙作戰。
趙軍陷於重圍達46天,飢餓不堪,士兵甚至割死屍,宰戰馬,自相殺戮以取食,慘不忍睹。趙括迫不得已,重新集結部隊,集中所有精銳部隊分成四隊,輪番突圍,不遂,趙括本人也被亂箭射死。
長平一戰,趙括軍隊大敗,40萬士兵投降白起。但白起奸詐,認為「前秦已拔上黨,上黨民不樂為秦而歸趙。趙卒反覆,非盡殺之,恐為亂」。於是除年老年幼者240人放還趙國報信外,其餘全部坑殺,用以震懾趙人。這恐怕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最為悲慘的一頁。
統兵打仗不僅是力量的交鋒,更是兩軍主將智力的博弈。為了取得勝利,每一方都會想方設法布下各種各樣的陷阱,若稍有疏忽,便會全軍覆沒,趙王正是中了范雎所施的離間計,任命毫無實戰經驗的趙括領軍,在關鍵的信息博弈一環上輸給了秦國,戰爭的結局也就可想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