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牛」闖進電視圈

2024-10-11 00:11:46 作者: 譚啟泰

  早在1992年初,一個偶然的機遇使王志綱無意中跨越了媒體。

  

  在前一年,他與胡國華、劉婉玲合作的系列報導《珠江三角洲大趨勢》、與田炳信合作的《珠江三角洲啟示錄》長篇對話,形成一股強烈的「珠三角」衝擊波。但是,內地有一些處於閉塞環境下的人們,由於對過去宣傳中假、大、空的厭惡,仍然對珠江三角洲抱著半信半疑的態度。

  1991年年底,年近70歲的新華社社長穆青風塵僕僕地南下廣東,在廣東分社社長與王志綱的陪同下,對神秘的珠江三角洲進行了為時一個多月的深入採訪,決心給香香臭臭的廣東一個「說法」。三人討論思路後,由王志綱執筆寫成初稿。在北京,穆青召集南振中、馮健等「新聞高手」十幾人,關起門來改了半個月,字斟句酌十幾遍。「大江流日月」,這是原文中的一句,前輩們追根溯源,改為「大江流日夜」,就連「BB機」應改為「BP機」這樣的細處,大師們也注意到了。

  1992年1月30日,《風帆起珠江》由新華社向國內外播發。幾乎就在當天,一列特別列車悄悄駛離廣東,身穿灰色夾克衫的鄧公,神采奕奕地結束了南方視察之路。

  《風帆起珠江》機緣巧合,竟成了鄧公南方視察的輿論前奏,珠江三角洲又一次成為內地人南下取經的熱點。不少原來對廣東持有偏見的幹部,經過實地考察後,成為改革開放的堅定擁護者、促進派。王志綱由此受到很大的啟發:「百聞不如一見」,如果能使文字信息變成「實況轉播」,將會教育和爭取更多的人成為改革開放歷史的創造者,包括那為數眾多的文盲和半文盲。生活在南北縱橫數千公里遼闊國土上的十多億中國人,不可能都有機會來珠江三角洲親身體驗一番,如何讓更多的人「耳聞目睹」活生生的珠江三角洲改革新貌?唯有藉助電視這已進入千家萬戶的超級傳媒。正是這一點,使王志綱有了介入電視的最初衝動。

  無巧不成書。廣東電視台的老編輯張錦慶以及青年電視工作者黃慰汕、張陸游,看了《風帆起珠江》一文後,也在到處找王志綱。他們想以此為素材,著手拍一部反映珠江三角洲改革開放成就的電視專題片,但是又深感功底不足,積累不厚,難以從宏觀上把握,於是「三顧茅廬」,誠邀王志綱加盟。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王志綱認為,要從文字跨越電視媒體,必須首先對中國的電視專題片的由來與發展,有一個比較宏觀的把握。

  他在加入《大潮湧珠江》攝製組之前,首先與電視行家們進行了一次「思維撞擊」,以確立此片的策劃思路。

  中國的電視專題片經歷了幾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新聞剪報式」的階段,就像我們新聞電影製片廠的某些片子,沒有靈魂、沒有生命,相當於宣傳櫥窗,只不過它會動而已。解說詞寫好後,可以由導演任意擺布,把一種立體的東西變成了平面的東西。多少年來,我們就是在這種宣傳狀態下工作的。後來呢,出現了以《河殤》為代表的思辨型電視片,由於產生了巨大轟動,便出現了一種時髦,無論江湖上的野路子還是電視行家,一提到大片子就得是政論片,言必稱政論,好像不政論就上不了層次似的。發展到極致,以至於連以批判《河殤》為己任的一些大片子也逃不掉《河殤》的窠臼,還是一派坐而論道、大氣磅礴、慷慨激昂、主題先行的模式。這個情況持續了三五年,老百姓已經膩了這一套,所以我們要結束這種狀況,帶個頭,採取一種新思路,叫做「原汁原味,返璞歸真」。這可能是電視專題片進入新階段的開始,雖然從技術上它是「小米加步槍」,但由於「原汁原味」,老百姓和社會上較容易認同。於是,王志綱帶著一支「小米加步槍」的輕騎隊,悄悄地撲向了神秘的珠江三角洲。他們在對數十個城市、鄉鎮、企業工廠的掃描和百多人物的採訪中,不預先通知,不設台詞,不搞彩排,不造場景,而採取現場採訪、即時拍攝、同期錄音的辦法,有的甚至是搶拍、抓拍、偷拍。

  於是,一個個戲劇性的場面出現了。東莞市橋頭鎮的老街區,房屋大多陳舊,街上空無一人,少數幾間開著門的房門口,幾個老太婆正在打瞌睡。記者們叫醒了一個老嫗,經過不厭其煩的對話,才弄清楚:

  僅僅在十多年前,這裡還是一條喧鬧的街道,如今早已人去樓空,冷冷清清,只有幾個老太太留守舊房。一幢幢、一排排的新樓,又形成了新的街區,那才是年輕人的家。三角洲農民獨家獨戶的小樓,鐵閘房門緊閉,門上的「貓眼」特寫。記者們作為「不速之客」,錄下了敲門、開門、進門的全過程以及農戶主人不知所措、困惑的眼神、迴避鏡頭的嘗試、囉嗦的話語,這一切給人以強烈的真實感。

  農戶的家中裝有電話,記者們問:「這電話能直撥廣州嗎?」

  「能,全國也行,全世界都行。」

  「那我馬上試試看。」於是,記者撥打電話,打到廣州家裡問事,到把話講完,放下電話。鏡頭拍下這一切。

  茶樓的早晨,十幾個西裝革履者在交談。記者突如其來,插入鏡頭,幾個人溜之大吉,剩下幾位說他們是「談生意」的。做什麼生意?

  有色金屬。

  做有色金屬的老闆一般都在這個茶樓喝茶嗎?

  一般都是。

  那你每天都來嗎?

  差不多每天來,不出差就來。

  來了一是喝茶,一是交朋友,還有什麼?

  看價格怎麼樣。

  廣州價格、全國價格你們都知道嗎?

  基本上知道吧。在三角洲的一家鄉鎮企業——美的家電廠,記者們無意中聽見廠長說「我們這裡來了一個博士」,立即發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們馬上提起攝像機跟蹤抓拍,在一間實驗室里找到了只有27歲的馬軍博士。

  下面是播出版的「原汁原味」採訪:你就是馬軍博士啊?

  是。

  這是搞什麼?

  這是節能空調。

  你們最新搞的產品嗎?

  是。

  準備運到哪兒去?

  送到北京輕工設計院檢測。

  (轉向陪同的何副廠長)何廠長,小馬什麼時候來的?

  去年8月份,從學校博士畢業後。

  在你們廠、在珠江三角洲,他可能是唯一的博士吧?

  是廣東鄉鎮企業唯一的博士。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是。

  你當初怎麼想到這地方來的?

  (《羊城晚報》)登招聘GG,這裡要製冷工程師,我就來了。剛來時國家能源政策要求研製節能空調機,廠里就把任務交給我了。

  你學什麼專業?

  傳熱的,與空調相通,現在這機器試調的結果還是比較理想的,體積相對小,重量輕……

  一台能節能多少?

  比國內一般空調省電36%~40%。

  那馬博士算是做了一大貢獻。

  主要是廠里支持。

  你來了才幾個月,這裡同你當時想像中的鄉鎮企業有什麼不同呢?

  當時沒想到鄉鎮企業那麼重視人才。我剛來美的,也是想試試看,現在能待下來,完全因為廠里對我非常重視。總經理說,對廠里100萬退貨我不傷心,走一個知識分子我是很傷心的。鄉鎮企業家有這樣的氣派,大大出乎我意料……領導重用我,給我很多機會,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廠里聘我當高級工程師,如果在內地,這是不可能的。不光是能力問題,還有論資排輩問題。

  小馬一來我們就破格取消試用期,作為正式工程師。

  何廠長,你這麼懂得知識分子心理,你是本地土生土長的嗎?

  我本人也是個工程師,1988年從廣州來,也是招聘來的。

  原來是廣州什麼單位?

  在廣州華凌電冰箱廠,幹了10年。

  你在廣州有那麼好的地位,又是廣東人,怎麼想到鄉鎮企業來呢?

  在廣州工作不能說不好,作為工程師,想到一個更廣闊的天地,我們這裡搞一個新廠,一年不到就投產,同時把舊產品淘汰,開發出6個新產品。

  何廠長,你作為總工,請教你,在廣州和在順德,科技人員都不笨,為什麼在傳統的結構里轉換不了生產力,而在這裡為什麼這麼快?

  (馬搶答)中國知識分子確實聰明,但受傳統觀念影響,把地位、職稱看得很重,而我來前就拋棄了這一切。我是博士,完全可在國有企業混個官當的,也可在高校混個教授,但這沒多少意思,還是干實際活兒好些。我總覺得人的物質需求是有限的,現在出國潮很猛,當時我也想出去,但現在讓我去美國洗碗,我不會了。基本生活滿足了,精神上有更高追求了。為知識分子多創造些機會,出國潮就沒那麼厲害了。

  馬博士這話很有道理,你到這裡很有成就,領導看重,姑娘們看不看中你呢?

  這種事碰運氣嘛!自己也難說,在這裡成家立業,也要看機遇。

  你一定可以找到好姑娘的!在出現了類似採訪馬軍的若干個戲劇性場面之後,主持人王志綱的評論只有一句話:「人往基層走,水往高處抽」,是珠江三角洲近年流行的一句新格言。這句反其道而用之的俏皮話,倒是揭示了珠江三角洲人才流動的新趨勢。真是「畫龍點睛」了。

  《大潮湧珠江》長達8集的片子,其中90%以上都是現場抓拍的生活實景。王志綱的拍片方式大逆常道,別人是先生本子,再分鏡頭拍攝;他是先下基層,拍上幾十盒「原汁原味」的帶子,再從中選擇材料,剪成本子。他說這是為了防止陷入「主題先行」的誤區。

  因為這種隨機採訪的工作方式,「主持人」的角色就很難找了。因為過去的主持人均是按稿念詞,背個滾瓜爛熟就行了。現在卻要跟機行動,隨機應變,在分秒必爭的採訪中提綱挈領、一語中的地提出問題,並敏捷地在對象的言談中準確地抓住中心問題,捕捉閃光的思想。而這方面,一般的主持人自然難以勝任。倒是帶隊的王志綱駕輕就熟,遊刃有餘。

  1993年拍攝《大潮湧珠江》時採訪中山市市委書記

  於是,王志綱被「逼上梁山」、赤膊上陣,平生第一回上電視主持節目。不料他一口貴州口音的普通話,居然能將整個場面控制得住,而且談笑風生,妙語連珠,形成了一種獨特的主持風格,別有一番個人魅力。

  《大潮湧珠江》一炮打響,「原汁原味」的原始製作方式,出乎意料地受到厭惡假、大、空的觀眾們歡迎,帶動了中國電視片的一種新潮流。不少內地以至海外的電視台紛紛前來洽談交換或購買該片的播出權,不獨中央電視台,還有全國二十多個省市播出了這套節目,美國的一些電視台也進行了特別介紹。

  當年,《大潮湧珠江》獲中國改革開放電視片一等獎、全國改革好新聞一等獎。

  初次「觸電」的王志綱,如同一匹「野牛」衝進了溫文爾雅的電視圈,掀起了一陣陣新的衝擊波。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