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向洋看世界」
2024-10-11 00:10:07
作者: 譚啟泰
1987年5月,新華社副社長郭超人來廣東分社檢查工作,布置迎接黨的「十三大」的重點報導,其中一個大選題就是:深圳蛇口工業區八年對外開放的經驗和教訓。他要求:以蛇口為鏡子,折射中國的改革開放。廣東分社決定讓王志綱出馬,與深圳支社的蔣順章一起承擔這一重任。
王志綱6月5日奔赴深圳,用了兩天時間收集與研究了兩尺多厚的有關蛇口的各種報導,他感到有一定難度。一是現有的報導已經很多了,對各個方面、各種人物都有過不少報導,因此,要突破已有報導的確很難;二是蛇口工業區領導班子內部矛盾很尖銳,管委會主任袁庚與副主任、黨委書記熊秉權鬧得不可開交,要採訪他們很難;三是蛇口人對紛至沓來的土記者和洋記者見得很多了,由好奇變成了厭煩,由熱情接待到十分冷淡,想深入挖掘更不容易。
王志綱認為,當記者就要接受挑戰,超越他人,也超越自己。他們用近20天時間進行了馬不停蹄的連續採訪。每天擠著中巴到蛇口,冒著驕陽酷暑,到工廠、機關、賓館,與外籍經理們懇談,與工人們聊家常,到車間、碼頭掌握第一手材料。
經過對幾十個當事人的深入採訪,他們對蛇口的情況大致有數了,但是,還缺少對袁庚的採訪,袁庚此時又不大願意見記者。怎麼辦?有一天,得知袁庚在深圳市一家賓館開會,他們趁機插入,向袁庚提了3個問題:「蛇口8年你感到最得意的成功經驗是什麼?」「你最大的問題和困惑是什麼?」「你對蛇口前景有什麼打算?」
袁庚高興地說:「真不愧是新華社記者,問到點子上了。」這位年近7旬的開拓者打開了話匣子,滔滔不絕地從晚上8:00談到深夜12:00,還意猶未盡。
採訪結束了,他們發現了以前對蛇口報導的不足,一是一好百好,沒有反映問題;二是迴避勞資矛盾、中外矛盾、人們思想觀念上的矛盾;三是缺乏從歷史的跨度和宏觀的角度來分析和描寫。
自己的稿子該如何呢?怎樣才能既不重複其他報導,又超越其他報導呢?王志綱接連幾天苦思冥想,都沒有結果。每天黃昏,他都要去海灘散步,那裡有座炮台,一尊鐵鏽斑駁的大炮,昂首屹立,炮口對著茫茫大海。當年林則徐、關天培指揮的中國軍隊,就是從這裡向英帝國主義入侵軍艦打響第一聲號炮的。但是,由於清朝政府的腐敗和我國科學技術的落後,憤怒的大炮沒能阻擋住帝國主義的侵略。看著這尊巍然屹立的大炮,他的心漸漸亮堂了:就從大炮寫起,寫出「落後就要挨打」的真理,寫出歷史的變遷,寫出中國改革開放的必然性、艱巨性、光明性。
王志綱在寫作中提出了三個原則:不迴避矛盾,不誇大成績,不就事論事。於是,在報導中出現了這樣的細節與場面:1979年7月。蛇口工業區破土動工了。我們的同志要到商品經濟的海洋中學習「游泳」了。第一批投資合同的中方簽約者,是從未見過合同的人;外商進來了,我們的談判代表卻直往後縮,代表們精通技術,卻不通外語,他們怕見外商;英國劍橋大學代表團來到蛇口,我們的接待者正色相問:「你們是建多大橋的?」遇到美國人,有人則提出了這樣的問題:「英國講英語,美國講什麼語?」……
這些並非笑話。30年閉關鎖國,「不知有漢,無論魏晉」。大門突然一打開,我們的幹部缺乏必要的知識。困難並不可怕:從戰爭中學習戰爭,從行船中學習行船。中國改革開放的一大特點叫做「摸著石頭過河」。
1982年前後,進入蛇口的獨資企業相繼投產,「社會主義的工人」和「資本主義老闆」同時進入了工廠,兩個相互隔離的社會形態和觀念形態,此時通過特區這一形式竟捏到了一起。衝突不可避免。
「豈料國土又遭踐踏!」——一家獨資企業的工人在工廠的牆頭寫下了這充滿怨憤的標語。
「我的工廠怎能讓共產黨的組織自由活動?!」對共產黨心有疑慮的外籍經理們看到工廠里出現共產黨的支部大為惱火。資方老闆對工廠里的共產黨支部書記「炒」開了「魷魚」,來一個「炒」一個,毫不留情。
1986年金秋時節,對蛇口前途曾憂心忡忡的一批老同志,又從北京來到蛇口。經過深入細緻的考察,他們驚奇地看到,這塊土地並沒有改變顏色,這裡並沒有出現舊租界的痕跡:外商按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從事著投資經營,共產黨的黨團組織在外資企業里正常地開展工作,積極地發揮作用,工人們情緒穩定,勤奮工作,好學上進……經過七八年相互熟悉、相互適應、相互讓步,不可能變成了可能;一個外商滿意、工人滿意、工業區滿意的新型社會經濟關係已初步形成。正是這一和諧的結構,支撐了蛇口的繁榮和興盛。伴隨蛇口的繁榮,外流的漁民回來了,變得富裕幸福;若干年禁而不止的偷渡口子,如今成了通向世界的渠道。一個人際關係和睦、欣欣向榮的社會,奇蹟般地崛起於與香港一灣之隔的半島上。這篇近7000字的長篇通訊,從完稿到發表,竟用了近兩個月的時間,其間,差一點就「胎死腹中」。
原來,王志綱最初是把稿件作為新華社專稿送給《人民日報》的。這家報紙經濟部主任助理小戴看了稿子以後很激動,很快推薦給了該部主任。他們都認為,新華社總結蛇口改革開放的經驗行動很快,稿子也寫得有氣勢。
8月中旬,在首都一些新聞單位的座談會上,《人民日報》的經濟部主任說:「感謝新華社給我們一篇很有分量的稿子。新華社在改革的宣傳上又帶了個好頭。」後來,他表示,因為稿子重要,不但要配評論,還要加通欄照片,用一整版來發。
然而,到了8月下旬,還不見通訊見報,兩位作者十分焦急,幾次打電話催問。可過了幾天,依然不見出來。後來聽說,長篇通訊要總編輯簽字,而總編輯外出療養了。
到了9月初,《人民日報》經濟部突然打電話給新華社國內部工業編輯室,中途變卦,經追問,答曰:「本報記者也寫了一篇蛇口改革通訊,我們很為難。」要拆新華社稿,上他們記者寫的一篇通訊。
此事背景是什麼呢?原來王志綱、蔣順章到蛇口採訪完之後,袁庚手下人不相信他們的寫作水平,又專門請《人民日報》的一位名記者和一位研究生去蛇口,當貴賓招待,採訪了兩周。這兩位同志採訪完之後表示,蛇口的情況很難寫出新意來。但是,他們回到北京,聽說新華社已經寫了稿子,他們也就寫了一篇(可能還參考了新華社稿)。儘管這篇稿子寫得不太理想,但《人民日報》的常務副總編說:「我們好容易才在深圳建立了記者站,正要搞這篇稿子創牌子呢。就是寫得再差也要用我們自己的,而不能用別人的。」
了解這個情況後,為了挽救這篇稿,新華社決定讓《瞭望》儘快編發。由於雜誌發稿周期較長,王志綱又把清樣送給發行170萬份的《羊城晚報》,請他們看看。
與作者素昧平生的《羊城晚報》值班編委龔志瑾看完稿子後,連夜把作者請去,還寫了一篇熱情洋溢的推薦語:「通訊中運用各種事實,回答了人們關心的一個問題:在社會主義國家辦特區這條路,究竟能否走得通?藉助外資實現經濟騰飛這條許多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成功經驗,在社會主義中國究竟行不行?」「在為數眾多的蛇口報導中,這一篇立論高遠,值得一讀。」很快,9月13日的《羊城晚報》全文發表了這篇通訊,題為《放眼向洋看世界》。緊接著,《瞭望》第38期以《從蛇口看中國》為題,也發表了這篇通訊。
有趣的是,《人民日報》9月14日看到《羊城晚報》,次日就趕快把本報記者采寫的同一題材通訊發表了出來。也許是趕得太急,忙中出錯,在第一版大標題為《希望之窗》,到了第二版,大標題卻變成了《希望之光》。當天,就有不少讀者打電話提出批評。
相反,王志綱他們寫的通訊,引起了強烈的社會反響,人們普遍認為,此稿一是有歷史厚度,克服了就事論事的毛病;二是立足點高,氣勢磅礴;三是不迴避矛盾,通過描寫矛盾,揭示改革的艱巨性和必然性。
交通部香港招商局發展研究部負責人看到這篇通訊後,從香港趕至蛇口,邀請王志綱前往座談,高度評價了此稿。他說:「蛇口8年,報導可謂車載斗量,但多為平面搖擺,入門者不多,你們這篇報導,可說第一個跨進了門檻。難得你是學政治經濟學的。」他認為此稿把握住了蛇口發展的本質,將對蛇口的發展起到推動作用。
稍後,《蛇口通訊》全文轉載了該文。
這篇通訊發表後,新華社深圳支社收到不少祝賀電話。深圳市委宣傳部新聞處負責人說:看了這篇通訊,給予人們很大的啟發。開放8年,關於蛇口的報導不計其數,可近年來卻沒有新的發展。而這篇通訊,用全新的觀點,把蛇口的發展與經驗提高到一個新的思想境界,字裡行間,感情充沛,筆鋒大膽潑辣,針對性強,回答了人們對特區的憂慮。
1987年新華社評選好稿,《放眼向洋看世界》無可爭辯地奪得了一等好稿的殊榮。
這一年,剛到廣東十四個月的王志綱出盡了風頭,獲得了大面積豐收,總共奪得總社級的一等好稿兩篇,二等好稿四篇,三等好稿十來篇,成為廣東分社的「好稿專業戶」。全分社文字稿好稿指標才五篇半(二等),王志綱一人就將之全數囊括,還上了一等。他終於實現了自己在一年前立下的目標:一鳴驚人,攻克人生中的第一個事業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