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7 侯馬金代董氏墓中的戲俑人物 金代戲曲發展的實物見證
2024-10-11 02:30:46
作者: 劉鈺婷 等
國寶小檔案
年代:金(公元1115—1234年)
出土地:山西省侯馬董氏家族董明墓
館藏地:山西博物院
供圖:山西博物院
主講人:姚香
您好,今天我為您分享的是山西博物院藏的珍貴戲曲文物——山西侯馬金代董氏墓中的戲俑人物。
中國戲曲藝術的故鄉
山西被稱為「中國戲曲藝術的故鄉」,地方戲曲藝術歷史悠久,種類繁多,在中國戲曲舞台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蒲劇(蒲州梆子、亂彈、晉腔)、晉劇(中路梆子、太原梆子)、北路梆子和上黨梆子是山西地方戲曲的四大劇種,被稱為「四大梆子」。這四大梆子同根異枝、一脈相承,是梆子腔的正宗,代表著地方戲曲藝術的歷史文化價值。
其實,所謂中國戲曲藝術的故鄉,主要指晉南地區——山西南部的臨汾、運城。在這裡,幾乎每個村落、寺廟、集市,凡是有人流往來、聚集的地方,您總會看到一座戲台。據統計,山西現存金、元、明、清古戲台2888座,數量之多,令人驚嘆!山西省高平縣王報村山岡上的二郎廟戲台,是現在保留下來的中國最早的古戲台,距今有820年的歷史。
請記住𝙗𝙖𝙣𝙭𝙞𝙖𝙗𝙖.𝙘𝙤𝙢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山西的戲曲文物在全國是最豐富的,除了戲台,還有戲曲磚雕墓、壁畫、碑刻,等等。尤其山西是發現金代戲曲磚雕墓最多的地區。金代的磚雕墓內布局大多是南廳北堂、東西廂房,構成我國傳統的「四合院」形制,結構精巧,手法細膩,雕刻剔透,內容豐富,形象生動,無與倫比。墓葬中的戲曲文化和元素彰顯了山西在中國戲曲藝術發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北壁「開芳宴」的上方正中還砌了一方精緻的小戲台,台上站著5個彩繪磚雕人物俑,形象生動,惟妙惟肖。我們很明顯就可以看出,這些人物俑是金元時期戲曲中的角色:副淨、裝旦、末泥、副末、裝孤,也就是今天戲曲中生、旦、淨、末、丑的原型。
侯馬董氏墓中的戲曲人物俑
以侯馬董氏家族董明墓為例,這是800年前晉南一個富庶的家族墓中的一座。其主體是仿木結構方形單室磚室墓,坐北朝南,墓門在墓室南壁偏東的壁面上。墓室內面闊三間的廳堂寬敞明亮,北面堂下正中是墓主人夫婦「開芳宴」的場面。唐、宋、金、元時期,開芳宴是夫婦之間在元宵節等一些重要的傳統節日時,舉辦的一種特定的家庭宴席,主要用來表現夫婦之間的恩愛、浪漫和家庭的和睦,反映了當時人們理想的家庭模式和正統的道德觀念。宋、遼、金、元時期墓葬中常見「開芳宴」的裝飾圖像。接著,再往兩邊依次是雕花屏風和侍童、侍女,東西兩壁各雕六扇格子門,裝飾著牡丹、蓮花等花紋。牡丹是富貴的象徵,蓮花寓意著「連生貴子」,含有濃濃祥和的生活氣息。對應的南壁墓門兩側有鎮宅獅子和盆花。而宴會上肯定少不了娛樂活動,戲曲就是宋金元時期最受歡迎的娛樂活動。北壁「開芳宴」的上方正中還砌了一方精緻的小戲台,台上站著5個彩繪磚雕人物俑,形象生動,惟妙惟肖。
接下來,我們從右到左依次來看戲台上的5個人物。最右邊的人物頭戴軟巾帽子,身著黃色虎皮紋及膝外衣,左手持短棒,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捏在一起含在嘴裡,兩腮鼓起好似在吹口哨,一個市井紈絝子弟的形象躍然而出。如果仔細看就會發現他眼睛臉鼻處塗抹粉團,雙目斜抹八字眉,很明顯這是一個丑角扮相;右邊第二個是一名女性,她頭綰髮髻形若華冠,身穿窄袖團花大紅襖和淺紅色褲,腳穿黑色鞋,腰束黃色絲巾,左手拿手帕打在腹間,右手拿黃色團傘搭於左肩,兩腿交叉屈膝呈下蹲動作,一副忸怩作態;中間的人物面容豐滿,頭戴紗帽,身著圓領寬袖紅袍,雙手持笏板交握置於胸前,端莊自若,儼然是一個宋代官吏的形象;左邊第二個人,頭戴黑色介幘,身穿圓領緊袖青色長袍,左手撩起衣襟一角,右手握拳並面向左側,而手指向右做傳話狀;最左邊的人身子低矮,頭戴黑色幞頭,臉上好像畫著蝴蝶狀臉譜,身上穿著黃白色外衣,敞著衣襟,右手拿著一卷書,左手指著自己的胸膛,好像在傾訴。我們很明顯就可以看出,這些人物俑是金元時期戲曲中的角色:副淨、裝旦、末泥、副末、裝孤,也就是今天戲曲中生、旦、淨、末、丑的原型。
早期雜劇是副淨、副末為主演,以滑稽調笑為主要表現形式,這時候是末泥居中,成為主演。早期戲曲表演都是男性,即使是女性角色也有男性反串,叫裝旦;宋、金、元時期開始,女性也加入表演隊伍中,甚至成為其中最主要的角色。這和元代雜劇的演出形式完全相同,反映了早在公元3世紀初期,中國的戲劇藝術已基本發展成熟。
這一方小小的戲曲舞台以及5個惟妙惟肖的戲曲演員,不禁讓人想起舊社會大家族裡舉辦的堂會表演。堂會表演一般是在私人宅院中,用來表達慶祝和喜悅的情感,觀者多為至親好友。實際上,在中國古代戲曲史中,堂會形式的表演出現最早。在戲台還沒有正式出現時,私人宅邸的戲曲表演就已經出現了。墓中的夫婦二人享受著開芳宴的美味佳肴,同時欣賞著精彩的堂會表演。因此,侯馬董氏墓中的戲台和戲曲人物俑,也是研究金代戲曲發展到元雜劇的過程中的實物見證。
古人的觀念為「事死如事生,生死同樂」。在當時,家境殷實的小康之家,都會為自己和家族營建一座身後的「宅邸」,體現了人們「事死如事生」的生活態度。而大量的戲曲題材出現在墓葬中,也反映了當時社會戲曲藝術的繁榮和百姓對戲曲這種表演形式的喜愛。其實,這樣的墓葬在山西屢見不鮮,並不稀奇。這正是金、元時期,戲曲在人們生活中的真實寫照。
山西戲曲文化的發展
山西人愛聽戲的傳統由來已久,不僅愛聽戲,還創作戲曲劇本。中國戲曲發展從宋代諸宮調、金代院本、元代雜劇到明代傳奇,其中山西籍的戲曲家和戲曲故事數不勝數。中國的元曲四大家——關漢卿、白樸、馬致遠、鄭光祖,其中有三位都與山西有著密切的關係;《西廂記》《趙氏孤兒》《打金枝》的故事,也發源於山西。其中,《西廂記》中張生和崔鶯鶯的故事最早創作於唐代,但與我們今天看到的故事的主旨有很大差別。我們今天看到的戲曲《西廂記》是在金代院本《西廂記諸宮調》的基礎上成熟起來的,它的作者是董解元。很多學者考證得知,董解元就出自山西董氏家族,這又再次向世人表明山西戲曲文化的底蘊。
山西是華夏文明最重要的發祥地之一,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堯都平陽、舜都蒲坂、禹都陽城,都在晉南。山西南部自古就是農業發達的地區,又是中原地區東西南北的主要交通要道,多少悲歡離合、纏綿悱惻的故事都發生在這裡,為中華戲曲留下了豐富的素材。800年前的宋代、金代,正是中國戲曲走向成熟的階段。當時的山西南部地區,社會相對穩定,經濟發展,文化繁榮,戲曲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宋代雜劇、金院本、諸宮調,這些都備受民眾喜愛,勾欄瓦舍,「舞亭」「舞樓」「樂樓」都隨處可見,神仙教化、孝子節烈、才子佳人的故事也被人們津津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