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變態心理學> 看上去呆呆的——單純型精神分裂

看上去呆呆的——單純型精神分裂

2024-10-11 04:44:44 作者: 盛唐

  單純型精神分裂症多在青少年時期發病,總體來說比較少見。病人起病隱蔽,發展緩慢,大部分病人在沒有明顯誘因的情況下發病,病症亦是在不知不覺中形成的。早期表現類似神經衰弱,因此常常造成誤診。

  類似神經衰弱的症狀包括精神不振,注意力渙散,頭暈,失眠等,病人喜歡呆坐思考,生活比較懶散,缺乏紀律,無法集中注意力,對什麼事都一副漫不經心的態度,說話不多,且句子簡單,單調,對人際交往漸漸失去興趣,原本感興趣的東西也不再感興趣,和親人疏遠。

  當病人向醫生報告說,近來頭暈、頭痛、失眠,記憶力變差,工作、學習不能集中注意力,全身疲憊,四肢無力,心中有恐慌,心煩意亂,因為病人沒有妄想、幻覺等明顯的精神病陽性症狀,醫生傾向於診斷神經衰弱,而不是精神性疾病。

  嚴重時,病人神經衰弱症狀加重,說一些驢唇不對馬嘴的話,句子之間無聯繫,每句話都不完整,如同一個人隨便敲擊鍵盤敲打出來的文章,文字雜亂,意思支離破碎,說著一個話題,思維突然中斷,轉入下一個話題;出現思維貧乏的病人,不管你提出什麼問題,病人的回答都很簡單,有時簡單到只有「是」、「不是」兩種答案。病人還會做出古怪行為,如摔東西、因為小事兒與人爭執,無理取鬧。少數人會出現短暫的意識不清,出現幻覺、妄想,呆著不動,呈現木僵狀態。病程至少兩年,愈後效果較差。

  夢萍的兒子今年13歲了。兒子從小就不是外向性格,上小學時甚至有些自閉,親戚朋友間沒有和兒子一般大的孩子,兒子也沒有玩伴,因此他常一個人玩,一張拼圖玩一天,一堆積木玩一天。夢萍一直擔心兒子不善於交朋友,不會處理人際關係。小升初之後,夢萍又擔心換了新的環境,兒子會不適應,結果兒子適應得比她還快,入學沒幾天熟悉了新同學,還結交了新朋友。

  不過,夢萍漸漸發現兒子身上一些異於往常的地方。陪兒子做完功課,他玩電腦,擺弄樂高玩具,夢萍則擺弄她的綠植,研究食譜,這是爸爸不在家時,母子倆的日常活動。近來,夢萍發現兒子經常呆呆地坐著,不說話,也不玩,他還變得很懶散,書本、文具、衣服丟得到處都是,上學前要夢萍反覆提醒,他才能一一收拾、歸位。

  兒子經常說他頭疼,身體不舒服,夢萍帶他去醫院檢查,未查出任何毛病,後來,兒子的情況變得糟糕起來。上課時精神不集中,記憶力下降,老師剛講完的知識點,下課時就被他忘了。兒子變得孤獨,不願意與人交往,對爸媽也比較冷漠,情緒不穩定,還欺負比他小的孩子。

  夢萍問遍了同學、老師,也沒搞明白兒子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兒子不聽話,夢萍就訓斥他,兒子成績下降,夢萍買了一堆提高記憶力的書,幫助兒子鍛鍊記憶力,可是效果都不明顯。直到老公說,「要麼去問問心理醫生吧?」夢萍才意識到,兒子可能不是學習能力問題,也不是行為問題,而是心理方面出了問題。

  看著兒子一天天失去笑容的臉,夢萍淚水漣漣,她怎麼也想不到,兒子會和精神分裂症扯上關係,從一個乖巧懂事的孩子變成了冷漠無情的少年。兒子的話越來越少,漸漸對周圍失去興趣,從他的臉上,看不出悲傷,也看不出高興,但有時他會異常興奮,摔自己的東西,打媽媽,做一些離奇古怪的動作。兒子以前會經常念叨「我愛媽媽、我愛媽媽」,現在連「媽媽」都不願意叫了。夢萍想靠自己照顧,幫助兒子好轉,不想讓才十多歲的兒子住進精神病院,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病人。

  單純型精神分裂症發病緩慢,短則一兩年,長則三五年,雖然此症被認為是沒有思維失調症狀的一種精神分裂症,但對青少年的思維、情感和行為發展還是有影響的。有的父母因為不懂心理學方面的知識,將孩子的病症看作行為問題,覺得孩子不愛學習了,不聽話了,學壞了,用恐嚇、懲罰的方式對待孩子。有的父母則諱疾忌醫,不想讓別人知道自己的孩子出了精神問題,為了面子,耽誤了及時的治療。

  本章節來源於𝕓𝕒𝕟𝕩𝕚𝕒𝕓𝕒.𝕔𝕠𝕞

  青少年時期是一個人身體、心理發展的關鍵時期,如果發現孩子的異常行為,不要害怕往精神疾病方面考慮,越早發現,對孩子的成長越有好處。除了必要的藥物治療,配合心理治療、家庭支持,給孩子創造良好的環境,減少精神上的刺激,對治癒疾病意義重大。如果家中有直系親屬患精神疾病,父母更要做好心理準備——前文已經說過,精神分裂症遺傳的概率是很高的。

  美琳今年20歲,因言行異常持續兩年,病情加重後的第3個月,被父母送醫院救治。

  兩年前,美琳突然間不願意工作了,對家人隨意發脾氣,後來說工廠里環境太吵,影響了她的健康,於是無故不去上班,待在自己房間裡,不出門,也不見人。

  家人發現她晝伏夜起,夜裡起來好幾次,凌晨時分,她的房間還亮著燈。有幾次,媽媽夜裡起來,發現她穿著睡衣在陽台上坐著,眼神空洞地看著窗外。長時間待在家裡,美琳生活懶散,衣衫不整,不洗漱,不換衣服,也不按時吃飯。問她怎麼回事,美琳只回答說心情不好。一個月後,媽媽帶她到醫院就診,初診為抑鬱情緒,醫生給開了些藥,建議每星期做心理疏導,同時要求美琳家人注意觀察。

  兩個月後,美琳情況有所改善,決定回工廠上班,但是每天悶悶不樂,無法完成工作任務,有時不請假擅自離開崗位,或者從工廠跑回家。被上司訓斥,美琳乾脆辭職回家,白天睡覺,晚上上網,每天精神恍惚,父母督促她出去找工作,美琳則埋怨父母不愛她。

  美琳自行中斷了心理諮詢後,開始情緒糟糕,有時自言自語,有時大喊大叫,自己說幹什麼都沒有勁頭兒,活著沒意思。父母勸美琳去看醫生,她則聲稱自己沒病,不願意去看醫生。父母都需要上班,擔心她一個人在家出事兒,遂把她送到醫院,住院治療。

  經過全面的身體檢查,發現美琳並沒有器質性病變,但是存在情感、思維障礙。做身體檢查時,美琳不肯合作,要在父母哄騙下才肯配合醫生,本人自述病情時,美琳很少開口回答問題,醫生問十句,她最多回答一兩句。注意力不集中,思維過程緩慢,情緒平淡,自我評價較低,對自己的病情,美琳只說「心情不好」,沒有更深入的認識。對生活失去信心,不考慮前途、未來,想一直懶散下去,還說「睡著了就什麼都不用想了。」醫生最終診斷為精神分裂症單純型。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