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把最擅長的事情做到最好> 讓生命在光影間綻放

讓生命在光影間綻放

2024-10-11 04:41:26 作者: 程應峰

  大凡可以稱為大師或奇人的人,一定有著不同尋常的人生經歷和過人之處。

  請記住𝒃𝒂𝒏𝒙𝒊𝒂𝒃𝒂.𝒄𝒐𝒎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晚清道光年間,南海泌沖有這麼一個人,父親和外祖父都是學養深厚的「數學愛好者」,自然而然給了他那個年代少有的數理啟蒙教育。他自小受鄉村私塾教學的父親的影響,10歲時,就接觸了《周易》《九章算術》《周髀算經》等。年紀稍大,他開始學習「經史子集」。對傳統文化寬泛的認知,加上他對算術濃厚的興趣,為他日後研習西方文化和科學知識埋下了種子。

  他悟性極高,就像後來人對他評價時提及的一樣:「聰敏絕世,覃思聲音文字度數之源。尤精天文歷算,能薈萃中西之說而貫通之,靜極生明,多具神解。」當西方科學知識傳入中國後,他通過自學,將中西方文化精粹加以融合,獨自對光學、數學、天文學、測繪學、力學、化學及地理學進行了研究。

  1836年,也就是他17歲那一年,他讀《夢溪筆談》時,書中關於塔倒影與陽遂倒影同理的章節,讓他一下子著了迷並陷入其中。湖光塔影在別人看來,也許司空見慣,但於他而言,卻是有待捕捉定格的奇幻勝景。就這樣,他對透鏡成像產生了濃厚興趣,一頭扎入了對光學的研究之中,證明了光的折射、反射、散射原理,以及小孔成像、透鏡聚焦成像原理。

  1844年,他一邊研製攝影器具,一邊結合國外有關感光、顯影、定影、沖洗等工藝,發明並製造出了中國第一台照相機,率先將其運用到地圖繪測拍攝中,並設計了攝影繪地圖法。

  地球球形說在15世紀末已經得到了西方的廣泛認可,中國清代接受這個學說比西方整整晚了二百多年,當時,甚至仍有多數壓倒少數的聲音反對球形說。但他沒有被反對說左右,欣然接受了這個理論,並迅速進入研究階段。他認為,地球兩極半徑比赤道半徑小,是橢圓形的,在測算時,應「以橢圓曲率算之」,他以曲線來表示經緯線的畫法,使繪圖技術趨於準確,也為古老中國實地實測、勘測地表地質打開了一扇塵封之門。他同時撰寫了《度算版釋例》,闡明了度算版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隨後,他製造過對數尺、望遠鏡、顯微鏡、七政儀、天體儀等,並通過論著《乘方捷術》《磬求重心術》《格術補》等,論證了他對力學、光學、數學的理論見解。

  因沉迷於科學研究,視科學研究為專篤使命。他清心寡欲,不赴科舉,終其一生仍是秀才。他不迷官場,恬退自甘,在數、圖、器的把玩中,實現了中國讀書人一次整體性的脫胎換骨,煥發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可以肯定地說,他是能薈萃中西學說,並且融會貫通的為數不多的奇才之一。郭嵩燾特將他推薦給朝廷,他稱病推辭;曾國藩在兩江視察時,請他出任「製造總局」要職,也被他婉拒。

  他以自制的照相機和感光化合物拍了許多照片,其中一張珍藏在廣州市博物館的自拍像玻璃底板下,於1973年沖印出了極為清晰的屬於他本人的相片。正是:「自照原無意,呼之如有神。」有人在紀念他時,為他撰寫了這樣一副楹聯:「專橫百家才大於海,安坐一室意古於天」,可以說,這一副楹聯道出了他卓爾不群的人生。正是因為有了在實驗科學上卓爾不群的他,中國近代科學才不再顯得那麼落寞蒼涼。

  這個捕光捉影的民間奇人,就是晚清時期的科學家、發明家,被稱為「中國照相機之父」的鄒伯奇。雖然他只度過了五十個春秋,但他卻是一個讓生命在光影間綻放的人,也是一個在有限的生命象限里,教光影定格重生的人。

  【賞·品悟】

  大師之所以成為大師,奇人之所以成為奇人,是因為他們對某些事物葆有濃厚的興趣。

  都說熱愛是最好的老師,大師或奇人,正是因為對某事某物懷有強烈的興趣和熱愛,他們的生命才有可能走向別人無法抵達之處,光澤後世,蔭及來人。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