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把最擅長的事情做到最好> 靈感的獲取途徑因人而異

靈感的獲取途徑因人而異

2024-10-11 04:40:19 作者: 程應峰

  靈感的產生是多方位的,有來自山水、人文景觀的靈感,有個人嗜好產生的靈感,有認同欣賞得到的靈感……比如女性的美貌,常是文人獲取靈感的來源,類似「山是眉峰聚,水是眼波橫」,就得之於女人秋波流轉、顧盼生輝的雙眸;再如香氣濃郁的葡萄酒,常是畫家、詩人及音樂家靈感的棲息地,它生動曖昧的光澤,最能體現藝術家內在的信心和夢想。天才畫家凡·高就常將畫筆浸入葡萄酒中,只有這樣,他才會擺脫無形的焦慮,在繪畫創作中變得輕鬆愉快。

  宋代文學家歐陽修,據說於「枕上、馬上、廁上」時常會靈感乍現、文思泉湧。若與「三上」不挨邊,便生混沌迷茫之惑,難免會前崖後壁,思路堵塞。可見,靈感這東西,並不是任何場景下都可以得到的,只有在某些特定的條件下,它才會翩躚而來。

  日本著名撰稿人殘月,他尋找靈感的秘方,就是拜訪名人墓地。據說他共拜訪過五百多位名人的墓地,其中包括魯迅、伽利略、歌德和奧黛麗·赫本等。青春年少時,他一再受到感情上的重創。為了逃避殘酷的現實,他在文學和音樂中尋找安慰,讀遍世界名著,聽遍世界名曲。19歲那年,他偶然拜謁寫過《罪與罰》的俄國著名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墓地時,產生了奇特的感受:「當我站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墓前,他的作品立即變得異常生動,似乎他在向我訴說著什麼。」這以後,他開始了全球名人墓地之旅。這種特別的舉動改變了他的人生,不僅給了他靈魂上的安慰,也給他帶來了事業上的成功。

  出色的大提琴演奏家馬友友,雖然身上流淌著中國人的血液,但他生在法國、長在美國。在成為世界級名人之後,別人問他:「你的藝術靈感來自哪裡?」他毫不猶豫地回答:「我的藝術靈感來自故土。」50歲那年,他回到老家寧波,在激情洋溢地演奏了一曲又一曲之後說:「我不能再拿琴了,否則我會收不住,一直在這裡演下去。」面對自己的根脈,他虔誠地說:「感謝我的祖先,為我種植了那麼多藝術靈感。」

  創新中國畫的代表人物石虎擅長從漢字里尋找靈感,他的作品在國際市場屢創高價。他對中國文字情有獨鍾,認為漢字是中國文化的精粹,合乎道,有神性,支撐了中國人的思維,且從漢字裡面可以得到許多創作啟示。繪畫和文字,都是在運用一些符號。一個畫家在構建符號時,有必要從漢字里學習如何掙脫邏輯。他說:「在藝術創作上,只有回到自己的母語上來,從漢字中去體悟畫語,借其神性,才能有所創造。」

  由此看來,獲取靈感的途徑因人而異、各有千秋。可以說,靈感,是由於頑強勞動而獲得的獎賞,它得之在俄頃,積之在平日;靈感,是一個不喜歡拜訪懶漢的客人。靈感,總是根植於生活的。任何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任何人都有屬於自己的靈感,若能及時把握,它就能給你一雙翱翔的翅膀,助你飛向成功的彼岸。

  【賞·品悟】

  人類的靈感來源於特定的情境。靈感是人人都有的,只不過有心之人尋找靈感,無心之人放棄靈感。善於把握靈感的人,總會得到相應的報償。可以說,靈感成就了他們的事業,也造就了名人。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