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最後的5分鐘」

2024-10-11 01:25:33 作者: 王志綱

  我們千萬不要做吃祖宗飯、造子孫孽的事情。很多地方為了解決生存問題,不惜把祖宗留下的東西——秀麗的風光和傳統歷史當柴燒,在我們吃飽了飯要發展的時候,才發現很多財富已經變成灰燼了。

  一個地方要想成為世界級旅遊目的地,既難也不難,前提是要有幾個東西,一是資源,二是環境,三是風情。風情就是民俗、民族、民風,環境可以保護,但如果風情沒有了,千年沉澱的「茶垢」沒有了,如果為了迎合都市人,青山綠水、風花雪月都變成了酒吧、大排檔,後果值得深思。

  以貴州為例。我一直以為,無論從資源稟賦、地理區位、自然環境,還是從文化風情、生態食品上,貴州都可以打造成為中國最好的高端休閒度假和養老養生的目的地。我曾經用八個字形容貴州:咫尺神秘,稀奇古怪。所謂咫尺神秘,從區位來講,離發達地區非常近,到廣州坐飛機僅需要一個小時,高鐵開通了需要三個多小時,而且廣東人根本不了解貴州,這種神秘就是魅力,就是賣點;所謂稀奇古怪,「稀」就是「稀罕」,「奇」就是「奇特」,「古」就是「古遠」,「怪」就是「怪異」。只要把這八個字的內容真正挖掘出來,貴州的明天一定會燦爛輝煌。

  據說明代的開國功臣劉伯溫曾預言:「江南千條水,雲貴萬重山。五百年後看,雲貴賽江南。」我沒有考證劉伯溫是否說過這番話,但是雲貴人民把這句話一直念了五百年。從旅遊的角度來看,時機已經到了,上半場是雲南開打,現在已經被全中國、全世界接受,從一個閉塞落後的省份變成中國數一數二的旅遊經濟大省、強省。伴隨著人們對雲南的認同,在這塊土地上成長起來的任何一棵小樹,都可以成為參天大樹,都可以成為一個產業。比如雲南的普洱茶,比如楊麗萍的「雲南映象」,就是憑藉雲南這麼一塊土地,就可以成為中國文化產業的一支方面軍。而下半場極有可能是貴州,當全中國的發達地區都來消費它的時候,貴州資源的稀缺性,就會全部呈現出來。但我總有些擔心,擔心貴州耐不住寂寞,步長三角、珠三角的後塵,東施效顰,學別人又學不像,最後把自己的好東西,那種神秘、原始、傳統、生態的旅遊資源給糟蹋了。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𝒃𝒂𝒏𝒙𝒊𝒂𝒃𝒂.𝒄𝒐𝒎

  最讓人擔心的還不只是瘋狂的工業化,庸俗的商業化更值得警惕。最近這些年,伴隨著遊客像蝗蟲一般蜂擁而至,可怕的是,守著資源的人並不清楚自己的價值。比如好端端的地方大拆大建,搞起了惡俗的商業,原本清風明月、漁歌唱晚的景象,一夜之間成了鬼哭狼嚎的地方,家家扶得醉人歸,就像突然見了陽光的木乃伊,不是面目全非,就是灰飛煙滅。更有甚者,到處都充斥著假古董、假茶垢,於是我們無奈地看到,一個個文明消失,一塊塊茶垢消失。

  我把這種現象叫作「最後的5分鐘」。我非常擔心很多地方扛不住這最後的5分鐘,自毀前程。

  2013年6月,我第一次來到傳說中的非洲大草原。此前非洲給我的印象,更多是在電影《走進非洲》里,在海明威的小說里。上路伊始,我不禁有些好奇,人們為什麼要不辭辛苦去蠻荒的非洲大地呢?

  在肯亞,我看到了非洲大裂谷的原始風貌,還有馬賽馬拉大草原的特有風情。肯亞是一個充滿故事的地方,曾經的英國殖民者留下了很多印記。我特意到著名的樹屋酒店去體驗,它是世界上最早修建在大樹上的酒店。1952年,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來這裡度蜜月,突然聽到父親去世,由自己繼任女王的消息,由此有了「上樹還是公主,下樹已是女王」的傳奇。直到今天,樹屋酒店依舊在賣著這個故事。在赤道附近,我還住過一家酒店,床就在赤道上,早上醒來有個儀式,酒店的人拿來一盆水站在赤道穿過的地方倒,往上一點水順時針流,往下一點水逆時針流,以此來證明北緯南緯所言不虛。

  實際上,為了吸引高端客戶,非洲不乏各具特色的野奢酒店。半夜時分,你會看到獅子、河馬在月光下飲水,那是因為當地人特意在水邊撒了鹽。在我住過的營帳酒店,獅子可能會來敲你的門,河馬可能在你身邊吼叫,此情此景,終生難忘。還有一家酒店,拒絕任何現代文明,沒有電源——蠟燭當燈,沒有馬桶——地下蹲坑,但總是收拾得乾乾淨淨。非洲雖然缺錢投資基礎設施,但航空交通發達,可以坐飛機打高爾夫。有一次,我還特意請飛行員帶我去看電影《走出非洲》里火烈鳥遮空蔽日飛翔的壯觀景象。更不用說,從每年9月開始,幾十萬頭角馬和數不盡的羚羊、斑馬、大象從此浩浩蕩蕩地遷徙而過,獅子奔跑,獵豹角逐,大地充滿生機。

  非洲賣的是體驗和故事,賣的是差異化的文明。當你看到歡樂的馬賽馬拉人圍著篝火唱歌跳舞,那種淳樸、熾熱的原始風情讓每一個久居都市的人都會感到震撼,心中湧起一種莫名的感悟。顯然,非洲作為人類文明的最後一塊淨土,吸引力是無限的。但我在非洲最大的感受是敬畏自然,尊重自然,並且如何把自然與當地文明巧妙地植入現代消費,以達到那天人合一的境界。

  這讓我不禁想起中國的西部。2003年7月,應四川省甘孜州州委、州政府的盛情邀請,我率隊從成都出發,經四姑娘山進入甘孜州的丹巴,進行了一次刻骨銘心的康巴秘境之旅。短短13天,對我人生的影響是絕無僅有的,信息量之大,震撼力之強,足夠我消化一兩年,而且我對中國的認識,對旅遊業的認識都產生了重大的改變。中國太大了,以前自以為已經跑遍了中國,其實不然。13天,行程四千多公里,面積相當於一個山東省,欣賞了上百座雪山,穿越了上百個峽谷,見識了整個人類社會最豐富的生態、自然、旅遊、風土資源,得到了很多踏實的感悟和認識。

  有一首歌這樣唱道:「有一個美麗的地方,人們都把它嚮往,那裡四季常青,那裡鳥語花香,那裡沒有痛苦,那裡沒有憂傷,它的名字叫香巴拉,傳說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它的名字叫香巴拉。哦,香巴拉並不遙遠,它就是我們,我們的家鄉。」描繪的就是類似甘孜這樣的地方。

  中國的很多地方,旅遊資源都是世界級的,但由於長期封閉,經濟一直落後,也正因為長期封閉,旅遊資源尤其是人文旅遊資源保存得較好。現在,它們的出路在哪裡?就是做好旅遊。別人都在搞第二產業的時候,西部卻是青山綠水;別人那裡已經「天上鳥飛絕」的時候,西部卻有良好的生態。果真如此,別人就得拿錢來我西部消費。如果這條路可持續發展,那麼中國未來的復興就大有希望。我們千萬不要做吃祖宗飯、造子孫孽的事情。很多地方為了解決生存問題,不惜把祖宗留下的東西——秀麗的風光和傳統歷史當柴燒,在我們吃飽了飯要發展的時候,才發現很多財富已經變成灰燼了。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