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兵者不祥> 奧斯曼死,土耳其生

奧斯曼死,土耳其生

2024-10-11 01:56:43 作者: 劉鶴

  除了野心勃勃的希臘,試圖毀滅土耳其的力量還存在於土耳其內部。奧斯曼蘇丹政府在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色佛爾條約》之後,失去了全體國民的信任,已不能再與凱末爾的國民議會政府相抗衡。凱末爾在國內的敵人只剩下兩個:新生的蘇維埃俄國所支持的土耳其共產黨和凱末爾曾經的上司恩維爾帕夏。

  馬特·伊斯梅爾·恩維爾是奧斯曼帝國曾經的英雄,作為土耳其青年黨的領袖人物,他青年時代目睹了奧斯曼帝國的腐敗和軟弱,立志要復興帝國。他的一系列賭徒式的軍事和政治冒險獲得了成功,讓他成了蘇丹的女婿和奧斯曼帝國的中流砥柱,也讓奧斯曼帝國捲入了「一戰」這個萬劫不復的深淵。他曾是凱末爾的上司,兩人的性格卻截然不同。

  恩維爾是一個理想主義者和浪漫主義者,擁有切·格瓦拉式的超凡魅力。他富有激情,善於演說和鼓動,迷戀宏大的規劃並願意為此獻身,卻缺乏實際執行能力。恩維爾有著一些不切實際的政治理想,他試圖將所有信仰伊斯蘭教、說突厥語的民族聯合起來置於奧斯曼帝國(其實是他本人)麾下,這種可怕的想法直接使他成了亞美尼亞大屠殺的罪魁禍首。

  凱末爾則是一個現實主義者,他精於算計且腳踏實地,性格沉穩堅毅。他是一個典型的職業軍人,只相信現實。凱末爾沒有恩維爾的諸多頭銜和光環,也沒有恩維爾在土耳其國內和伊斯蘭世界的巨大影響力和號召力,他的威望完全得益於他出色的軍事指揮能力和堅定的意志。在加里波利戰役中,凱末爾參加了最為關鍵的幾場戰鬥,重創了英軍的澳新軍團。

  因為性格上的這種巨大反差,恩維爾和凱末爾曾在利比亞共事期間發生過激烈的衝突。在奧斯曼帝國戰敗之後,恩維爾輾轉潛逃到了蘇俄。蘇俄試圖利用恩維爾在土耳其國內和伊斯蘭世界的威望,在「一戰」後的混亂中介入土耳其局勢。但恩維爾顯然有著不一樣的打算,他試圖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和其蘇丹女婿的身份,把所有信仰伊斯蘭教、講突厥語的民族聯合起來,在土耳其人的老家中亞重新復興奧斯曼帝國。這個新的「突厥人帝國」不但囊括了土耳其本土和蘇俄控制下的整個中亞,還包括中國的新疆。在至今仍然危害新疆和中亞地區的「雙泛思想」的發展史中,恩維爾帕夏是一個重要的標誌性人物。當然,為了達到目的,他一開始是偽裝成一個親共產主義者接近蘇俄的。

  凱末爾則對恩維爾的「宏大理想」毫無興趣,他清楚地認識到,土耳其民族要想在這場風暴中存活下去,奧斯曼帝國必須徹底死去,必須徹底放棄伊拉克、敘利亞、亞美尼亞和巴勒斯坦等領土,只保有土耳其人世代居住的小亞細亞本土。只有讓土耳其從一個讓列強如坐針氈的大帝國,變成一個平淡無奇的中小型民族國家,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打消列強徹底滅亡土耳其的企圖,使他騰出手來全力應對希臘。凱末爾連近在咫尺的敘利亞都毫不留情地放棄了,更不要提千里之外的中亞故土了。這種性格和理念上的水火不容註定了二人最後你死我活的結局。

  

  在英國明確表示支持希臘、法國左右觀望的情況下,新生的紅色蘇俄就成了一支決定性的外部力量。蘇俄採取了三方下注的策略,在扶持土耳其共產黨的同時,把恩維爾豢養在莫斯科,並對凱末爾示好。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