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放眼向洋看世界》
2024-10-11 00:10:13
作者: 譚啟泰
【編者按】
「改革開放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這一論斷出現在2007年中共十七大報告中,無人質疑。如今,蛇口工業區的開山炮聲也被認為是整個中國的改革開放的第一聲春雷。
然而倒退到20年前,社會上對於改革開放存在很大的爭議。
本書首發ʙᴀɴxɪᴀʙᴀ.ᴄᴏᴍ,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王志綱的這篇關於蛇口改革的長篇通訊《放眼向洋看世界》,對改革開放流露出飽滿的熱情,選擇了為改革鼓與呼。
千金難買回頭望,站在蛇口看中國,孰是孰非自不待言,相信讀者必有所感。
《放眼向洋看世界》
(載於1987年9月13日《羊城晚報》,第三十八期《瞭望》轉載並改名為《蛇口看中國》)
在南海之濱,與香港比鄰的一塊荒灘禿嶺上,伴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歷程,崛起了一座現代化的海濱新城、一個生氣勃勃的外向型工業區。89家「三資企業」的陸續建成投產,「三個為主」(產業結構以工業為主,辦企業資金以外資為主,產品市場以外銷為主)的經濟結構和「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的競爭意識,使這一彈丸之地充滿了勃勃生機。她的資金回收率超過香港,人均占有外資額超過亞洲任何一個加工出口區。
這就是蛇口,這就是被譽為我國改革開放「探路船」、經濟特區發軔地的蛇口!
趙紫陽總理來到這裡,稱讚蛇口人在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上,創立了一個不靠國家投資、高速度、高效益的「蛇口模式」。
南斯拉夫朋友稱工業區是「一個偉大國家出現的令人感興趣的新事物!」
香港錢總督尤德則感慨地說:「蛇口的變化節奏比香港還快!」
蛇口的實踐,開闊了人們的眼界,振奮人們的精神,給人們以深深的啟示。
多難興邦
打開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找不到蛇口。它太小了,昔日不過是一個偏僻的小漁村。翻開中國近代史,卻記下了蛇口的地位:1840年的中英鴉片戰爭中,民族英雄林則徐、關天培指揮的中國軍隊,從這裡的左炮台向帝國主義入侵軍艦打響了第一炮。這尊曾顯示過中華民族尊嚴的大炮還在,它昂首屹立,炮口對著茫茫的大海。歲月無情,如今它鐵鏽斑駁。今天它能向後人展示的,是中華民族一百多年的屈辱史和「落後就要挨打」這一鐵的歷史規律。
1979年元旦,年過花甲的袁庚以交通部香港招商局常務副董事長、待開發的蛇口工業區負責人的身份,踏上了蛇口這塊土地。對面是繁榮的香港,腳下是一片荒灘,海灣里漂浮著偷渡者的屍體,漁村一片蕭條。撫今思昔,袁庚百感交集:一百多年前,林則徐抗英兵敗,痛定思痛,率先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主張,希望打破閉關鎖國的狀況,求知識於世界,不愧為中國近代史上「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但是,清政府腐敗,林則徐無力回天,中國人沒能擺脫列強刀俎間魚肉的悲慘地位。
三十年前,作為人民解放軍的一名團長,袁庚率部一直打到南海之濱,「中國人從此站起來了!」聽著毛澤東主席在開國大典上的莊嚴宣告,袁庚情緒激昂:革命勝利了,中華民族站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日子不會遠了!可是,由於種種原因,這一目標還沒能真正實現!
「我在70年代後期重新回到了香港工作。打開電視,幾乎每天都有這樣的鏡頭:從內地偷渡過去的青年,男男女女帶著手銬。那形象叫你看了簡直欲哭無淚!」愧疚之情折磨著袁庚:「新中國成立那幾年,許多香港同胞紛紛往內地跑,投身社會主義建設。『文革』十年折騰,現在的青年卻不惜以生命為代價,偷渡前往香港。社會主義能這麼幹嗎?」豈止一個袁庚,哪一個稍有良知的中國人,不在思考著中國的命運,思考著社會主義怎麼搞這一根本問題。
蛇口面對的伶仃洋古稱零丁洋。七百多年前,南宋名相文天祥抗元兵敗過此,曾留下《過零丁洋》的悲壯詩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自古多難興邦!中國人是不甘落後的。奮發圖強,實行改革、開放,把中國的社會主義事業更快地推向前進,成為每一個中國人的信念。這就是中國實施改革、開放的社會基礎,這就是中國實施開放、改革的社會背景!
滄海橫流
從封閉走向開放,從產品經濟走向商品經濟,如同從平靜的港灣駛向浩瀚的大海。放眼海闊天高,低頭波濤洶湧。前面的航道上有風暴、有暗礁。探路的船更隨時有觸礁、沉沒的危險。這不是危言聳聽。西方社會搞了上百年的市場經濟,我們才開始接觸西方市場;西方企業在商品經濟的海洋中打磨了上百年,我們才開始進入這變幻莫測的海洋。懸殊的實力,不平等的競爭,這就是我們對外開放的客觀環境。作為特區,唯一可以憑藉的優勢就是國家和人民給予的特殊政策。新的事業對特區的探索者們將是個嚴峻的考驗!
1979年7月,蛇口工業區破土動工了,第一批投資合同的中方簽訂者是從未見過合同的人;外商進來了,我們的談判代表卻直往後縮,他們甚至怕見外商。
三十年閉關鎖國,人們對外界的了解太少了。大門突然打開,我們的幹部準備、理論準備、知識和社會心理準備都是不足的。沒見過的東西,不懂的東西太多了。這就是我們對外開放的起點。從戰爭中學習戰爭,從行船中學習行船,構成了中國改革、開放、發展有計劃商品經濟的最大特點!
1979年,創辦蛇口工業區時,基於招商局遠洋船隊日益擴大,航運配套企業前景看好的行市,蛇口的企業配置按航運要求布點:船用油漆廠、貨櫃廠、鋼鐵廠……服務於航運的「三資」企業一下開辦了五六家。跨入80年代,世界航運業一蹶不振。深刻的航運危機直接影響到服務於航運的企業。蛇口未能倖免。這是市場經濟給蛇口的第一個見面禮。
首當其衝的是貨櫃廠。這家由招商局和丹麥寶隆洋行合資運營,前後共投資500萬美元、以生產海運貨櫃為主的企業生不逢時,自1982年投產以來,因海運不景氣及管理上的原因,持續虧損,每月平均虧60餘萬港元。1986年9月30日,董事會代表股東利益,對毫無希望的工廠實行了清盤處理,解僱了領導無力的丹麥籍總經理轉由中方承包。工業區排除了、清華大學畢業生、36歲的顧立基出任總經理。臨危受命,年輕的總經理沒有必勝的信心,但卻有破釜沉舟的膽略。他放棄了前任丹麥總經理那一套脫離中國實際的管理方式,大刀闊斧地實施了自己的改革:裁員百分之八十,「心狠手辣」;頒布了新的工廠紀律;同工人打成一片,同舟共濟;讓副總經理到香港市場找訂單,鼓勵他到處「磕頭作揖」……半年下來,貨櫃廠絕處逢生:稅前利潤實現60萬美元,人均創利一萬美元……
這就是蛇口創業的縮影!成功要付出代價,有挫折,更有奮起;有成功,更有艱辛。蛇口的探索路上,從來就不是麗日藍天,風平浪靜。危機,需要不少有稜有角的顧立基;危機,也為蛇口造就出不少力挽狂瀾的顧立基。
蛇口就是靠這種精神,靠這些人才迎接國內外市場風浪的衝擊。
適者生存
蛇口開發不久,就總結出「三個為主」的方針:以工業為主,為經濟打下牢固的根基;辦企業資金以外資為主,為減輕國家的經濟負擔和壓力;產品市場以外銷為主,為中國經濟走向國際市場衝鋒陷陣。「三個為主」的發展方針不斷增強了蛇口這艘航船承受風浪的能力。
1985年,國家收縮銀根,沿海許多第三產業「超前發展」的地區大受影響,膨脹的經濟一下子跌入谷底,蛇口工業區「三個為主」的方針此時顯示了威力,表現出強大的後勁。工業區經濟穩定上升,取得了回收資金創歷史最高水平的可喜成績。進入1987年,國家壓縮過熱空氣,工業區經濟形勢卻是歷史最好勢頭,上半年實現產值5.47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40%,出口總值達3.66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7.6%。回收資金4600多萬元,為年計劃的61%,比去年同期增加35%。
蛇口八年遇風浪而無恙的奇蹟,引來了不少取經者。正當人們爭相探究蛇口工業區領導人「高瞻遠矚」的竅門時,蛇口的同志們抖出的卻是兩條令人瞠目的「經驗」。
蛇口為什麼能遇風浪而不翻船?一是因為蛇口的資金是借的。二是因為蛇口是坐在風口浪尖上!
同政府無償撥款建設一個城市或一個企業的傳統方式不同,蛇口工業區的創辦者招商局是個企業,開發資金大多從銀行、主要是香港銀行借來的,利息甚高。「錢借到手,如坐針氈,晚上睡覺常常半夜夢裡驚醒渾身大汗」,特殊的資金來源決定了企業謹慎的投資性格。蛇口人說:蛇口率先引進推廣「基建招標承包制」,並不是我們高明,而且因為這種方式,具有工期短、造價低、質量高的優點,資金能迅速回收。特殊的資金來源不僅排斥各種不利於資金迅速回收的經營方式,還制約了宏觀決策上的隨意行為,限制了「一擲千金」的敗家子作風,加強了投資的科學性。這是蛇口模式的第一條成功之道!
蛇口工業區地處中外兩個市場、;兩種經濟體制的銜接部,以發展外向型經濟為方向,競爭對手是資本主義企業,無異於坐在風口浪尖。「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是市場機制下鐵的經濟法則。要發展,要生存,就得拼命提高自己的競爭力,要提高競爭力,首先就得輕裝上陣。以住房制度為例:如果仍然沿用職工住宅統包統建、不及回收,吃「大鍋飯」的辦法,僅此一項就足以把工業區拖垮。於是,住房商業化、服務社會化這類改革在這裡就有了緊迫感。另外,要提高競爭力,就得提高工作效率。一切不利於勞動者積極性的發揮,不利於企業、社會運轉速率的制度都得改。存在決定意識,「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的口號不是憑空喊出,而是這裡經濟生活實實在在的反映,實實在在的要求。
歷經八年磨鍊,蛇口人感慨尤深:改革開放的重要意義,在沒有比站在這面對強手如林的世界市場上感受得更強烈的了!不開放不知道改革的緊迫,不改革難以在競爭中生存;要在競爭中取勝就必須不斷深化改革!只要進入世界商品經濟的競賽場,就有一股強大的力量來驅策你。這是一種壓力,也是一種動力。對於一個企業如此,對一個國家、民族亦如此。
希望之窗
站在蛇口,可以眺望香港。八年前,蛇口第一批創業者登上這個半島時,隔岸遠眺:海那邊的香港大廈林立;創業者腳下的土地卻是破敗荒涼。八年後的今天,一批蛇口人懷著自豪的心情來到海那邊,從香港元朗往這邊看:昔日那「少壯難留余老弱,田園荒蕪雞犬寂」的凋零景象已經蕩然無存,崛起了一座繁榮不讓香港的海濱新城,一座生氣勃勃的新型工業區。
這是一個奇蹟,這是一座豐碑,它以無可辯駁的事實,鐫刻下改革、開放政策的偉大功績;這是一劑良藥,它治癒了許多同志對改革、開放政策的種種擔心和憂慮。
八年前,特區新辦,外商外資的進入,曾觸痛過我們相當一批同志民族自尊心。這也難怪,半殖民地社會一百多年的歷史給我們民族心靈留下的創傷太深了:門戶開放——帝國主義軍艦長驅直入;洋人進來——憑藉治外法權耀武揚威;租界的屈辱、洋務運動的失敗……一樁樁、一件件,歷歷在目,恍若昨日。
特區初辦時的現實,也似乎給人們的擔心提供了佐證。
1982年前後,進入蛇口的外商獨資企業相繼投產,特區由藍圖開始變為現實。「社會主義的工人」和「資本主義的老闆」同時進入了一家工廠。工人要按「社會主義」的原則和習慣進行勞作;外商則要按資本主義的原則和要求實施經營和管理。矛盾不可避免。
社會主義國家辦特區這條路,究竟是否走得通?藉助外資實現經濟騰飛這條許多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成功經驗,在社會主義的中國究竟成不成?對蛇口的評論沸沸揚揚。有人斷言這將是一場註定失敗的「新洋務運動」,有人回憶起舊中國的「租界」,怕重蹈覆轍。
1984年年末,蛇口工業區一家外商獨資企業的幾十名工人自發組織起來,拒絕上工。他們要求加工資,對有的外商採取的隨意延長工時等做法表示了強烈的不滿。這件事震動了工業區:外商束手無策,其他外商也憂心忡忡。人們把眼光轉向工業區領導部門,看他們怎樣處理這個難題!
工業區工會派員迅速趕到工廠,他們開導工人:當事的外商是我們請來的,是我們的客人。雙方之間發生問題應協商解決。同時,他們同外商交涉:嚴格管理不等於苛刻管理,追求利潤要合情合理,工人的正當要求應經常考慮……結果,勞資雙方作出必要的讓步,一場風波就這樣以西方人不可思議的處理方式,不到一天時間就平息了!
工業區開辦以來,工業區工會以國家大局為重,順利解決了企業里大大小小的勞資糾紛,有力地保證了特區政策的順利執行。外商、工人、工業區三方經歷了從陌生到認識,從對立到理解,從彆扭到適應的陣痛,進入了一個和諧運轉的境地!
1986年金秋時節,對蛇口前途曾是憂心忡忡的一批同志,來到蛇口。經過深入細緻的考察,他們驚奇地看到,在蛇口這塊土地上,外商按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從事投資經營;工人情緒穩定,勤奮工作,好學上進……經過七八年相互了解、相互適應、相互讓步,一個外商滿意、工人滿意、工業區滿意的新型社會經濟關係已初步形成。正是這一和諧的結構,支撐了蛇口的繁榮和興盛。
伴隨著蛇口的繁榮,外流的漁民回來了,生活得幸福富足;若干年來禁而不止的偷渡口子,如今成了通向世界的通道。一個人際關係和睦、欣欣向榮的社會,奇蹟般地崛起於香港一灣之隔的半島上!
「七年彈指一揮間,蛇口一改舊容顏;它山之石可攻玉,特區屹立天地間!」一位老戰士給蛇口留下了這首熱情洋溢的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