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三老」滿意

2024-10-11 01:25:11 作者: 王志綱

  政府和企業如何有效而良性地互動,一直是個難題。我曾打過一個比方,如果市長提供的是一塊麻布,市場做得再好也是在麻布上繡花,反之,如果市長提供的是一塊錦緞,市場就有了錦上添花的機會,關鍵是市長和市場如何跳好「雙人舞」。

  所謂「三老」,「一老」是指從中央到省、市,到區、縣的首腦,如果不符合政府的發展方向,「老頭子」對整個區域的發展不興奮,企業又怎麼能借勢借力,怎麼做得好呢?但是,光「一老」滿意還不夠,政府扮演的角色往往是搭平台、做規劃,最後要燃成熊熊烈火還得看企業家,所以這「一老」滿意,就是老闆滿意。

  什麼是商人?他追求商業效益,要看到商機。如果已經有一鍋水燒到了90℃,商人就是那種口袋裡裝著麵條的人,這時候商人會把這鍋水買下來,然後把麵條放進去,變成一鍋煮熟的麵條,就可以出售獲利了。如果水溫太低,商人自然是不會有耐心等到水開。很多時候由於雙方的供給和需求沒有調到同一個頻道上,以至於錯過了不少機會。政府希望招來企業幫它拉動經濟發展這部大車,但是企業家都是不見兔子不撒鷹的人,於是政府會給出一些優惠條件,就像拴在牛鼻子前面的一把青草,吸引他們往前走。這種方式對於一些小牛來說是可以的,對於一些大牛來說則缺乏吸引力。因為這些大牛考慮的不僅是今天,還有明天的青草在哪裡。如果不能夠告訴他們前面有一塊草地,即便今天給出的青草再多,他們也很難下定決心。如果政府連自己的草地在哪裡都沒搞清楚,大牛們對手裡的那把青草也就沒什麼興趣了。

  商人有兩種,一種是比較低端的,只能看到浮出水面的東西,大多數的商人只願賺快錢,而政府對旅遊的投資就像養女兒,有長遠的考慮。而真正的商人是希望能看到未來的東西,所以他們要買戰略,買明天,買預見;任何一個項目,不僅是自己的企業要成功,上下產業鏈的關聯者也都有錢賺,有錢賺大家才能與你形成合力,人家才會跟著你走,你的雪球才能越滾越大。

  對政府來說,區域發展需要整合市場的力量,增加區域的價值;而企業也希望通過提升區域價值來打響自己的品牌,在使區域升值的同時,也增加自己的價值。這原本是一個雙贏的過程。

  本章節來源於𝖇𝖆𝖓𝖝𝖎𝖆𝖇𝖆.𝖈𝖔𝖒

  但是,政府和企業如何有效而良性地互動,一直是個難題。我曾打過一個比方,如果市長提供的是一塊麻布,市場做得再好也是在麻布上繡花,反之,如果市長提供的是一塊錦緞,市場就有了錦上添花的機會,關鍵是市長和市場如何跳好「雙人舞」。一般來說,政府在經營一個城市時,不可能星星點燈,大的思路出來以後,非常渴望一個槓桿,一個「轉世靈童」。什麼是「轉世靈童」呢?就是那些有責任感和銳意進取的企業,能夠按照政府制定的綱領充分釋放市場能量的企業。

  我們把打通政府與企業的關係叫作「兩場統籌」,對接這「二老」的需求,需要找到一個平衡點和變壓器。在計劃經濟時代,一座城市和區域如何發展,政府是絕對的經營主體,但隨著中國城市化、市場化的高速推進,不少企業已在相當程度上和許多領域中彌補了政府能力的不足。政府權力大了,頭就大,問題的關鍵在於:政府不能被企業所綁架,同時,市場能做好的事情,政府也絕不插手。

  那麼,「雙人舞」該按什麼音樂和節奏去跳呢?又該按照誰的標準和滿意度來衡量呢?這就涉及另「一老」,就是老百姓。無論是政府還是企業,絕對不能損害老百姓的利益,老百姓如果不滿意,不管你多成功,最後還是要垮掉。老百姓要得到實惠。如果我們做的任何事情只是滿足前面兩個,不能滿足最後一個,那就會前功盡棄,甚至禍國殃民。中國很多地方做旅遊,短期行為盛行,項目開發完畢後形同虛設,老百姓得不到益處,反而產生了累贅,就是因為嚴重忽略了老百姓這「一老」。

  舉兩個成功的小例子。第一個是大家所熟知的上海新天地現象。十多年前,這個項目本來是一個無意之舉,但它像一聲春雷,啟發了很多人的思路。為什麼叫無意之舉呢?一開始,開發商也是準備把石庫門大拆大建,後來事情突然起了變故,容積率必須降低。這一逼,就逼出一個「早產兒」,也逼出一朵報春花。商人要逐利,既然在量上不能獲得巨大回報,那還不如在質上去追求補償,因此才有了「螺螄殼裡做道場」,自然要去挖掘當地文化了。新天地正好趕上了中國從「吃飽了」向「吃飽了撐的」時代轉換,人們已經看慣了工業化和複製化的垃圾,非常渴望這麼一個有歷史文脈的東西,終於上海通過這麼一塊方寸之地,向人們展示了一個十里洋場、多元文化的上海,最後形成一個非常有趣的消費模式。老外到上海想探尋昨天的「東方巴黎」,想去回味昨日的情結,而新天地所營造的生活娛樂空間,引來老外扎堆;老外一紮堆,中國的那些「花痴」美女想展示自己的綽約風姿時,也紛紛跑到石庫門;中國的暴發戶們到上海想看美女,石庫門自然也就是個好地方。這時那些商家趁機把價格抬高若干倍,專門迎合那些願意為情調和想像埋單的人。最後的結果是,生意火爆,物業升值,由此形成一個獨特的產業鏈,形成一個磁場,成就了新上海、新時代的一扇櫥窗。

  第二個典型的例子是成都的寬窄巷子。雖然我們沒有具體參與做這個項目,但是今天的寬窄巷子能成為新成都的一張城市名片,一個必到的旅遊目的地,一個展現成都作為「西部之心、典型中國」的地標,與我們當時為成都市市委市政府策劃的城市發展戰略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我們那時明確地對成都領導班子提出,成都如果要對外打造「西部之心、典型中國」,它必須擁有幾張文化名片。對於那些有著深厚歷史根源的區域,如寬窄巷子、文殊院等,不能夠為了眼前利益就交給房地產商,看似好像能馬上賺到十億八億的土地收入,但這個城市就會變得平庸無奇了。這個時候應該要把這些項目單獨拿出來,打造成為城市名片、文化櫥窗。當時我說要追求這種長遠利益的時候,甚至還很幽默地提了一個「公共食堂」的說法:這種項目應該像機關食堂一樣,第一,不能掙錢,如果琢磨著掙錢就肯定做不好,就去賣別墅了;第二,不能虧錢,虧錢的話就是行政機構了;第三,食客們還叫好。這三個東西就是考核指標,都把握住了的時候項目才叫好。這種項目雖然會讓政府損失眼前十億二十億的收益,但可以讓城市的價值和品位變得非同一般,就像巴黎的艾菲爾鐵塔、香榭里大道,義大利的鬥獸場、羅馬的特雷維噴泉一樣。

  今天仍然有很多城市只追求眼前利益,而寬窄巷子甚至成都之所以能夠避免走入平庸無奇,與其當時領導班子的戰略眼光和執行能力密不可分。他們不但高度認同了我們對於打造成都文化名片的觀念和思路,還專門成立了文旅集團進行統籌。所以對於寬窄巷子,他們就沒有光顧眼前利益,而是遵循保值增值的原則,用十年八年的通盤考慮來打磨它,並在這個定位的基礎上,通過一次次地招商,一次次地洗牌,逐漸形成了一種生態鏈、生態文化,最後才成為了今天大家看到的西部文化地標,成為中國舊城改造最成功的代表之一。現在你去那裡,隨便走進一個院子,都有獨特的文化,每一個院子都是巴蜀風情的博物館,每一個院子都是巴蜀美術的展示廳,每一個院子都是中西交流的櫥窗。在這裡,民間智慧充分爆發,成都人會耍會玩的才華發揮得淋漓盡致。可想而知,如果當初寬窄巷子按照開飯館的商業模式來做,這個地方肯定完蛋。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