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財智時代:王志綱的觀點> 自強,高唱「國際歌」

自強,高唱「國際歌」

2024-10-11 01:21:55 作者: 王志綱

  自立,自強,自信,自尊

  記者:1994年,你離開新華社自己創一條新路,是出於一種怎樣的考慮?

  王志綱:基於我對大勢的三點把握。

  一是我認為我這個人是把新聞當成事業來乾的,當它只能是一種職業、一種謀生的手段時,對我就失去了意義。昨天我已經歷了許多高峰,不想再簡單地重複自我,我還有許多潛力沒有發揮出來。當時我對新華社還是有感情的,希望能在體制內調整,搞影視,但是得不到應有的理解,所以感到非常苦惱。

  這就引發了我的第二點考慮。當時有人問我為什麼離開新華社,我說:說白了,我是找褲子去了。我想實現自我超越,在傳統的結構里解決不了,只好到體制外去。就像一個人他已長到一米八了,他希望發給他一套大號的衣褲,但是管衣服的人說別人中號的都穿得很寬鬆,就你挑剔。最後他在別人眼裡還成了愛搗蛋的壞孩子。那麼他怎麼辦呢?這種情況下他只好自己去找褲子。這褲子就在體制外,好比燈籠褲,人長多大它都能裝下去。

  三是基於一種判斷。中國既然已經走上了市場經濟的不歸路,靠知識創造財富就會成為可能。我自認是較優秀的知識分子的一員,如果連我下海都養活不了自己,那麼,中國的知識分子就沒救了,中國也就沒救了。中國沒希望了,我個人的得失算得了什麼?因此,我就義無反顧地告別了新華社。而且給自己規定了「三個迴避」,開創一種自立、自強、自信、自尊的生活方式。

  記者:哪三個迴避,你能解釋一下嗎?

  王志綱:當我離開體制的時候,人們有兩種說法:一是認為王志綱之所以這麼牛氣,靠的是新華社這塊招牌,沒有了這塊招牌,就等著看好戲吧。二是認為我關係廣,肯定得靠那些老關係。但我既然離開體制,就是要走一條經得起歷史檢驗的道路。不靠救生圈、救生艇,就像是劃著名獨木舟的印第安人,獨闖風浪。由此,我提出了「三個迴避」:第一,迴避昨天曾幫助過我的許多企業家,不願意讓他們一見面就說「老王下海了,需要什麼幫助?」這好像是化緣。如果是這樣,我的下海就太荒唐了。第二,迴避昨天新聞界的朋友。因為社會上有些人認為王志綱要做事離不開新聞炒作,必須靠新聞界生存。為此,我就乾脆迴避新聞界,有自己的活法。第三,迴避昨天來往的官場之人。以我過去的經歷,如果找一些頭頭們幫忙,也許可以走捷徑,但我這個人從來不求人。這就迫使我自尊、自立、自強,當然這個前提是自信。現在5年過去了,可以交答卷了。我們終於在新的土壤上生長起來了。人們已經忘記了記者王志綱,而只知道策劃人王志綱。

  我們嚮往明天,不炫耀過去。中國諮詢行業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我們作為諮詢業的探索者才開始從小學進入中學,還要讀大學、碩士、博士……我們要不斷超越自己,這個行業可以說是學海無涯,具有廣闊天地。至於說明天社會歷史會給我們一個什麼樣的說法,那是客觀的問題。我們只問耕耘,不問收穫。我對我帶領的團隊、對我們所進行的探索,充滿自信。

  

  記者:大家都很關心你下海後第一單生意是怎樣做的,就是第一桶金是怎麼挖的。

  王志綱:沒有第一桶金可言,對我來說只有第一塊銀子。我當時離開單位時面臨著一個問題,被要求半年內交回住房,所以我首先要解決房子問題。正好這個時候一家GG公司接了一單業務,對方老闆提出「你們如果能把王志綱請來,這單業務就給你們做」,這家GG公司就希望我出面策劃,並請我開價,我說可以,當時開出了6位數的出場費,沒想對方完全接受了。這個6位數的出場費後來成為一個很著名的例子,被許多人引用為體現知識分子身價的範例。

  當時開出這個價有兩個參照:一是,當時國內著名歌星的出場費是5位數,我想如果智慧的身價不如歌星,那太說不過去;另一個原因就是要教育老闆,承認知識的價值,對知識有所回報。項目合作的結果是皆大歡喜。對方的項目很成功,6位數給得也很爽快,這筆錢為我安家立業奠定了基礎,由此開始了我的策劃生涯。同時,為中國知識分子參與商業策劃,打起了價碼,設定了遊戲規則。

  儘管掙到了錢,但我一直把掙錢當為順帶的結果。如果我真成了億萬富翁,我的人生也許是失敗的。從嚴格的意義上講,我不是當企業家的料。要當億萬富翁就必須一門心思掙大錢,必須不斷地擴大規模,管人和被人管,還要去與社會各種人勾兌,這些都不是我的長處。我的清高和尊嚴使我必須放棄財富。我對自身的定位是:一輩子掙不到大錢,但一輩子不缺錢花。這樣我就不會為五斗米折腰。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