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多利亞風格 VICTORIAN
2024-10-10 23:30:13
作者: (美)史蒂文·海勒,(美)西摩·切瓦斯特
儘管維多利亞女王是1837年才加冕的,但以她的名字命名的建築與裝飾風格其實在19世紀20年代就已經成形,自20世紀初起就風靡於英國、美國與大部分的歐洲國家。然而維多利亞風格並非由這位意志堅定的女王所創,它的出現是當時社會對於工業化的一種美學回應。
工業革命給英國帶來的影響喜憂參半。技術讓人大開眼界,也同時帶來了犯罪、城市的萎縮,以及一個自我放縱的新貴族階層的崛起。在18世紀末到19世紀中葉之間,英國人一度深刻的社會責任感、公民責任感和審美品位漸漸褪色。財富變成了文化力量的實際推動者。無止無休的貪圖安逸的欲望從財富階層向中產階級蔓延,流行的審美趣味越來越缺乏一個評判標準。
隨著當時審美標準的日漸墮落,維多利亞時代的藝術家們把目光轉向過去找尋靈感。他們特別喜歡中世紀的斷壁殘垣,他們可以從中看到前幾個世紀的哥特藝術與建築和當時的基督教審美的相似之處。然而,維多利亞風格中這些借用的元素和原有的文化顯得格格不入。拉夫·尼克森(Ralph Nicholson)就在《裝飾分析》(1856)一書中對復古主義者嗤之以鼻,他說:「這些設計師的作品……或許布局精妙、配色完美,實際應用起來卻愚蠢至極。」
早期的維多利亞風格熱衷於浮誇的炫耀。1851年的大展之後,復古的裝飾趣味大行其道。維多利亞時代的人認為,將物質財富之豐裕充分展示出來是賞心悅目的事。裝飾,為他們社會地位的彰顯提供了可視的證據。維多利亞時代家居中每一件物品的誇張裝飾都營造了一種不可動搖的舒適氛圍,形成一種「亂花漸欲迷人眼」的景象。雖然裝飾在表面上看僅展示了維多利亞時代人的社會地位和審美享受,但一位當代評論家認為,它是對「人性中那些更畸形的欲望」的掩飾。維多利亞時代的人將工業化當作這些畸形欲望的隱喻,他們借用描摹自然的浮誇裝飾,把工業的進步偽裝在其之下。
本章節來源於𝘣𝘢𝘯𝘹𝘪𝘢𝘣𝘢.𝘤𝘰𝘮
維多利亞風格常常將裝飾和設計雜糅在一起。藝術評論家兼建築師奧古斯都·韋爾比·諾斯莫爾·普金(Augustus WelbyNorthmore Pugin)批評了這種做法:「有多少日常用品被渲染得荒謬可笑,藝術家們沒有去尋求最簡潔的形式並對此進行恰如其分的裝飾,而是為了展現奢華,反而將製作該物品的真實目的給掩藏起來了。」而另一位維多利亞風格的支持者則驕傲地回應道:「偽裝是生活的調味品。」
儘管英國被認為是維多利亞風格的發源地,但歐洲和美洲等其他新興商業中心也深受其影響,維多利亞風格在大眾媒體印刷品的加持下向所有階層傳播。工業革命產生的物質盈餘加劇了市場競爭,賣家不得不竭盡所能向買家告知產品和服務的優點。將文本和插圖同時印刷的新技術催生了一種叫作GG的新媒體,它很快成為展現維多利亞時代優越生活方式的重要工具。
和其他裝飾藝術一樣,平面裝飾藝術也鮮有標準,這和技術進步的潮流極不匹配。維多利亞時期商業印刷品的特點是,它充斥著這個時代主導的裝飾特徵,常常模仿奇形怪狀的當代建築;圖像的繪製和摹刻相當粗糙;排版糟糕透頂。比方說,如果一個排字員缺少小寫字母g,他會毫不猶豫地使用一個顛倒的b來代替它。
然而,有時商家確有對獨特性的需求,這種需求催生出一種古怪卻不失巧妙的木刻字母組成的字體,它是一種真正的原創字體。新字體設計師大刀闊斧地改革了18世紀優雅的博多尼體(Bodoni)和迪多體(Didot),對它們進行扭曲,使它們變大變粗。這種被稱為胖臉(Fat Face)的改良字體,成為維多利亞風格的一個標誌。當木刻師掌握了刻板技巧,輪廓線、白線體、陰影字等字體形式便獲得了更高的曝光率。而因拿破崙遠征而重新進入公眾視野的埃及方形襯線字體,也加入了胖臉字體的隊伍,成為19世紀最為原創的字體之一。由於商業印表機的頻繁使用,木刻字體在英國和國外都流行開來。一個小小標題里擠滿大小不等、粗細不均的字體,是維多利亞時代獨特的布局風格——這其實是一種為了不浪費每一寸寶貴平面空間的一種權益。
到1845年,高速蒸汽印刷機增加了印刷品的數量,以至於每一寸可用的牆壁都被GG和海報覆蓋,城市景觀遭到破壞。於是鋪天蓋地的GG受到立法和稅收的雙重夾擊,GG投放最終被限制在一些特殊地區。然而,GG商們堅持了下來,他們把GG變成了生活的現實,最終提升了商業藝術的地位。到了19世紀60年w代,大量受過正規訓練的工匠和手工藝人進入了商業藝術領域,使得印刷品在視覺上更具吸引力,在概念上更為複雜,其中一些甚至稱得上美觀。
技術的進步開啟了維多利亞風格之門,也在19世紀繼續改變著它的風貌:首先,70年代德國和美國發展了套色印刷技術,19世紀末照相機又催生出照相凸版印刷術。漸漸地,設計師們開始依賴上印刷目錄中的標準化圖案和通用裝飾。維多利亞時代的木雕木刻,以及板襯線和哥德式,最終被更加迂迴、有機和曲線的形式所取代。事實上,在維多利亞風格占主導地位的75年間,它從懷舊的哥德式復興演變成為現代主義的先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