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快樂,內在而自在,深刻而持久
2024-10-11 04:41:08
作者: 程應峰
一位久病的患者,到他熟悉的醫師那兒看病。醫師給他做了全面檢查,說沒什麼大問題。可他說:「我吃了很多藥也不見效,這是怎麼回事啊?」醫生說:「你的病不是吃藥的問題,而是能不能保持愉快心境的問題。你的家境我知道,你身體的毛病也是事實,但對你來說,需要的不是藥物,而是快樂。面對自認為不如意的生活,想法子快樂起來,才是改變你目前生存狀況的良方。」
聽了醫師的話,患者若有所悟:是啊,我的身體狀況,也許真是因為自己對自己的處境太過沮喪。從此以後,他將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的愛好上,清理出擱置已久的文房四寶,潑墨揮毫,寫字作畫。不管是在生活中還是在虛擬的網絡上,一有機會,他就主動和書畫愛好者愉快地交流。這期間,他品嘗到了真正的快樂。本來,他的書畫功底就不錯,不到兩年時間,就創作了一批有一定水準的書畫作品。在朋友的鼓動和支持下,他舉辦了一次書畫展。就這樣,他的作品,不僅得到了書畫同行的認可,還有幾幅被人高價收藏。在忙忙碌碌、快快樂樂走過的這些日子裡,他的身體竟然毫無不適的感覺。這一切,緣於他懂得怎樣去營造真正的快樂。
這位患者讓我想起了春秋戰國時期的一個人——顏回。顏回是個品德高尚、胸懷人間大愛的人,同時也是一個快樂的人。有一次,孔子問子路和顏回的志向,子路回答:「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意思是和朋友同乘馬車,共穿皮衣,即使破爛了也無所遺憾。顏回則說:「願無伐善,無施勞。」意思是不誇耀自己的長處,不宣揚自己的功勞。從兩人的回答不難看出,子路偏於小圈子的榮辱,而顏回則心存人間大愛,其境界之高,是子路無法相比的。因樂觀好學,顏回為孔夫子所欣賞。子曰:「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顏回雖然過著清貧的生活,卻擁有快樂的心境。也許,這正是因為他有大志向,以胸懷天下為樂吧。
在物質發達的今天,可以說,生而為人的快樂,更多來自內心的滿足。關注內心,才能變被動為主動,變消極為積極;才會心胸坦蕩、泰而不驕、和而不同;才會不苛求,不攀比,自得其樂。窮人可能不快樂,富人也可能不快樂。真正的快樂,是一種胸懷、一種智慧,它內在而自在,深刻而持久,沒有人可以動搖。
【賞·品悟】
快樂是一種心境,更多是源於內心的滿足。一個人要得到真正的快樂,就必須聽從心底的召喚,不為外在左右。只有這樣,才能在付出努力後,真正造就自己,並獲得深刻持久的快樂。
本章節來源於𝐛𝐚𝐧𝐱𝐢𝐚𝐛𝐚.𝐜𝐨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