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交叉的雙臂在牴觸什麼
2024-10-11 03:43:58
作者: 白麗潔
雙臂交叉屬於一種抵禦動作,表明了內心的一種牴觸與抗拒——似乎無論是心理學家還是行為語言專家,都這麼告訴過我們。不過,也有人說他們之所以會做出這種動作,純屬個人習慣,因為這個動作會讓他們感覺非常舒服。對此,相關專家給出的解釋是:只有姿勢和心理狀態保持一致時,人們才會感覺到舒服。也就是說,無論是出於習慣,還是一種無意識的小動作,它都暗示了我們的心理上也許正在牴觸著什麼。
一位專門研究行為學的學者在一次世界巡迴演講中,親自驗證了這個判斷的可靠性:在他的開場白中,他故意詆毀那些觀眾非常熟悉並且尊敬的名人,其中也包括一些來到現場聽他演講的名人。正當眾人詫異他的出言不遜時,他突然要求觀眾維持此刻的姿勢不要動。接著他指出,現在約有90%的人正在交叉著雙臂。
眾人覺得非常驚訝,然而他們望向周圍的結果,卻告訴他們這位出言不遜的人的判斷確實是正確的——包括他們自己在內,多數人的雙臂此刻都在交叉著。至於這是什麼時候發生的動作,連他們自己都不知道。由此,這位行為學家告訴大家:大部分人在聽到自己不同意的話時,都會不自覺地交叉雙臂。——作為一個演說家或者是談判專家,必須要時刻注意和領會這個動作的意思,否則就無法順利傳達他們想要傳達的信息或者達成合作。
由於在進行審訊工作時,FBI特工需要時刻注意被審訊者內心的變化,以確保他們的審訊富有成效,所以供職於FBI內部的許多研究人員經常會做一些關於微動作所代表的心理含義的相關實驗。針對雙臂交叉這個動作,他們曾經做過一項非常有趣的實驗。
實驗組織者首先召集了一定數量的志願者,並且把他們分成兩組。接下來,由同一個演講者依次為這兩組的志願者們做了演講。實驗組織者要求第一組的志願者在聽演講時,必須保持身體姿勢的自然輕鬆,不能交叉手臂或者是腳;而在第二組志願者們聽演講時,他們則被要求雙臂交叉並緊抱在胸前。演講結束後,研究者們逐個記錄下了他們對於演講內容的掌握程度、自己的看法以及對演講者個人的看法。
結果顯示:第二組的聽眾不僅在對演講內容的掌握程度上不如第一組,並且對演講者的觀點和演講者本人還存在著較多的挑剔。這個實驗也說明,當聽眾交叉雙臂時,內心無形中也樹立起了一道牴觸的情緒屏障,不僅牴觸演講者的演講內容,而且對演講者本身也產生了牴觸。
交叉的雙臂不僅在牴觸對方的話語和觀點,它有時也在牴觸對方帶給自己的一種不舒適的感覺。比如在某些商務社交場合中,地位較高的人,比如董事長到公司視察時,會和一些從未謀面的普通員工握手,而在他做出這些動作之後,哪怕他沒有擺出任何讓員工感受到其權威的姿勢,員工也會產生一種惶恐不安的情緒。
所以,員工在和董事長握手後,大多數人都會採取雙臂交叉的姿勢——只有恰如其分地做出能夠表達他們內心情緒的姿勢,他們才會覺得自在一些。從而再次驗證了心理專家所說的「只有姿勢和態度一致,心裡感覺才會舒服」的觀點。
交叉的雙臂還在牴觸外界刺激(包括人)對自己思想的干擾和入侵。許多人在陷入思考時,經常出現這個動作。比如對面坐著的兩個人,當其中一個人發表了一段講話或者闡述了某個觀點時,坐在他對面的那個人經常會無意識地交叉自己的雙臂並抱在胸前,這表達了對方在思考,並且不想讓別人打擾自己的意思。
以上這些內容,換個角度來講,也說明在某種意義上,交叉的雙臂不僅表達了行為人內心的一種牴觸情緒,同時還具有自我防衛的保護意義。尤其是當交叉的雙臂處於胸前時——牴觸情緒之所以發生就是因為感受到了自己可能被傷害、被威脅。
想想看,一般情況下當一個人內心緊張或者是有負面態度時,為什麼會下意識地在胸前緊緊地將手臂交疊起來呢?因為這個動作就像一道屏障一樣,幫助人們在心理上抵抗外來的威脅。再者說,由於人體的胸腔有很多重要器官,所以將手臂交叉置於胸前,也是出自本能的一種自我保護姿態。
關於雙臂交叉在胸前的防衛意義,我們在看棒球比賽的時候會體會得更加清楚。試想這樣一個場景:在一場棒球比賽中,當某裁判做出了一個裁決,而某教練又不服這個裁決時,教練氣沖沖地衝進了賽場,衝著裁判指手畫腳地表示抗議,甚至還揮動著拳頭。這時,這位裁判會用眼神狠狠地回應他,同時還會將雙臂交叉在胸前。這位裁判想要表達什麼意思呢?是傲慢?不,儘管裁判具有自己的權力和優越感,他並不需要害怕這位怒氣沖沖的教練,但是面對隨時可能暴力相向的教練,人類的本能讓他不得不提高警惕,同時做出這種防衛性動作。
許多研究都證明,這是人們生活中經常發生的一個動作。比如小孩會用這個動作來對父母的嘮叨表示抗議;老人會用這個動作來維護自己的尊嚴;談判過程中如果一方不滿意另一方的要求,他們會用這個動作來捍衛自身的利益,表達心中的不滿——只可惜,許多人在生活中經常會忽略掉這個動作,或者簡單地將之視為一個人的習慣性動作,從而錯失了挽回彼此之間關係或者是合作機會的最佳時機。
對於FBI特工來說,他們是不會輕易放過這個身體語言信息的。波爾是FBI的一名特工,在一次商場縱火案的調查中,他收到一個消息,說是這家商場隔壁的一家商鋪的老闆可能是知情人,於是波爾很快到達了那家商鋪。當他看到店中有一位中年男士正在悠閒地清點著貨物時,波爾判斷那位男士應該就是線人所說的知情人。
破案心切的波爾徑直走向那位男士,問道:「請問您是這家商店的老闆嗎?我是……」波爾準備直接介紹自己的身份,然後希望這位老闆能夠給予配合。不過就在波爾將話說到一半時,他突然注意到這位男士的雙臂交叉了起來,然後慢慢地移動到了胸前。波爾馬上醒悟過來:附近的商場剛剛發生縱火案,如果他是知情人的話,一定很擔心警方找上門來,自己對於他來說又是個陌生人,不引起他的警惕才怪呢?
同時,這個動作也提醒波爾,他原來的思路不適用,如果對面的男士真的是商店老闆的話,他對波爾已經產生了牴觸心理,再請求他配合會有困難。善於隨機應變的波爾馬上改變了自己的說辭:「我是傑克的朋友,傑克您知道嗎?他說是您的老顧客,每一年都會來您這進一大批貨。就是他介紹我來找您的。」
這位中年男士先是一愣,隨即臉上浮現出笑容,開始熱情地招呼波爾——每天接待那麼多顧客,他早已記不起傑克是哪一位,但是無論傑克是不是他的老顧客,眼前這位卻極有可能是他的新顧客,他有什麼理由拒絕他呢?在那位老闆的熱情招呼下,加上波爾的能說會道,見聞廣博,二人很快就聊得熱火朝天。聊著聊著,二人自然聊到了幾日前隔壁商場發生的縱火案。這時只聽這位老闆神秘兮兮地說起一些情況,而這正是波爾要尋找的線索。
後來,兩人又聊了幾句,波爾起身向老闆告辭,並感謝他的熱情款待,如果可能的話,再過幾日波爾會再次登門拜訪。這位老闆心中也很高興,他覺得自己又開發了一位潛在的客戶。
一周以後,波爾和他的同事們成功地破獲了這起縱火案。波爾的成功和他出色的觀察力是分不開的。
要想及時洞悉對方的心理以及正在發生的情緒變化,我們也要像波爾一樣善於觀察。要知道,人的口頭語言會說謊,但是肢體語言卻不會。只要雙臂交叉的動作存在,負面態度就存在,並且會隨著動作的發生而得到強化,這一點我們要尤其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