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侯景太厲害,還是南梁太窩囊
2024-10-11 03:02:40
作者: 張程
一
侯景大規模擴軍備戰,引起了很多地方官員的警覺。警報接二連三地傳到建康。
合州(今合肥)刺史鄱陽王蕭范多次密報侯景將反,蕭衍不相信。
將軍羊鴉仁從懸瓠撤退後,受到朝廷訓斥,不敢返回朝廷,便帶兵留屯淮河一帶。侯景在南方舉目無親,就和羊鴉仁一起在河南打過仗,還算是有交情,就約他一起造反。羊鴉仁立即把侯景派來的人和拿來的信押解到建康,向蕭衍告發。侯景謀反證據確鑿,朱異卻秉承蕭衍的意思說:「侯景只有區區幾百殘兵,能幹什麼!」蕭衍於是將侯景的使者送回壽陽,對此不聞不問。侯景反咬一口,說羊鴉仁誣告,要求殺羊鴉仁。同時要求擴大轄區,不然就要率兵臨江,自己找地盤去。侯景一個敗將,如此囂張,公然要挾朝廷。結果,蕭衍卻對侯景的使者說:「譬如尋常窮人家,有三五個客人,還相處得好。朕只有一個客人,惹得他生氣,這是朕的過失。」他以一貫的慈悲胸懷,沒有殺羊鴉仁,也沒有同意侯景移防的要求,但對他厚加賞賜。蕭衍希望這件事情能夠不了了之。太清二年(548)八月初十,侯景準備就緒,正式在壽陽宣布造反。他打出了「清君側」的旗號,以討伐中領軍朱異、少府卿徐、太子右衛率陸驗、制局監周石珍為名,號召大家支持自己。侯景要討伐的這幾個人不是貪污成性,就是苛刻出名,惹得民怨深重。侯景這麼做,還真能蒙蔽不少人。不過蕭衍知道侯景造反後,滿不在乎地說:「侯景有幾個兵,能成什麼事?我隨便拿根棍子就能揍他。」他任命六子邵陵王蕭綸為大都督,率領四路大軍包抄壽陽,討伐侯景。
梁軍占有絕對的兵力優勢,且是在內線作戰,只要蕭綸正常發揮,就應該能殲滅侯景。蕭綸也是這麼想的,所以他不慌不忙地集合軍隊,渡過長江,慢慢向壽陽進軍,沒有採取任何其他措施。
侯景的謀士王偉分析道:敵強我弱,兵力過分懸殊,不能和蕭綸正面作戰,固守壽陽也只有死路一條;要想獲勝,就要冒險,出奇招。王偉建議侯景放棄壽陽,傾盡全力,直取建康。放棄根據地,長途奔襲,其中只要出現一點兒差錯,全軍都可能變為任人宰割的散兵游勇,這是個正常人都要猶豫再三的險招。然而侯景迅速採納,並在九月二十五日以打獵為名,率軍出了壽陽城。侯景進軍神速,八天後占領譙州(今安徽滁州),半個月後占領歷陽,很快飲馬長江北岸。而蕭綸還在慢騰騰地向壽陽進軍!
侯景之所以一路猶入無人之境,除了因為蕭綸無能外,還因為幾十年的和平幾乎消磨了南樑上自封疆大吏、下到普通軍民的警惕性和戰鬥力。面對突如其來的戰爭,他們毫無應對之力。
歷陽失守的消息傳到建康,蕭衍才開始認真籌劃用兵方略。大將羊侃當時在建康擔任尚書。蕭衍向他諮詢,羊侃認為要立即派兵扼守長江南岸的重要渡口採石,阻止侯景渡江,同時嚴令蕭綸迅速攻占壽陽(其實,高澄已經乘虛而入占領了壽陽),然後南北夾擊侯景,到時候侯景前有長江天險阻隔,後無退路,必敗無疑。蕭衍再次調兵遣將,派侄子蕭正德負責前線軍事,又派名將陳慶之的兒子陳昕去鎮守採石。
本書首發𝐛𝐚𝐧𝐱𝐢𝐚𝐛𝐚.𝐜𝐨𝐦,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現在該蕭正德這個內奸上場發揮了。他一上任就調集幾十隻大船,準備接應侯景渡江。緊要關頭,採石的調防出現了紕漏。將軍王質原本率兵三千扼守採石,接到調令後不等陳昕到達就帶兵撤走了,致使採石沒有軍隊防守,加上蕭正德派船前來接應,侯景的軍隊從容渡江,越過採石向江南深處發展。這時,侯景的部隊才發展到八千人,只有幾百匹馬。
建康城中的多數軍民都沒有經歷過戰爭和動亂,如今叛軍兵臨城下,搞得人心惶惶。城外百姓紛紛逃進城內,使得城中秩序大亂。蕭衍授權太子蕭綱全權負責禦敵,同時依靠羊侃參謀軍事。
蕭綱和羊侃任用蕭正德、庾信等人參與城防,希望前者守衛建康南邊的正門宣陽門,後者守衛朱雀橋要害。結果,蕭正德打開城門,親自出城迎接侯景軍隊入城。侯景和蕭正德兩人在馬上相互作揖寒暄,怎麼看都像是朋友重逢,不像是敵人。庾信是南北朝文學的集大成者,是當時的文壇宗師,率領一支從來沒有打過仗的軍隊阻擋在侯景面前。此外,還有一條秦淮河奔流在兩軍中間。
大敵當前,庾信還在津津有味地啃甘蔗,突然對岸射來一陣亂箭,有一支正中庾信身旁的門柱,驚得庾信扔掉甘蔗,扭頭就逃。三千部下隨之一鬨而散。侯景輕鬆邁過秦淮河,順利占領了建康外城。而庾信後來逃到了北方,被捧為文學大師,從而官運亨通,還創作了《哀江南賦》等大批作品。
經過幾代王朝的建設,當時的建康城規模宏大,城內有三座內城:台城(官衙和皇宮所在地)、東宮(太子居所)和石頭城(要塞)。侯景大軍迅速占領東宮,殺向台城。石頭城的守將是蕭綱的兒子蕭大春。蕭大春見外城失陷、台城危急,棄軍逃往京口,石頭城駐軍便投降了侯景。至此,台城被包圍得嚴嚴實實。好在羊侃臨危不懼,詐稱接到飛箭射來的信件,說蕭綸率領大軍回援,即將到達。台城裡才人心稍定。
從起兵壽陽,到此時奪下石頭城,侯景只用了兩個半月的時間。
二
台城攻防戰開始了。
白天,侯景指揮將士猛攻台城。因為東宮緊挨台城,叛軍便爬上屋頂,朝城裡射箭。夜晚,侯景就在東宮裡飲酒作樂。他把東宮幾百名歌舞奏樂的女子都分給軍士姦淫取樂。叛軍還放火燒毀了建康的幾處宮署,東宮中極為豐富的藏書也被付之一炬。很快,戰火就將建康城破壞得傷痕累累。
叛軍火攻台城大門,羊侃就下令在大門上方鑿洞,從洞裡往外倒水滅火。叛軍又用大斧劈門,一扇門眼看就要被劈開了,羊侃就從門的裂縫中伸出長矛刺殺,連殺了兩名敵兵,逼得叛軍不敢再劈門。侯景造了幾百隻一丈多長、有六條腿的木頭架子,稱之為「木驢」。在上面蒙上浸濕的牛皮,下面藏六名士兵。叛軍在木驢的掩護下想要破壞城牆。羊侃就下令向城牆根投擲石塊,把木驢砸得粉碎,殺傷裡面的士兵。
侯景將木驢改造為尖頂結構,且石塊也打不壞。羊侃就下令火攻,在火把、箭鏃上澆上油、塗上蠟,點火拋下去、射下來,將木驢燒毀。侯景又造了十多丈高的登城樓,推近城牆,以便叛軍在樓上向城內射箭。台城守軍看見龐然大物般的車子逼近,不知如何是好,恐懼莫名。羊侃卻成竹在胸,說這些車子既高大又沉重,而台城四周的壕溝土質疏鬆,車子到了城邊一定會倒。果然,臃腫的登城樓推到壕溝附近,紛紛因重心不穩自己就倒掉了。
十一月初,侯景改用原始的辦法,在台城東西兩面堆土山,打算將土山堆得和台城城牆一般高,從山上攻進城去。叛軍驅趕大批居民運土築山,誰手腳慢一點兒劈頭就打,誰跌倒了就被埋進土地,當作山體的一部分。建康城裡一片號哭之聲。城內唯一的辦法,就是迎著叛軍築山的方向,也築造土山,正面將叛軍壓制下去。城裡太子、親王以下的人都背土夯土,在土山上築樓。侯景又招募了兩千敢死勇士,披上鎧甲,登山作戰。不幸的是,突然天降大雨,台城裡的土山坍塌了。叛軍趁機進逼,羊侃下令大家把任何可以燃燒的東西,如木材、衣服等,都點上火,拋擲出去,構成一陣火焰攻勢,硬生生地把叛軍打退了。同時,羊侃帶人在坍塌處趕築了一道城牆。台城這才轉危為安。
侯景猛攻多日,沒有絲毫進展,反而死傷了不少將士。他改變戰術,改攻為困,在台城四周築起營壘,隔斷內外聯絡,準備打持久戰。
同時,侯景也不放鬆心理戰、政治戰。他向城裡射賞格,宣稱只要殺了朱異等人他便退兵。台城裡也射賞格出去,稱有能獻侯景首級者,即授侯景所任官職,並賞錢一萬萬、布絹各一萬匹。侯景把羊侃的兒子押到城下,逼羊侃投降。羊侃不為所動,說:「儘管把他殺掉好了!」侯景不放棄,幾天後又押羊侃的兒子到陣前。羊侃拿起弓就向兒子射去,還說:「我以為你早已死了,怎麼還在!」侯景知道感情要挾對羊侃沒用,就把羊侃的兒子放了,之後也沒再用這招。
侯景在心理戰中慘敗,卻在政治戰中收穫很大。十一月初一,他擁戴蕭正德即位做皇帝,自己做了丞相。之前,江南的世家大族和達官顯貴奴役了大批奴婢和下人。南梁社會長期穩定,主人和奴僕的關係也非常固定,奴僕的待遇很低,普遍怨恨主人。侯景就宣布,凡是家奴投降,一律解除家奴身份。於是建康附近的奴僕們紛紛投靠侯景,加入叛軍,人數有數千之多,成了叛軍的核心戰鬥力。侯景挑選了一名朱異的家奴,任命他為儀同三司,讓他跨駿馬、穿錦袍,到台城下罵朱異:「你做了三十年官,才是個中領軍,我剛追隨侯王,就已經做到儀同了。」這話對台城內王公大臣們的家奴有巨大的吸引力。上千家奴逃出台城,加入了叛軍。侯景對這些翻身奴僕都厚加賞賜和重用。
如此攻防了一個月,戰局停滯了下來。侯景擔心南梁援軍雲集,又因為軍需糧草告罄,不得不下令搶劫民間糧食、金帛和人口,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叛軍公然搶劫,對江南富庶之地破壞嚴重。
三
困守台城的君臣官兵,把希望都寄托在了援兵身上。
侯景叛軍集中在台城附近,其他地區還在梁朝官府統治之下。只要有人出兵救援台城,就不怕侯景不滅。
最先到達建康的援軍是原本計劃進攻壽陽的邵陵王蕭綸的部隊。他慢騰騰地走到半途,後方傳來警報,說侯景已經渡過長江了。蕭綸慌起來,下令後隊改前隊、前隊改後隊,日夜趕奔建康而去。這支政府軍的軍事素質實在太差,不僅行軍速度奇慢,還中途迷了路,直到十一月底才趕到建康城東的蔣山。這時,台城已經被圍攻一個月了。蕭綸的到來,讓侯景很害怕。蕭綸的部隊畢竟人多勢眾,而且是南梁的主力軍。侯景把搶來的婦女、珍寶都聚攏到石頭城,並備好船隻,準備戰敗逃跑。結果兩軍交鋒後,侯景發現自己實在是高估了蕭綸軍隊的戰鬥力。幾個回合打下來,蕭綸大敗,部隊只剩下一千多人。他只好東撤,遠遠地看著建康,就是不敢近前。
比蕭綸晚幾天,宗室蕭嗣、西豫州刺史裴之高等人也率領援軍到達。他們不敢與侯景交戰,便在蔡洲駐紮,等待更多的援軍到來。
台城內的情況在惡化。羊侃、朱異相繼死去。朱異的死倒沒什麼,但是羊侃的缺位,使得城內失去了抵抗的核心,城中瀰漫起緊張的氣氛來。侯景則抓緊援軍雲集前的短暫平靜,日夜趕造攻城器械,企圖儘快攻下台城。從十二月中旬開始,叛軍連續猛攻十多天。幸運的是,城中一名下級軍官吳景精通城牆攻防之術,指揮軍民抵抗,保全了台城。但是,城內有軍官叛逃侯景,教侯景引玄武湖水灌台城。侯景照做,最終水漫台城,積水逐漸加深,城內軍民的處境更加艱難了。
當時天下最有能力救援台城的是蕭衍第七子,即鎮守重鎮荊州的湘東王蕭繹。蕭衍非常疼愛這個兒子。蕭繹小時患了眼病,蕭衍親自指揮治療,不慎治瞎了兒子的一隻眼睛。蕭衍非常愧疚,後來又夢見一個獨眼菩薩說要投胎帝王之家,他就認為蕭繹是菩薩投胎,對他倍加疼愛。蕭衍將僅次於揚州的荊州託付給了蕭繹,讓蕭繹坐鎮建康的上游,對他寄予了厚望。但是蕭繹聽說建康失陷、台城危急後,首先想到的是父皇和太子哥哥都危在旦夕。萬一他倆同時歸天,自己不就能夠「高升」一步了嗎?所以蕭繹對救援一事,很不熱心。直到十二月中旬,台城被圍將近兩個月後,才派兒子蕭方等從公安(今湖北公安北)出發,順江而下。他撥出的援兵,只有一萬人。
儘管如此,外地勤王軍隊還是陸續到達了秦淮河畔。分別有衡州刺史韋粲率領的本部五千兵馬,江州刺史蕭大心(蕭綱的兒子)派將軍柳昕率領的兩千兵馬,司州刺史柳仲禮(韋粲的表弟)率領的步騎一萬多人,從淮河南下救援的羊鴉仁率領的三萬人。此外會合已經徘徊在建康周邊的蕭嗣、裴之高等人,到當年的除夕夜,各地勤王的軍隊已經超過了十萬人,遠遠勝過侯景一萬左右的叛軍。大家推舉柳仲禮做大都督,並推進援軍到了秦淮河南岸。
太清三年(549)正月初一,勤王軍隊和侯景叛軍在建康郊區的青塘激戰。
勤王軍隊中最積極的韋粲部隊受大霧影響,在行軍途中迷路,手忙腳亂地搭建營柵準備固守。侯景瞅準時機,率軍猛撲,殺入韋粲大營。韋粲英勇迎戰,與兒子、三個兄弟和一個堂弟一同力戰而死。柳仲禮得報,趕往增援,纏住侯景死戰。柳仲禮是員勇將,部隊又人多勢眾,斬殺了數百名叛軍。叛軍多數是強拉來的民夫和解放的奴僕,缺乏訓練,稍遇挫折就向後逃竄,結果被擠入秦淮河中,又淹死了一千多人。戰場形勢開始對侯景不利。柳仲禮和侯景單挑,長矛幾乎刺中侯景,但由於在大霧中缺乏防備,柳仲禮不幸被敵將從背後偷襲,肩部中了一刀,在部將的護送下,倉皇逃離戰場。這一戰,兩軍打了一個平手。侯景不敢再渡秦淮河,勤王援軍也不敢渡過河去,雙方就隔河對峙著。
之前被侯景大敗東撤的邵陵王蕭綸收拾殘部,在京口會合東部各軍,也趕到了秦淮河南岸。這時,蕭方等、王僧辯率領的荊州兵,還有遠從高州(今廣東陽江)趕來的援軍也先後到達。援軍的聲勢再次高漲起來。為了讓台城知道援軍雲集的消息,蕭嗣的部下李朗用苦肉計,故意違抗軍令挨了一頓鞭子,然後投奔侯景,麻痹叛軍後跑入台城。城裡知道援軍源源而來,人心大振。形勢變得對梁朝君臣有利。
但是各路援軍缺乏統一指揮,大都督柳仲禮為人粗暴,傲慢無禮,不能服眾。更嚴重的是,散布各處的梁朝宗室諸位王、公、侯爺之間,各懷鬼胎,互相猜忌,不僅不能合作,更沒人出來說話。因此建康城外的援軍雖多,卻是各自為政,眼看著台城被圍,就是沒人上前。多路援軍的軍紀惡劣,只顧在秦淮河畔擄掠,反而失去了民心。台城遭圍近百天,情形越發糟糕。戰爭爆發時,台城有意識地囤積了四十萬斛糧米,但是沒有儲備燃料、草料及魚、鹽等物資。人光吃大米也不行,於是軍民們就開始捉老鼠、麻雀,甚至殺馬煮皮革吃。據說,連佞佛的蕭衍也不得不吃起了雞蛋。城中軍民死亡了十之八九,屍橫盈路,慘不忍睹。
叛軍的日子也不好過,侯景也缺糧。他包圍著台城,勤王援軍又包圍著他。侯景原本依靠建康城東的存糧支撐,如今被援軍斷了路,無法運來。侯景聽到荊州兵趕到,心裡也發怵。進退不得之時,謀士王偉建議侯景假意求和,抓緊把東城的糧食運進石頭城,休整兵馬,等對方懈怠後,再一舉擊破。侯景又一次欣然採納,派人向台城求和。
蕭衍見侯景議和,大怒:「和不如死!」太子蕭綱苦苦哀求父皇允許議和。他眼看著台城將要不保,自己的太子地位也要動搖,但如果能保住台城,穩定局面,自己還是太子,還有機會當皇帝,於是蕭綱力主議和。蕭衍猶豫再三,對蕭綱說:「你要和,就你去辦吧,只是不要為千載之後的人所笑!」大臣傅岐反對議和,指出這是侯景的緩兵之計。但是蕭綱固執己見,派人與侯景和談。二月中旬,雙方在台城外會盟。和談達成,建康城內外平靜了下來。
侯景藉口種種理由,一會兒是部隊要休整,一會兒是朝廷某些大臣對他不友好,要求撤換,但就是不肯渡江北撤,繼續包圍著台城。他督率部下抓緊搶運糧食,明顯是用心險惡。即便如此,原先就不是真心勤王的各路諸侯紛紛懈怠下來。最大的地方實力派湘東王蕭繹已經集合荊州主力部隊,在長江中游駐紮了一個多月,別有用心地等待著台城的消息。愚蠢的蕭衍、蕭綱父子還發文各地,說和談成功。蕭繹聞訊,準備返回江陵。侯景的叛軍喘息已定,又見各路援軍紛紛懈怠,立即翻臉突襲台城。三月十二日夜,叛軍在城中叛將的接應下,攻破台城。
永安侯蕭確抵敵不住,跑進宮裡向蕭衍報告:「台城失守。」蕭衍躺在床上,問:「還能不能打?」蕭確回答:「無力再戰了。」蕭衍長嘆一聲:「自我得之,自我失之,亦復何恨!」的確,南梁是蕭衍打下來的,也即將在蕭衍手中滅亡。蕭衍能在王朝命懸一線的時候,認識到「自我失之」,還算有自知之明。不過他的「亦復何恨」就是自欺欺人的話了。即便蕭衍不留戀治理了將近五十年的江山,但江南百姓卻已陷入戰火的煎熬之中,富庶的經濟亦慘遭破壞,又怎麼能說「亦復何恨」呢?這不過是蕭衍不負責任的自我安慰罷了。
侯景以區區八百殘兵,一路橫掃江南,終於在五個月內攻破了南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