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新浪潮
2024-10-10 23:33:40
作者: (美)史蒂文·海勒,(美)西摩·切瓦斯特
許多20世紀六七十年代末在瑞士學習的設計師回到美國,將他們的所學付諸實踐。然而,他們的設計並沒有反映出上一代的理性風格,而是對易讀性的基本原則大肆攻擊,並試圖為當前的平面設計語彙下定義。光學和電腦的新實驗使他們的設計具有了一種動態特質。本頁圖例中的作品回答了丹·弗里德曼的問題:「排版設計在多大程度上能既具有實用性,同時又能在審美上與眾不同?」
美國新浪潮
20世紀80年代的各類設計都以一種饒有趣味的折衷主義為基礎,其平面圖像反映了當代對物質、商業和高科技文化產品的迷戀。一些設計師巧妙地對20年代的排版和插畫風格進行了升級,將它們重新應用到從手錶到購物袋等各種耐用商品上。另一些設計師則利用計算機技術改變了書籍和雜誌設計,即便沒有觸動其實質,至少外觀得以改變。
605.斯沃琪手錶,約1987年
606.約翰·傑(John Jay)設計。《新年1983》,布盧明代爾百貨公司購物袋,1982年。理察·許(藝術總監)和梅蘭妮·馬爾德·帕克斯(畫家)。由紐約布盧明代爾百貨公司提供
607.約翰·傑設計。《新年1984》,布盧明代爾百貨公司購物袋,1983年。理察·許(藝術總監)和葛瑞夫(畫家)。由紐約布盧明代爾百貨公司提供
608.卡羅爾·博庫尼維奇(Carol Bokuniewicz)、邁拉·卡曼(Maira Kalman)和蒂博爾·卡曼(Tibor Kalman)設計。《大衛·伯恩:三首大歌》,唱片封面,1983年。由紐約M&Co.公司提供
609.查爾斯·斯賓塞·安德森(Charles Spencer Anderson)和喬·達菲(Joe Duffy)設計。《演出合伙人》,會議邀請函封面,1986年。由達菲設計集團提供
610.簡·科斯特林(Jane Kosstrin)和大衛·斯特林(David Sterling)設計。《迷戀》,雜誌封面,1980年秋季刊。由紐約雙行距公司提供
611.簡·科斯特林和大衛·斯特林設計。《迷戀》,雜誌內頁,1980年秋季刊。由紐約雙行距公司提供
612.魯迪·范德蘭(Rudy Vanderlans)設計。《流亡者,無邊界雜誌》,雜誌封面,1986年。由伯克利移居者平面設計提供
613.沃倫·勒赫(Warren Leherer)設計。《薯條》,Ear/Say出版的書籍內頁,1984年。由設計師提供
614.魯迪·范德蘭設計。《馬格里特的帽子》,用蘋果電腦設計的商標,1987年。由伯克利移居者平面設計提供
615.阿爾特·錢特利(Art Chantry)設計。《給和平一支舞》,海報,1987年。由設計師提供
616.設計師不詳。《芙蓉天使》,海報,日期不詳。由紐約菲奧魯奇公司提供
617.克里斯多福·加蘭(Christopher Garland)設計。《寶拉20》,報紙首頁,1981年。由設計師提供
618.路易斯·菲舍夫(Louis Fishauf)設計。未出版的拼貼畫,1981年。由設計師提供
619. 蓋瑞·潘特(Gary Panter)繪,阿爾特·斯皮格曼(Art Spiegelman)和佛朗戈西·莫利(FrangoiseMouly)設計並編輯。《原始》第三期,雜誌封面,1981年。由紐約原始圖書公司提供
620.蘇·亨特利(Sue Huntley)和唐娜·繆爾(Donna Muir)繪,蘇珊·霍克鮑姆(Susan Hochbaum)和彼得·哈里森(Peter Harrison)設計。《華納傳媒年度報告》,對頁,1986年。由紐約五芒星設計提供
621.馬克·馬雷克(Mark Marek)設計。《新浪潮漫畫》,書籍封面,1984年。由設計師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