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全譯羅馬帝國衰亡史(全六冊)> 九、教皇尤金尼烏斯四世的勝利以及教會獲得和平(1438—1440 A.D.)

九、教皇尤金尼烏斯四世的勝利以及教會獲得和平(1438—1440 A.D.)

2024-10-10 22:42:45 作者: 席代岳

  在同一年,幾乎是在同一天裡,尤金尼烏斯在巴西爾受到罷黜(公元1438年6月25日),而希臘人和拉丁人在佛羅倫斯完成教會的再度聯合(公元1438年7月6日)。教皇在前面這次宗教會議(他稱之為魔鬼的聚會)受到污辱,說是犯下買賣聖職、偽證陷害、殘酷暴虐、異端邪說和分裂教會等罪行,[4998]當眾宣布他的罪孽已經無可救藥,不夠資格擁有任何頭銜,也沒有能力負責任何聖職;然而在後面這次會議上,他被尊為基督真正和神聖的代理人,東方和西方的正統基督教徒在分裂600年後,經過他鍥而不捨的努力,終於聚集在一個羊欄之內,在一位牧羊人的領導之下統一起來。教會的聯合決議獲得教皇、皇帝和兩個教會主要聖職人員的簽署,甚至像西羅普盧斯[4999]那樣被剝奪選舉權的人,也都表示同意。本來只要準備兩份條約,讓東西方各執一本即可,但是尤金尼烏斯堅持要準備四份同樣的正本,讓大家都簽字作為他獲得勝利的標誌。[5000]

  

  7月6日那天是個值得紀念的日子,聖彼得和君士坦丁的繼承人共同登上寶座,兩個民族聚集在佛羅倫斯的主座教堂,雙方的代表紅衣主教朱利安和尼斯大主教貝薩里翁在講壇上現身,用各自的語言宣讀教會聯合的決議條文之後,當著大聲歡呼的教友面用他們的名義熱烈擁抱。教皇和他的樞機主教按照羅馬教會的禮拜儀式行使神聖的職權,所唱的頌歌加上「和子」字樣。希臘人聽不懂音調和諧而又字句不清的歌詞,所以無人在意這一點,被看作是他們的默認,更為謹慎的拉丁人拒絕參加任何公開舉行的拜占庭儀式。皇帝和教士對於民族的榮譽並非毫不在意,條約的批准得到他們的同意,對於信條或儀式不再進行任何改變,這是心照不宣的事。以弗所的馬可堅持正義的立場,他們不願深究,反而在私下表示讚許。等到教長過世以後,除了在聖索菲亞主座教堂,否則他們不願選出約瑟的繼承人。在分派公眾和私人的酬勞方面,出手大方的教皇超出了他原來的許諾,使得大家喜出望外。希臘人不再講究排場而且氣焰低落,還是從費拉拉取道威尼斯原路返國,他們在君士坦丁堡受到歡迎的狀況,下一章將會描述(公元1440年2月1日)。[5001]

  尤金尼烏斯一開始就馬到成功使他鼓起更大的幹勁,像是亞美尼亞派、馬龍派、埃及和敘利亞的雅各派、聶斯托利派和衣索比亞派,都派遣使節陸續前來親吻羅馬教皇的腳,公開宣布東部教會的服從和正統教義的信仰。這些來自東方的使節,在所代表的國度並沒有人知曉,[5002]在西部到處鼓吹和讚揚尤金尼烏斯的名聲。他們對於瑞士和薩伏依分裂主義的殘餘勢力,發出全力圍剿的叫囂,說這些人阻撓基督世界的全面和諧。緊隨激烈的反對而來的是絕望的厭倦,巴西爾會議在無聲無息中解散,拋棄三重冠的菲利克斯再度引退前往里帕勒,過著虔誠愉悅的隱士生活。[5003]相互之間忘記仇恨和給予補償能夠確保全面的和平(1449 A.D.),改革和進步的理想全部消失無蹤,教皇繼續濫用教會的專制權力,羅馬不再為選舉活動所困擾。[5004]


關閉